太行明珠看武安
时间:2022-03-31 06:49:46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河北省邯郸市下属的武安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人口84万,辖22个乡镇,1个省级工业园区,502个行政村,是著名的地方戏曲之乡、古代冶炼之乡、中国小米之乡,是全国百强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市),邯郸唯一的县级市,素有“冀南宝地、太行明珠”的美称。

  历史沿革

  武安历史悠久,春秋属晋,战国归赵,秦属邯郸郡,西汉初置县。“武安”一词含“凭武力获安定”之意,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名声显赫的苏秦、李牧、白起都曾被封“武安君”。民国初属河南省河北道,民国十六年直属河南省,民国二十一年属河南省第三督察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1949年8月划归河北省。1988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安县,设立武安市。自此,武安的发展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文化底蕴

  2006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武安“千年古县”称号,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孕育了磁山文化、冶铁文化、戏曲文化、商帮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六大文化脉系”,至今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遗风犹在、遗韵犹存。

  磁山文化——农耕文明最早的“史证”。距今约1万多年的“磁山文化”发源于武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磁山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磁山发现而得名。它将中华文明上溯到一万年前,早于仰韶文化3000年,是邯郸十大文化脉系之首,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专家考证,武安被确认为是世界上粟的最早发源地、家禽最早养殖地、核桃最早栽培地、陶器的最早制作地。粟、家鸡和核桃的发现,改写了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

  冶炼文化——横贯古今的冶铁重镇。武安冶炼历史久远,战国时即开采铁矿,汉、宋、元时的炼铁遗址犹存。据记载和文物考古发掘资料证实,武安的冶铁史起源于战国时代。2000多年前的战国和汉代,武安曾是全国的冶铁中心之一。汉武帝时,全国设铁官49处,武安为其一。《古矿录》记载:《汉书·地理志》称魏郡武安有铁。在此设立铁官,足以证明当时武安的冶铁业发展的规模之大。

  戏曲文化——“一县两剧”全国罕见。武安一地拥有平调、落子两个地方剧种,被国务院确认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素有“中国地方戏曲之乡”的美誉。武安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固义村的傩戏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系武安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同台演出,此种表演形式在全国县级十分罕见。

  商帮文化——与晋商、徽商等并列称雄。自明嘉靖年间起,武安人从最初的车推肩挑、牲口驮运到一度掌控东北药材市场、经营南方绸缎生意,足迹遍布18个省、区,拥有商号1950家,从业者约3万人。其他商帮均以省为帮,唯独武安以县立帮跻身全国“十大商帮”,到现在苏州还保留着“武安会馆”。 武安商帮以一县之地独立为帮,叱咤于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商界,与晋商、徽商、苏商、潮商等并列称雄。不仅以自身艰苦创业和聪明睿智垄断了东北药材市场,而且足迹遍布长江以北18个省(区),是中国商业史上独特的经济文化现象。

  红色革命文化——传承光荣的红色热土。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两驻武安,新华社、人民日报曾在武安发出党的声音,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从武安千里挺进大别山。南征会议吹响了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号角,土地会议率先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华北财经会议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最终成立奠定了基础。《人民日报》在这里发行700多期。武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地方民俗文化——中原民俗“博物馆”。拥有“傩戏、赛戏、土山诚会、骈山黄河灯会、快板、民间社火”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其中武安傩戏为黄河流域惟一现存古傩戏,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

  风物人情

  武安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壳运动造就了赤壁丹崖、湖光山色;四季变幻孕育了冰瀑云海、美丽风景,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矿山公园、水利风景区、自然保护区,4A级景区达到5家,按照5A标准打造的东太行景区已开门迎客。置身于此,你可以体会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豪迈气概,也可以领略清水绿岸、水村山郭的诗情画意。

  武安至今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素有“小北京”之称,古代武安城“内外双城”的格局在全国都不多见,目前正在围绕“邯邢一体化、邯郸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大力实施“东接、南延、西扩、北拓、中优”战略,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6.32平方公里,人口24.83万人,绿地率达到42.73%,游园广场30多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35平方米。城区道路总长度达到330公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市城镇化率53.89%。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涌现出白沙、兰村、磁山二街等一批新农村建设样板新街。武安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美自然旅游城市”“河北省宜居城市环境建设‘燕赵杯’竞赛金奖”“河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特别是建成全域覆盖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机制,被新华社称为全国农村垃圾处理的“武安样本”。

  武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务院命名的千年古县。代表远古时期原始文化的“傩文化”,以民俗民情、民间技艺为主的武安民间文化等,都是先民们遗留和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浩瀚的历史文化中独具特色,熠熠生辉。武安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河北省级4级,邯郸市级25项,武安市级79项。

