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在“十三五”与“十四五”重要历史交汇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中央提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不是某个具体环节的对接,也不是一般性的工作安排,而是中央着眼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而作出的战略部署。这一部署具有多重内容。
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巩固”是“拓展”的基础,只有抓好“巩固”,才能实现“拓展”,要坚决守住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二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不是终点,是走向富裕新生活的新起点。“巩固”是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拓展”是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的路径。
三是有效衔接是关键,是脱贫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实现有效衔接,就要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推进共同富裕;激发脱贫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提高自身的内在发展能力;要实行“四不摘”政策,对脱贫县要认真落实中央五年过渡期政策,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加大扶持“巩固拓展”和“有效对接”的政策力度,给予更多的后续支持和帮扶;加快培育新农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抓好人才振兴,解决谁来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问题。
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把扶持脱贫攻坚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机制和政策统筹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
“有效衔接”是重要历史交汇期的重大战略性对接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是我国在“十三五”和“十四五”重要历史交汇期实行的重大战略性衔接。
其一,这是精准扶贫脱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战略性对接。打胜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既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两大战略有着战略部署、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的内在有机联系。实行有效衔接,既是脱贫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战略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变,又是脱贫地区走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
其二,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衔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脱贫攻坚全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因素。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根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三,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的战略性衔接。没有脱贫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脱贫地区的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有效衔接”的基础
打胜脱贫攻坚战之后,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不仅要巩固成果,还要拓展成果,这是有效衔接的重要基础。既要防止返贫,又要防止发生新的贫困,特别是要防止发生规模性的返贫现象。
一是千方百计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的机制,开展常态化的监测预警。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脱贫产业,以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关键。
三是把脱贫扶贫的有效模式和业态转变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模式,转变为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模式。进一步接续和拓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业态和模式,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发挥巩固拓展成果的作用。
四是切实防止发生规模化返贫现象,特别是切实加强防控因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等影响发生返贫。
五是切实关注和防止边缘户发生新的贫困问题。一些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略高于贫困线标准的农户,既不是贫困户,也不是稳定的非贫困户,容易因病因灾导致贫困,甚至比脱贫后的农户发生贫困的可能性还要大。因此,要制定针对边缘户不发生新的贫困的政策措施,精准扶持,及早防范。
六是切实做好易地搬迁贫困村的后续工作。加强易地搬迁村的新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
七是把扩大就业作为巩固拓展的关键举措,千方百计开辟就业门路,拓展增收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缩小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脱贫地区将同非贫困地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是历史上和世界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效果最好的减贫行动。但也要看到,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虽然都在加快发展,但在发展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差距,脱贫地区仍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点地区,扭转发展差距拉大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搞好有效衔接,逐步缩小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发展差距十分重要。
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差距,归根到底是发展阶段上的差距。主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生活水平差距、社会保障差距、公共服务差距、社会管理差距等。应该看到,非贫困地区已经过三年的乡村振兴,到2020年底已经实现了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基本完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从“十四五”时期开始,非贫困地区要向乡村振兴的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加快迈进。
因此,要认真贯彻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大巩固拓展成果的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把扶贫的政策措施及业态模式用在缩小发展差距上,用在脱贫地区的乡村振兴上,尽快缩小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发展差距。
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和政策
做好“有效衔接”工作,关键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和政策:
一是从规划安排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统筹规划机制和政策。搞好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和规划脱贫地区和非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规划,做到脱贫后精准巩固、精准拓展、精准衔接。
二是从乡村建设行动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协调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机制和政策。特别是要围绕乡村建设行动的各项任务,统筹安排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同步推进,要优先抓好脱贫地区补“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工作,补短板政策要向脱贫地区倾斜。
三是从政策扶持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促进有效衔接机制和政策。“十四五”时期对脱贫地区要认真落实五年过渡期政策,保持脱贫政策稳定不变,接续推进脱贫地区稳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把一些扶贫政策用于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在西部地区支持一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内生发展的动力。
四是从产业发展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产业发展机制和政策。产业发展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又是实现“有效衔接”的前提。要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的产业扶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培育产业集群,实行产业联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五是从农村人才培养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培养新农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机制和政策。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人才振兴是保障。推进乡村振兴应突出抓好人才振兴,加大培育新农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力度,制定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城市科技人员、退休人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村生产性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推动农村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代耕代种、全托全管、统防统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对接。
六是从应对风险挑战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农业农村风险防范机制和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又面临突发社会公共事件的风险。要统筹搞好脱贫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的防风险体制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农业农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建设。
七是从乡村治理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和政策。着力加强脱贫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认真落实乡村治理制度,完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结合的治理体制和机制,健全完善治理机制,促进资源向脱贫地区倾斜,提升脱贫地区的基层服务能力。
八是从组织领导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领导机制和政策。县乡村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为“有效衔接”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有效衔接”创造有利条件。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带领广大农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搞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
来源:《瞭望》2021年第1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