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搞活设施农业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含章 字号:【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设施农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了蓬勃发展。一时间,不论骏马秋风塞北,还是杏花烟雨江南,钢架蔬菜大棚遍地开花。在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也轻易就能见到它们拔地而起的身影。

  然而,建大棚难,经营好大棚更难。大棚蔬菜产业对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也有着严格的使用标准,稍有疏忽就会造成设备损耗,并且极大影响作物生长。不仅如此,如果没有相关的非常好的市场营销和把控能力,也很容易就会被这项“看起来很美好”的事业折磨得遍体鳞伤,这也是农业的令人敬畏之处。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支持的扶贫项目,通辽市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的设施农业园区就走过了那些“波浪式前进”的产业发展之路,并取得了“螺旋式上升”的成绩,现在正信心满怀地朝着现代农业进军。这其中不得不提一位名字叫匡国荣的新型职业农民。

  匡国荣,男,1977年出生,现为通辽市元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总经理。受父辈的影响,他很早就接触到农业技术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爱上了这个行当。

  培训促进合作 大胆发展设施农业

  2008年,匡国荣来到奈曼旗,先后承包土地做过规模化种植葵花、玉米、花生等大田作物品种,在生产和管理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由于做出了影响,匡国荣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2018年,他被推荐参加了奈曼旗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19年,又参加了通辽市农广校青年农场主培训班。正是在培训班上,他与几位同学建立了合作,开启了向设施农业进军的新征程。

  考虑到奈曼旗设施农业还不多,发展空间比较大,设施农业技术还需要带头引领,脱贫攻坚也需要产业支撑,匡国荣与贾广辉、秦树军、宝斯琴、张树华等几位同学决定共同成立合作社,承包经营黄花塔拉苏木占地113亩的高效种植产业园区春秋设施大棚。

  在黄花塔拉苏木党政领导的支持下,他们按照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与农户形成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联合体。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特点,制定专门方案,引用新型技术,抢早春赶晚秋,努力实现了在高寒地区的春秋棚里种植三茬作物。

  助力脱贫攻坚 优先增加村民收入

  迈入正常发展轨道之后,匡国荣和他的合作伙伴们积极动员公司及合作社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育当地农户设施农业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从春到秋,棚区有10个月的生产期,留守人员和务工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收入。

  在生产过程中,他们还根据棚区和市场情况,不断升级方案,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改善品质,引进新技术增产增收,使农产品提早上市,促进农户增收,使整体工作稳步有序地向前推进,不走弯路。

  去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匡国荣和他的合伙人把利益大部分都让给了贫困户。棚区用工累计达7000余人次,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效脱贫70余户,培养技术人员20余人,就地实现了“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2020年,匡国荣在组织推荐下,到河北省周台子村培训基地参加了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

  抓住政策红利 做强特色农业品牌

  今年,黄花塔拉苏木的领导决定继续支持他们扩大基地规模,做循环农业,让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都有活干,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党和国家对“三农”政策战略重心的调整与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让匡国荣和他的伙伴们对农业发展充满了信心。在他们看来,农业远比房地产有发展前景,是真正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业。未来,合作社将继续吸收成员,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合作,扩大种植规模,把当地的设施农业做出规模化和产业链条,形成稳定货源,走向更大的市场,让农户实现1亩地能顶10亩收入的效果。

  按照规划,他们将不断升级棚区,利用现有资源做循环农业,把棚区杂草和废弃蔬菜作为饲料原料,养殖生态禽畜。同时做好几百亩大田特色产业,建成本地区绿色原生态的粗粮杂粮示范基地。

  此外,还要优化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富民强村,壮大集体经济,争创“一村一品”示范村,打响自己的品牌,讲好黄花塔拉苏木农业的故事、文化和精神,带动百姓一起闯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