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鹏泉街道官场村党支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增强本地文化软实力,通过以党建做引领,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用积分制抓落地的方式,探索实践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后进村变先进村的新时期农村党建新模式,不断发扬“一鼓作气”精神,以实际行动弘扬和笃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
崇文治本 “问题村”变“模范村”
官场村地处莱芜区南部,东临京沪高速,南临泰莱高速,205国道穿村而过,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被称为“济南的后花园”。村北临孝义河,南濒被称为“母亲河”的牟汶河,两河在村西交汇成半岛状,河水由东向西流,地形如船,因而官场村素有船地之称。
官场村是有故事的历史文化名村,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因此地三面环水,水草丰茂,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军操练屯兵、储粮、放马之场地,故称之“官马场”,后演化为“官场”之名,是长勺鼓乐的发源地,也是成语“一鼓作气”的原发地。
曾经的官场村,由于各方面原因,经济落后、人心涣散、治安混乱,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困难村”“上访村”,五年时间换了三届领导班子,村里的欠债达到300多万元。
2006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党支部书记张珂的带领下,审时度势、砥砺前行。上任伊始,张珂先带着“两委”干部到先进村参观学习,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带着问题上路,不断学习、探索、反思、总结、创新,并把其他地方优秀的发展经验和治理方法引入官场村。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决定从创办“官场村道德文化学校”做起,用传统文化无形的力量引领人性道德回归、教化世俗凝聚民心。为了吸引群众、留住听众、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学习,最初采取提供免费午饭、发香皂毛巾等物质奖励手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从最早前来听课的清一色老年人和家庭妇女,逐步影响扩大到全体村民,官场村风也在悄然转变。村“两委”顺势而为,成立公益性组织“莱芜(官场)弘德传统文化推广中心”,旨在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
官场村党支部紧扣“崇文治本”这一理念,围绕“文脉传承”“道德教化”主题,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巩固工作成果。村里专门开辟了可容纳500多人同时听课的“儒学大讲堂”,邀请全国各地国学专家前来授课,免费向社会定期举办公益道德讲座,持之以恒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带入学校、家庭、社区、企业,通过传承弘德文化、弘扬尚善文化、延续崇礼文化、传承孝行文化、倡导共襄文化,官场村这个古老的村庄正向外界不断释放着独树一帜的文化魅力,村风村貌也焕然一新,邻里和睦、尊老爱幼、拾金不昧、乐于奉献的现象蔚然成风,全国各地前来学习的人们也得到了心灵的洗礼。
二是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官场村依托近郊临城的区位优势,通过资源整合与市场化手段,积极推进旧村改造,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舒适新居。建立曜阳托老所,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免费住宿、免费用餐、免费查体,同时大力推行新型养老服务理念,实施文化养老工程,满足老人心灵滋养、精神文化、物质生活各方面的需要。村中有200多名长期志愿者,有时间就会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梳洗、打扫卫生、陪伴聊天、制作美食等,实现了完全不同于一般“寄养”模式的集体供养。另外还建立了国学幼儿园、中医馆、村公墓等,修建了中华万姓祠堂,每年举办祭祖大典等活动。
三是不断丰富载体平台。在信息化时代,紧跟潮流建立了“官场官网·家训诵读”网络信息平台,借以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建设好家庭,大力培养村民奉祖尊典、究理格致的良好习性;建立“每日一捐”微信群,培养村民“一天一元钱、撑起一片天”的乐善好施共识共举,同时也满足了村中各种捐助、公益活动的费用;每年重阳节举办 “重阳孝亲大会”,全村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参加,还吸引来了邻村老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千老”大聚会。2020年官场村成功举办的第五届中华孝德文化节,当天网络直播平台收看人数达到36万之多,为中华民族九九重阳孝德文化的传承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四是强力打造村庄名片和文化品牌。春秋时期鲁军在官场练兵、储粮、牧马的同时,还在这里制作战鼓,从此锣鼓制作技术在当地代代相传,长勺鼓乐也延续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鼓乐艺人的不断加工、整理以及与同行间的切磋交流,长勺鼓乐日臻完善,成为齐鲁民间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官场村珍惜历史留给他们的宝贵财富,秉承着“一鼓作气”的勇毅精神,立足于“中国战鼓之乡”的文化底蕴,组建了百人建制的乡村鼓乐团,不断释放“谋发展大张旗鼓、干事业紧锣密鼓、奔小康繁弦急鼓”的官场“好声音”,先后参加了首届中国鼓乐大赛、国际陶瓷琉璃艺术节、泰山国际登山节、第十一届全国“村长”论坛、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献演,受到国内外观众的交口称赞,成为官场村一张响亮的村庄名片和文化品牌。
以律治村 村居治理卓有成效
