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达东村:千年古村旅游路 林卡经济谋振兴
时间:2022-03-31 06:47:56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柳梧新区柳梧街道积极探索“两山”理论与实践,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依托脱贫攻坚和净土健康产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农牧民参与”的模式,投入1.27亿元实施了达东村村容村貌整治暨扶贫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大大增加了达东村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使全村逐步实现同步小康社会目标,走出了一条借助旅游开发项目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

  千年古村底蕴厚 绿水青山焕新颜

  “达东”意为“核桃树”,村庄位于拉萨城市西南方,距市区仅18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30户833人,是西藏保护最完整的千年古村落之一。千百年来,村民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亦农亦牧,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仓央嘉措也曾在这里修行。

  达东村居隐秘的太阳山谷之地,集日月山川精华,谷幽泉清,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风景。山顶植被茂密,草木葱葱,马鹿、藏马鸡不时出没其间,藏药材资源丰富;谷地风光优美,四季流水潺潺,牛羊成群,小桥流水人家,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宛如画。机场高速、拉日铁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淳朴的民风与古老的传说让这座千年古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加上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成为市民工作之余放松心情的中意之选,引得游人纷至沓来。

  2016年4月,柳梧新区管委会正式启动“达东村村容村貌整治暨扶贫综合(旅游)开发项目”,通过对达东村村容村貌、水系湖泊、景观绿化、林卡酒店、庄园遗址进行改建、修复,并结合正在打造的拉萨房车营地、星空摄影、温泉、千亩桃林、藏式民俗婚纱摄影等特色项目在内的文化旅游服务功能,将达东村建设成为拉萨周末旅游目的地、全国小康建设示范村、原生态藏家生活体验区,打造集城郊休闲观光与度假为一体的和谐美丽乡村。项目旨在全面促进达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传承、保护、发扬当地民俗文化,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

  旅游项目始落地 助推乡村大发展

  借助项目开发的东风,达东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当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已逐渐成为西藏自治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样板示范基地,实现了产业旺、环境美、村民富,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致富、乡村振兴新路子。

  目前,达东村已经形成了“幸福林卡”“达东桃花会”“音乐嘉年华”“圣地温泉”“庄园遗址”等乡村旅游品牌,成为拉萨周边叫得响的乡村旅游金字招牌。

  以旅游市场为先导进行项目统筹。项目建设之初,通过深入了解和充分挖掘达东当地的风貌、风俗、风情、风物和风味,结合拉萨本地市场情况,进行了详细策划和精准定位,确定将项目打造为拉萨市近郊乡村旅游的典范。根据这个定位,再进行规划设计,在保留原有景观风貌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化地打造。同时,围绕目标客群制定推广营销计划。

  以基础设施提升做为项目支撑。达东旅游开发项目按照景区化标准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项目通过实施雨污分流、电力改造、旱厕改造等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通过配套林卡建设、乡村酒店、庄园遗址等多方面的整改提升,健全房车营地、温泉康养、星空观景、千亩花海等文化旅游服务功能,将达东村建设成为藏地最美乡村旅游村落。

  以文化为灵魂赋予人文价值。通过深入挖掘达东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化休闲胜地。达东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民俗风情淳朴,还拥有两座近千年的古寺、仓央嘉措的行宫和莲花生大师用权杖开凿的泉眼等优质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本地文化内容资源,通过精心的打造、培育和推广,赋予达东项目浓厚的人文价值,增进了项目的文化底蕴。

  以产业为核心促进项目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应突出乡村产业的特色,特别要重视与当地农副产业相结合。达东项目以产业为核心,将休闲度假与当地农业有机结合,打造全方位的乡村旅游产业链。良好的田园生态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同时也促进了本地藏鸡蛋、土豆、酥油、酸奶等农副产品的销售。

  项目开发有成效 脱贫摘帽道路宽

  达东项目自2016年开始运营,当年即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次年游客接待量就达到了15万人次,旅游收入471万元,实现人均增收8000余元。随着达东村文旅特色产业的丰富和项目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2019年达东村接待游客达到32万人次,仅营业收入已达410万元。2020年度因受疫情影响,实际开业经营虽然仅8个月,接待游客达到18万余人次,营业收入380万元左右。从2016年以来,达东村每年年底分红标准不断提高,村民得到的实惠呈几何倍数增长,到2019年村集体经济分红已达每户10000元,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分红额度降低,但也发放了540万元分红资金,达东村里家家户户享受到旅游项目带来的红利。

