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正光街道共有正光和打角冲两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安置来自沿河县、松桃县、印江县和区内搬迁群众7071户31204人。为纵深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推动搬迁群众稳得住、快融入、逐步能致富。“围绕移民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正光街道在移民安置点社区探索建立“一岗五组三联”工作机制,设置“张承源式党员示范岗”,组建“五个功能党小组”,成立“三个联建党支部”,健全完善安置点社区组织架构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质量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创建让搬迁群众居安、业安、身安、心安的生活家园。
“一岗”引领带动优服务。传承和弘扬正光移民安置点社区战疫英雄张承源“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在社区创建“张承源式党员示范岗”,聚焦搬迁群众服务和社区治理需求,下设“理论政策宣传岗”“就业创业信息岗”“民情民意收集岗”“便民利民服务岗”“身心健康咨询岗”“文体活动组织岗”“矛盾纠纷调解岗”“环境卫生维护岗”等8个示范岗,通过“公开亮岗、个人认岗、组织定岗、公示明岗、培训上岗”的流程,选配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优、群众工作熟的党员到岗任职。按照“多渠道聚才、精细化用才”的原则,依托“联席会商、资源整合、设岗定职”三项制度,整合区直部门下派党员、街道党员、社区党员和无职党员,由社区统筹分配到示范岗位及社区各功能单元,“一站式”服务搬迁群众。健全明责、压责、履责、追责“四位一体”责任机制,通过组织评价工作、群众评价作风等方式对示范岗党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无职党员被评为优秀的,支部重点进行培养,条件成熟的按程序推选到社区任职,有效提升社区党组织基层治理能力。目前,共有100余名党员到岗工作,示范带动577余名群众参与,入户摸排信息3万余人次,宣传政策2万余次,参与治安巡逻50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
“五组”聚焦民生强治理。按照“围绕中心、分类设置、服务群众、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社区党员所长和搬迁群众所需,分类组建理论宣讲、就业服务、民生保障、治安维稳、文化风尚“五个功能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组织所能”与“群众所需”无缝对接。一是理论宣讲党小组提信心。将辖区道德模范、致富模范等党员归入理论宣讲党小组,依托“党课开讲了”“道德讲堂”等活动载体,聚焦党的重大会议精神、政府民生保障政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先进模范事迹等,常态化开展党的政策解读、先进典型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向搬迁群众宣传党的好政策、分享移民搬迁好故事、宣讲先锋模范好事迹,教育引导搬迁群众自力更生、感恩奋进。目前,已开展宣讲活动20次,覆盖社区搬迁群众1万余人。二是就业服务党小组促乐业。将社区就业指导员、网格员、结对帮扶干部中的党员归入就业服务党小组,推进党员下沉网格开展拉网排查,抓好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岗位推送,精准摸清搬迁群众就业情况,建好搬迁群众就业台账。全方位收集区内区外、省内省外务工信息,动态建好就业岗位资源库。常态化开展“送岗位到家门”活动,根据搬迁群众就业意向,党员上门针对性介绍和推荐就业岗位,确保“一户一人或多人就业”。目前,已向搬迁群众推荐就业岗位2.5万余个,发放《农民工进城务工百问百答》1万余册,发布用工信息4.1万余条,实现搬迁群众职业介绍全覆盖。三是民生保障党小组促稳定。将街道和社区人社、民政、计生等机构中的党员和党员志愿者归入民生保障党小组,紧扣搬迁群众所需、所盼、所急,开展微课堂、微志愿、微互助、微心愿、微关爱“五微”活动,提供助老、助幼、助残、助孤、助病、助独、助特“七助”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措施,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爱心捐赠、走访慰问、亲情陪伴、心理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目前,已办理跨区县转接低保2788人,实施临时救助25人次,组织搬迁群众免费体检和义诊4次300余人,开展“双阳”爱心陪伴行动21次,全覆盖社区老人和儿童。四是治安维稳党小组促和谐。将社区综治中心干部、片区民警、社区警务中的党员归入治安维稳党小组,以社区综治中心为载体,突出党组织引领作用,健全“综治+社区警务+司法+”的“3+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组建党员治安维稳先锋队,充实社区警务力量,严打现行犯罪。协助街道司法、综治等站所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邻里纠纷调解、劳资关系调处等工作,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目前社区组建党员治安维稳先锋队16支,开展法律宣讲3场,调处各类矛盾争议23起,解决群众问题166个。五是文化风尚党小组促融合。将社区宣传骨干、文艺骨干和舞蹈、民歌、书画等爱好者中的党员归入文化风尚党小组,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活动组织等功能,在社区组织和发展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开展活动创造条件。依托感恩教育进社区、文明创建进社区、公共文化进社区、民族传承进社区、心灵滋润进社区“五进”行动,常态化开展“最美”系列评选、“青之yue”阅读等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宣传家风家教、文明公约,促进搬迁群众互动交往,增强群众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目前,已组建文艺队伍7支,培养文艺骨干60余人,开展文体活动140余场次。
“三联”汇聚资源促发展。本着“街道统筹、资源整合、分类组建”的原则,以安置点社区党支部为轴心,加强与区内高校、辖区学校、产业强村、园区企业等党组织交流共建,按照“党员互派、阵地共享、资源互用、资金共拨”的方式,成立“校社、村社、企社”三个联建党支部,打破以地域和行业成立支部的局限性,吸纳辖区多元优势资源助力安置点社区发展。一是校社联建党支部汇聚教师资源。与铜仁学院、铜仁幼儿师专、第十二中学、三十六小、三十三小等大中小学成立校社联建党支部,将党员教师聘任为“春晖使者”,开展“新市民·追梦桥”社会实践育人行动,送思想、送知识、送技能进社区,义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对搬迁群众随迁子女进行学业指导。依托“校社共建”优势,用好师资力量,开设“四点半课堂”“希望小课堂”,设置声乐、绘画、书法等兴趣课程,为学生提供放学和假期时段的作业辅导、阅读陪伴、兴趣培养等服务。目前社区“四点半课堂”招收学生500余名,假期“希望小课堂”330余名,荣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二是村社联建党支部汇聚共治资源。聚焦移民群众“快融入”目标,积极推进安置点社区党支部和周边“党建强、产业兴、村风好”的村级党组织成立村社联建党支部,广泛开展党建工作联创、扶贫工作联帮、宣传教育联做、公益事业联办、社会治安联防、文体活动联谊、环境卫生联治“七联”活动,拓宽移民安置社区党组织活动空间,丰富易地搬迁党员和当地党员交流互动载体,引导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搬迁后生活。正光安置点社区党支部与三寨村党支部成立村社联建党支部,共建治安联防队2支,开展疫情联控、公益活动等50余次。三是企社联建党支部汇聚就业资源。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推动社区党支部与碧江高新区、“苏州·铜仁产业园区”相关非公企业党组织成立社企联建党支部,支持和鼓励企业在安置点社区开设分厂,实现搬迁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工双赢。按照“政府+企业+搬迁户”技能培训模式,引导企业聚焦用工需求配合开展订单式培训,搬迁群众培训合格后,由企业定向录用。会同就业、工会等部门适时举办专场招聘会,引导企业在用工上向搬迁群众倾斜,针对性留足岗位满足搬迁群众就业。目前,成功引进汇铜服饰、景阳服饰、华恒藤编、手工刺绣等10余个扶贫车间,举办技能建筑、保安、家政、制鞋、烹饪等技能培训班32期1729人,开展专项招聘会51场,推动5000多人就近就业。
(作者系中共铜仁市碧江区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