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进顺村:奔向小康 拥抱幸福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在南昌市的东面,有一条巷道叫天香路。路的南边,是一片花园式住宅小区——进顺小康家园。小区里花木繁茂,整洁漂亮,一幢幢六层楼房在绿树掩映下错落有致。这里就是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进顺村1400多名村民新的居住地。

  曾经,“硬木扁担杉木桶,代代不离驼背种。一根扁担两只篮,有女莫嫁上窑湾。”说的是进顺村的过去的处境。但如今,走进进顺村,你完全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小村庄,而是名副其实的都市社区。

  发展“飞地经济”筑牢集体产业

  如今的进顺村,头顶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十大名村、全国文明村、中国幸福村等光环与荣耀。但你可曾知道,直到1978年,这里的村民依旧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靠种菜、卖菜为生,人均年收入仅有74元,村级年纯收入也只有6.55万元。

  怎样才能让村民摆脱贫穷?成为当时最为迫切的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进顺村掀起了第一次创业热潮。一时间,村里接连冒出了酱油厂、内衣厂、米粉厂等20多家村办企业,“洗脚上岸”的进顺村人,有了“工人”这一新身份。

  城镇化浪潮冲击着这座城市“插花型”村庄,被视为进顺村发展命脉的“土地”,也随着城市扩张,大幅缩水——村里的土地被征用,分散在城郊的进顺人渐渐失去耕地,居住区成了棚户区,被贴上了脏、乱、差的标签。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城市夹缝中求生存的进顺村大胆决定“反弹琵琶”:关闭部分村办企业,集中村里全部资金在南昌市的黄金地段建设一座16层高的大酒店,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宾馆、酒店等,从而迈出发展三产的第一步。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进顺村的土地越来越少。没有了耕地的进顺村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果断提出“跳出进顺、发展进顺”的发展战略,开始向工业园区和市场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的路子,先后异地兴建工业园、物流园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快向工业、三产转型的同时,进顺村试水金融投资市场,参股南昌农商银行,成为该行十大股东之一。如今,进顺村已形成以三产为核心,园区建设为两翼,金融、商贸、物流并举的多元经济发展新格局。

  “我们发展‘飞地经济’,购置了生活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就是进顺小康家园,同时在民营科技园以及昌东工业园(现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购置了200亩地,这些土地为进顺村后续的发展积累了一些发展的力量。”进顺村党委书记罗来昌说。

  用发展成果惠及村民

  十几年前,村民黄慧珠一家从20平方米的平房搬进了这里100多平方米的农民公寓,过上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2005年,进顺村异地购买土地建设的村民住宅小区进顺小康家园竣工,占地约150亩,绿化覆盖率超40%。作为村里的福利性住房,村民们以每平米800元的均价每户配购一套,实现了“住有所居”的梦想。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地得到提升。退休金、免费医疗、学生奖学金、压岁钱、长寿奖、“三节”节日费、大病救助基金……一些城市居民都未曾享受到的福利待遇,早已是进顺村人的标配。

  为了让村民长期享有稳定的资产性收入,进顺村分别于1999年、2002年和2016年分三次两个阶段进行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先后把村集体股份的30%、15%、55%量化给全体村民,成为江西省首个把村集体企业股份(收益权)100%量化给村民的村庄,让村民真正成为村集体企业的主人,集体资产从“人人有份”到“人人持股、年年分红”,完成了村民职工向股东的历史性转变。近三年来,全村每年的分红率都达到了11.5%,每年分红金额都有900多万元,人均分红7000多元,户均分红2万多元。

  “进顺村坚持‘安排好住的、敬养好老的、教育好小的、照顾好弱的、兼顾好大众的’26字的民生举措,近年来,每年用于村民福利保障支出费用达到1680多万元,占到村级收入的30%,按照我们的发展规划,在村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情况下,我们会把这个比例逐年提升。”进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来昌表示。

  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从乡村到城市、从农民到职工、从职工到股东,进顺村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进顺人的生活水平也因此“水涨船高”。2019年进顺村集体纯收入达586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3.2万元,400多户村民拥有超过600辆私家车,进顺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家园。

  “口袋富了,脑袋也要富。全面小康生活不仅要物质小康,也要精神小康。”村党委第一书记罗玉英说。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罗玉英主导了村级“细胞工程”系列活动,建立了全省首个村级老年大学,全省首个村级文化生活馆,还成立了业余龙灯队、扇子舞队、腰鼓队。

  “物质生活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就是要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在村老年大学里,我参加声乐、舞蹈、瑜伽多个课程,天天都过得很开心,生活感觉既充实又幸福”退休村民熊绮自豪地说。

  进顺村每年都要开展“五好一美”“身边的好人”等一系列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举办包粽子、村歌赛等民俗活动,开设“道德讲堂”“文明课堂”等传统文化宣传阵地,多类别、多形式、多层次的文体活动,让村民享受到高品位、高质量的生活品质。

  乡村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大提振了村民的文化自信,以文化人,以德润心,把传统文化中的优质DNA渗透到“细胞工程”的精髓中,让村民群众的精气神得到提升,村民人人参与争当有志气、有骨气的进顺村人,村里涌现出了省级道德模范、省级最美家庭、市级“三风”人物等一批文明先锋人物和家庭,树起了进顺村文明村庄新形象。

  (进顺村宣传办供稿)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