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泰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顺势而为,抓住本土本乡大学生回流窗口期,探索实施“育苗升级”工程,使一大批年纪较轻、能力较强、素质较好的回乡大学生脱颖而出,为村级班子建设引来源头活水。同时也带来了鲶鱼效应,有了新生力量,村干部干好工作的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创先争优、加快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关键词:村级班子;农村后备人才;“育苗升级”;高素质
背景情况
建立高素质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活力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农村和谐稳定、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2017年村“两委”换届后,新泰市863个村(社区)4063名“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7.5岁,大学及以上学历的138人,仅占3.4%,35岁以下的村党组织书记,仅占11.2%。总体上看,村干部年龄整体偏大、文化层次相对偏低,部分村干部在村里工作时间较长,思维定势较为明显,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同时,受市场经济大潮影响,农村精英人才大量外流,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中青年大部分长年外出经商务工,加之受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压苗保位”思想以及村内宗族派性等影响,农村后备人才断档、备用脱节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此,新泰市在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在东都镇、新汶街道开展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后,由市委下发文件,召开现场观摩会,在全市全面部署实施“育苗升级”工程。
主要做法
聚焦乡土秀才,蓄足源头活水。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大批在外大学生选择回乡发展、回馈家乡,但是却面临创业缺平台、就业缺渠道的尴尬局面。新泰市审时度势,结合培养村级接班人目标,积极吸引本土大学生到村任职、奉献家乡,着力打造一支“永久牌”农村后备人才队伍。一是精准选人“定标准”。从村级事业长远发展考虑,要求报考人员必须年龄在40周岁以下、学历为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特别是要具有本村户口或在本村居住满3年,热心村内事业、带富致富能力强,让真正有能力、愿意干的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二是严格把关“定程序”。参照公务员录用程序,以乡镇为单位,统一发布简章、统一报名审查、统一考试考核、统一体检录用,保证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公开。特别是在面试环节,明确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主考官,亲自挂帅“验兵”,面试题目侧重村集体增收、农村事业发展等相关方面内容,确保让熟悉农村、有经济头脑的大学生进入村干部队伍。三是明确职责“定目标”。统一签订《聘用合同》,明确服务期限和职责,负责做好村内乡村文明、帮扶脱贫、综合治理、民生保障等工作,帮助任职村梳理制定村级长远发展规划、找准发展路子,引导群众科学化、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带动集体、群众“双增收”。
聚焦成长成才,抓好培养锻炼。选准是前提,培育是关键。围绕回村任职大学生尽快融入、尽早成才,探索实施多项管理措施,全方位加强培养锻炼。一是合理设岗“压担子”。回村任职的大学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切实调动回村任职大学生工作积极性,主动投身村级发展。新汶街道大洛沟社区刘志担任书记助理期间,依托新泰好人协会,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先后开展志愿活动260余次,服务社区居民乃至全市群众3.2万人次。二是帮扶指导“教法子”。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每名回村任职大学生与一名乡镇班子成员、一名管区书记、一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结成对子,采取帮带示范、设岗定责、考核测评、跟班锻炼“四项措施”,引导回村任职大学生尽快融入农村、进入角色、发挥作用。搭建交流平台,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回村任职大学生联谊会,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征文演讲、公益服务等活动,建立QQ群、微信群,拓展联谊渠道,促进回村任职大学生相互借鉴启发、共同提高。三是聚焦成长“搭台子”。为了帮助回村任职大学生尽快融入环境、加快成长,建立轮岗锻炼制度,把他们安排到征地拆迁、信访维稳、扶贫攻坚等“吃劲”岗位上进行磨炼。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回村任职大学生创业联盟,定期组织外出考察,引导回村任职大学生交流碰撞、构思谋划,确定创业新思路、新点子,实现联合创业抱团发展,先后有100余人加入,累计孵化创业项目18个。同时组织部分优秀代表参加全国“村长”论坛、大学生创业大赛,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素质能力。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积极引导回村任职大学生通过公开选举进入村党组织班子和村委会班子,对培养成熟的直接任命为村党组织书记。目前,已有53人进入村“两委”工作,其中12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聚焦作用发挥,强化考核激励。为发挥好回村任职大学生推动村级发展的作用,严格考核评价,强化待遇保障,鼓励引导回村任职大学生把自身发展和农村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在服务农村的实践中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一是吃下薪资“定心丸”。每月发放1600元的基本补贴,并缴纳320元的社会养老保险,全部由乡镇财政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人。年终各村根据工作情况,再给予一定的绩效补贴,平均5000元,最高8000元。二是激活创业“原动力”。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整合各级扶持创业政策和信贷、创投等各类社会资金,重点向回村任职大学生倾斜。东都镇酒台村王云龙利用青年创业帮扶贷款20万元,立足林果产业,成立了康王台食品公司,新上食品综合加工生产线,注册“康王台”商标,变单一冷藏为精深加工,主打辣椒酱、香椿等8种深加工农产品,带动本村发展辣椒种植600亩,实现村民人均增收6000元,集体增收2万元。三是用好考核“指挥棒”。坚持目标导向、结果评议,把因村制宜找准符合本村发展路子,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等内容作为回村大学生任职工作考核的重要评价内容,对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和发展思路不清的依照规定予以辞退,通过目标考核给回村任职大学生带上“紧箍咒”。
新泰市实施“育苗升级”工程以来,越来越多的返乡大学生充实到村级后备力量中,成为农村发展的“中流砥柱”。截至目前,新泰市共有223名大学生回村任职,其中党员57人,35周岁以下的207名,致富带头人76人。为了放大人才效应,新泰市在总结“育苗升级”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五乡”行动,着力打造一支引领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队伍,累计培育新乡才1343人、经济能人1349人、返乡大学生514人、第一书记179人、实用技术人员1389人。全市农村干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更加合理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经初步摸排,预计今年“两委”换届结束后,将有66余名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将有效优化村“两委”年龄及知识结构,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经验启示
加强农村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水土相服是重要基础。“移植”和“嫁接”的花木往往水土不服,而自家“责任田”和“自留地”的花木更具生命力,从中挑出好苗、壮苗进行培育,则更容易开花结果。新泰市立足本地实际、顺势而为,探索实施“育苗升级”工程,聚焦本土本乡大学毕业生,他们政治素质高、工作理念新,他们生在农村、根在农村,既熟悉乡风民情,又能安心致力于本村发展,他们的回归,为农村基层培育了一批飞不走的“金凤凰”,打造了一支“永久牌”后备人才队伍。
加强农村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精心培育是关键一招。种树,需要精心选苗育苗,浇水施肥、修枝除害,唯有如此,才能茁壮成长,成为栋梁之材。育人犹如种树,既要精心“种”,也要精心“育”。新泰市通过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严格管理监督等措施,给回村任职大学生搭台子、压担子,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质、致富带富能力和处理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迅速成长,一批能力强、口碑好、威信高的优秀青年脱颖而出,逐步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和优秀干部。
加强农村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作用是根本要求。回村任职大学生只有全神贯注干工作、心无旁骛搞服务,才能让党的路线政策方针在农村基层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才能真正融入群众、赢得认可,最终顺利进入村“两委”班子。新泰市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导向,从保障、扶持、考核三个方面研究制定管理办法,为回村任职大学生开辟了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路径,燃起了他们实现自我、成就梦想的希望,激活了他们建设家乡、奉献家乡的热情,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村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回村任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共新泰市委组织部组织三科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