  2016年以来,累计解决本村村民就业2500多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人,平均月工资达到3000元。2017年,达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已达到了15646元,已远远超过市定贫困人口脱贫收入线。达东村已于2018年9月完成脱贫摘帽验收考核,正式退出贫困村。2020年,仅贫困户人均收入已超过1.68万元,其中政策性收入不到20%。

  农牧民端上“金饭碗” 开启幸福新生活

  达东村村民依托旅游项目拓宽了增收渠道。村民流转土地后,在经营项目中成为清洁工等服务人员实现稳定就业,以前自给自足的酸奶等畜牧产品也能直接转变为旅游商品对外出售,还能根据每年的旅游收益享受额外分红。“毫不夸张地说,很多群众直接实现了从农牧民到第三产业工人的转变。”村主任旦增罗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村民格珍初中毕业后一直留在拉萨打工。为了生计,她当过服装店促销员、餐厅服务员,最差的时候一个月只有四五百元收入。村里发展旅游后,她将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在村里打工每月仅工资就有3200元。“家里流转了近8亩土地,仅此一项一年有两万多元收入。”格珍笑着说,“在家门口打工,还能在地里种些青稞、土豆,吃的用的基本不花钱,收入都能存下来。”

  建档立卡群众旦增曲珍在温泉当服务员,刚开始每个月工资只有2400元。随着客人越来越多,她的工资现在已经涨到了每月3300元。“以前,家里孩子小无法出去打工。有时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请假接送小孩次数多了,领导很不满意,只能辞职。全家只能靠老公开车拉活等不稳定的收入生活。”旦增曲珍说,“现在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孩子又有稳定收入,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7组群众白玛扎西养了100多头牛,过去只能开着小货车到拉萨走街串巷叫卖畜产品,运气差时不仅卖不到钱,还要倒贴油钱。村里兴起旅游后,他将牛奶、酸奶背到游客集中的地方,坐等顾客上门。2018年,仅售卖畜产品的收入超过5万元。“一到周末,很多人都到村里来玩,生意好得很。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一千多元收入。”白玛扎西说,“游客越来越多,收入肯定会越来越多。”

  生态宜居新达东 乡村振兴谱新篇

  吃上了绿色发展的饭,造绿护绿正成为习惯。历史上,达东村群众靠山吃山,依靠丰富的灌木丛资源,经常上山采挖小叶杜鹃,到拉萨售卖获取经济收入。乡村旅游项目开始后,村“两委”积极作为,主动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带领群众对“村规民约”的第七条进行了修改,规定未经批准私自采摘、售卖小叶杜鹃进行煨桑(注:用树枝焚起的霭蔼烟雾,用于祭天地诸神)的,每捆罚款500元,使珍贵的植物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此举不仅有效减少了因煨桑造成的城市污染,也淡化了宗教的消极影响,可谓一举两得。现在的达东村,庭院前后,道路两边处处植绿造绿,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绿色达东也成为了旅客心目中的最美风景。吃上了绿色发展的饭,群众的生态文明观念也发生了积极转变。

  一股清溪四季流,美丽乡村美名扬。从前,达东群众家家使用旱厕或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直排进村内的沟渠中,造成河道污染、垃圾成堆。为确保村内小河干净清洁,宝贵的雪山融水四季不断流,污水不乱流,达东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特意规划建设了13个化粪池和长达20公里的地下管网,并定期通过排污车外运处理,真正保护了村内的一股清流。目前,达东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户户通上网络电视。田梗地旁,房前屋后,水渠通达,滋养一方田地和百姓,群众的环保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

  近年来,达东村已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历史古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016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等国家级荣誉,还荣获“西藏历史文化名村”“自治区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等地方殊荣。目前,达东村正在积极申报西藏自治区第一个乡村旅游国家AAAA级景区和国家级“两山”创建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已顺利通过初审,正在等待专家评审。

  2021年,达东村将对景区内所有陈旧设施和配套进行改造升级,继续丰富旅游项目和产品;加强人员培训,选优配强管理运营人员;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把旅游发展项目作为全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的牵头产业,让旅游产业发展作用辐射到达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各方面。

  今后,达东村将继续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乡村振兴规划。柳梧新区柳梧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龙龙深有感触地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脱贫摘帽不是全面小康的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展望未来,柳梧街道办事处主任格桑多布杰信心满满:“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西藏拉萨市柳梧新区柳梧街道办事处供稿)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