在崇文治本的同时,官场村党支部以“法治社会”“法治村居”为根本原则,按照“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固化为制”的理念,坚持村务管理规范、村民监督规范、“两委”作风规范,致力于营建村居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格局。在责权落实方面,制定了书记亲自抓、主任专职抓、治保小组全天抓的“三抓”机制;在村级事务管理方面,坚持实行党务、财务、村务“三务”以“明白纸”“大白墙”“宣传单”等形式全面公开,让每一个村民知情、参与。
官场村党支部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按照文明村居、和谐村居、幸福村居的目标,精心梳理村居实际,着眼正向激励导向,创新制定并推行了《村居道德积分管理规范》,一共有140多个评价项,针对村民日常言行几乎所有内容,制定赋分标准及实施细则,建立村民道德银行,累计个人积分,实行动态排名,定期公开奖惩。实现了村居管理从导向概念到量化分解、从单向要求到多维扩展、从应急处理向常规行动、从自觉自律向制度他律的实质性转变,调动了全体村民参与自治自新的积极性。
“积分制”激发起人们的善心、爱心、孝心,村民们争先做好事、争先当模范、争做好村民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善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做善事、行善举、积善德在村内蔚然成风。曾经的“乱摊子”一去不复返,文明和谐新风吹遍村里的角角落落。如今的官场村,几乎每一个人都报名当义工、自愿找活干,几乎所有的公众活动都是由义工自发组织、自愿参加、自管自律。近年来相继荣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村、山东省级卫生村、山东省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全国孝爱文化养生养老示范基地、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和山东省戏剧家协会采风基地、山东省家庭文化研究基地、山东儒学文化产业基地。官场村在村居治理方面的这一成功探索,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许,也成为很多省内外村居、单位参考、复制、学习的模板。
党建统领 交出乡村振兴出彩答卷
官场村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际,结合自身情况,精准发力,从软实力下手促进乡村振兴,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做到了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成为济南全市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区县改革提档升级的一个重要缩影。
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关怀下,官场村总结发展经验,以“党建统领”为主题,率领村里100多名党员,强力打造以“出彩党建,添彩党旗”为内容的官场村党建品牌。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夯基固本,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推陈出新,坚持党建创新不止步”“听音知意,坚持党建为民不忘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意识,总结出以下工作理念:
一是树立“以党建为主心骨”的政治理念。通过认真梳理发展现状,贴近本村特点、贴近党员实际,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活动,不断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党心民心、集聚精神力量,为村居治理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二是倡导“与时俱化、应时而进”的理念。通过打造智慧党建综合信息平台,搭建起了集宣传、管理、服务、监督、教育为一体的党员e家,开展e起学习、推动e起行动、促进e起交流,实现了党建信息、党员活动、实时动态的互通互联、互动互进。比如建立官场e家微信群,全村90%以上的党员和村民都在群里,不仅可以分享所见所闻、交流学习体会,还可以发表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传播村居发展正能量。
三是践行“全息党建、全向服务”的工作理念。实行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落实,扎实实施了帮带“1+1”和包户“1+6”创新实践行动。帮带“1+1”就是对口帮扶一个经济薄弱村,直至完成脱贫任务。从村支部村委会委员到党员志愿者,与茶业口镇下茶业口村建立了一一对接,全过程领跑,全方位互动,让这个相对贫困村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脱贫之路,为精准扶贫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包户“1+6”就是一个党员包六家农户,目的是为了达到全村平衡推进、协调共进、转化后进。全村各户进行无缝摸排、分门归类,通过民意调查、精准识别,按照对症下药、点中穴位的思路,动员全体党员干部自愿报名,实施义务服务。最终村支部经过讨论,选取66名党员志愿者,对全村所有村民住户实行包户“1+6”行动。包户党员与认领对象每天联系、每周沟通、每月入户,负责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传达村级事务、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困难、反馈落实方案等,实现了村居党建由虚到实、由面到点、由理论到实践的良好效果。
“工作落实到基层、工作落实靠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官场村党支部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把“担当一份重任、造福一方百姓、交出一份答卷”当作新时代严肃命题,他们坚信,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一鼓作气不松劲,就一定能够向党和人民、向时代和社会交出一份出彩的乡村振兴官场答卷!
(官场村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