  武安傩戏——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安傩戏的发现,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1995年元宵节期间,在武安召开了“95元宵武安大型傩戏《捉黄鬼》观摩研讨会”,30多名国内外傩文化专家与会。1998年,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等8个部门,在武安举办了“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暨学术研讨会”,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观摩傩戏演出。武安傩戏的发现,打破了黄河以北无傩的论断,是东方戏剧的活化石,对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戏剧发生学、社会学等学科,均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武安傩戏分布在市西部的固义村、北部的白府村和得意村、东北部的南田村、康宿村和东通乐村等。至今,传承下来且能够演出的是固义村傩戏《捉黄鬼》、白府村傩仪《拉死鬼》。2006年6月,武安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通乐赛戏——赛戏,又称“赛”“大赛”,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是我国戏曲形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戏曲形式,有“戏剧活化石”之称。赛戏源于古代祭神赛社活动。2007年6月,武安市东通乐“赛戏”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东通乐村现存赛戏手抄本封面“道光八年”“同治十年”“光绪十六年”之类的字样可知,东通乐赛戏至少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已经流行,并延续至今。东通乐赛戏是东通乐村民为敬奉土地神而演出的戏剧形式。赛戏的演出,每年主要是两个时间,一是元宵节期间正月十三到十六,从早到晚都要举行大型的赛戏演出活动;二是农历二月二,祭祀土地神,以祈祷风调雨顺,年景丰收,吉祥平安。

  土山诚会——土山诚会是武安民俗的一种重要文化活动形式。主要分布在西土山乡的西土山、东土山村,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散打民间社火之一。2007年6月,土山诚会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山诚会始于明朝弘治三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土山诚会是农耕社会产生的一种迎神赛社,每三年举办一次,有“三年一次会,四年两头会”之说。其以碧霞元君出驾、巡游为核心,伴之以“18班故事”,即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场面宏大,热闹非凡。土山诚会活动时间,为举办之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二十日,前后约50天。集中演出为三月十八日至二十日。主要内容为:择日仪式、上北顶请神、安神、清道子、挂彩布、点鬼兵、出驾、稳佳、18班花会沿街表演等。主要活动地点为东土山村的碧霞宫、药王庙,西土山村的九龙庙、白衣大士庙。

  诚会演出形式达60多种,队伍排开约3公里长,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对认识和研究当地民俗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土山诚会18班班社包括:头班少林、二班少林、三班少林、四班少林、抬阁社、头路鼓社、二路鼓社、三路鼓社、四路鼓社、皮影社、四班丝弦班、拉花班、二班新丝弦班、昆腔班、落子班、老丝弦班、大赛班(琴音赛社)。近年又增加了一个吹船班。

  民间花会——花会旧志称赛会。每逢庙会和春节元宵之际,“农民自相扮演诸般杂剧,歌舞酬神……其剧有高跷、竹马、彩船、秧歌、大鼓书……且行且歌,举市若狂”。据武安老艺人回忆,武安花会的表演形式在明代出现,活动项目共有24项,其中秧歌类4项,道具类3项,祭祀类5项,面具类2项,技艺类1项,其他9项。现今,传承下来的主要有:诚会、高跷、秧歌、竹马、旱船、抬阁、灯会、太平车、跑驴、舞龙舞狮、跑帷子、阳邑十洋景、吹歌、请城隍、转海眼等。

  琅矿活帷子——冶陶镇琅矿村民创造了许多体现人类文明的民间艺术,其中琅矿活帷子最为著名。活帷子原是当地请神祭祀中的一项表演形式,后来演变为民间花会,成为一种群众娱乐活动。每年春节大都组织演出,活跃文化生活。2017年6月,琅矿活帷子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犁耧耙灯——是一项活跃于武安市西部山区的民俗活动形式之一。犁耧耙灯自古流传至今,以独特的方式祈求幸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对研究农耕民俗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007年,犁耧耙灯被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邯郸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安旱船——也叫跑旱船,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而创编的民间艺术形式。俗称“船拐的”,是在乡村或城里宽阔的场地上模仿船在水上的动作的民间舞蹈,多在春节、元宵节、农村举行庙会期间演出,在欢唱蹦跳中寄托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大吉大利的愿望。2007年,武安旱船被公布为第一批邯郸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灯会——又叫“转黄河”,在武安妇孺皆知。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是人们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一项社火活动。其中骈山村黄河灯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据传从明朝沿袭至今,已经有700多年历史,成为武安民间文化的奇葩。2007年,黄河灯会被公布为第一批邯郸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济社会

  武安是河北省的传统老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基地,铁矿资源丰富,冶炼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武安投资建设了一批大型矿山冶金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新世纪以来,逐步完成“铁、钢、材”配套,主导产业完成由“地下”向“地上”、基础原材料向基础原材料加工业的“两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武安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连续多年入围全国百强县(市),具有两千年冶铁史的武安钢铁产业历经调结构、转方式、去产能的淬炼,焕发出新的生机。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数十家知名企业落户武安。2018年,武安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武安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四省交界区唯一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

  目前,武安正在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现已形成精品钢材、精细焦化、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特色农业、商贸物流等“主业突出、多元并举、竞相发展”的现代产业结构。2020年,武安市生产总值达到667.8亿元,比上年增长4.2%。

  (武安市人民政府供稿)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