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大高材生的选择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含章 字号:【

  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青年学子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其中,一位正在读研二的北京大学研究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坚定了要投身基层、振兴乡村的信念,并在毕业之际毅然放弃了京城的高薪与繁华,考取了选调生村官,到山东省夏津县淡官屯北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他就是村民交口称赞的北大村官单光煜。

  在上任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单光煜引导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电商直播助农,联防联控疫情,用他的真诚和实干慢慢让村民接受他、认可他,亲近他、信任他,把村官工作做出了“北大水平”。

  村民一句无奈话 他促成抱团发展策略

  淡官屯北村位于夏津县东南部,全村共有220余户,700多人。地瓜种植和蛋鸡育雏是该村的传统产业,发展缓慢。然而,地瓜产业恰恰是夏津全县的特色优势产业,与淡官屯北村相隔仅5公里的后赵庄村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地瓜产地和交易集散地,早已形成了从地瓜育苗种植到产品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可淡官屯北村则由于缺少育苗技术、交易市场和长期稳定客户,很难享受到优势产业带来的红利。这导致该村的种植户只能从后赵庄村引进瓜秧,收获后再卖回后赵庄村。一村产业强势,却使周边村分享不到发展成果,局面一时难以打开。

  “俺们也没有办法啊,不卖给他们村怎么办,咱也没客户,人家不来收,不能让地瓜烂在地里”,村民徐大爷的话透露出满满的无奈。

  经过调研,单光煜发现村庄之间存在共同抱团发展的基础。他积极与后赵庄村展开对接,在育苗领域推动两村开展育苗技术共享,先后在村内建起了3个育苗室。为了解决销售问题,他推动县里最大的红薯加工厂与村内的种植户们集体签订供货协议,每年为其提供新鲜红薯100万斤。

  为进一步整合各村资源,加强各村间协作,真正让产业实现抱团发展,他对接引进了商超供应链企业——北京筐鲜生科技公司,并达成合作协议。合作村的地瓜按一定标准分拣和初加工,可直接为一二线高端商超供货,使地瓜附加值大大提升,农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农户一句玩笑话 他开了一场带货直播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农村电商也迅速普及。为满足农户的电商需求,单光煜帮助他们制作网络黄页、登记产品信息,邀请县商务局、培训机构为他们进行电商培训,总共举办各类培训8场,培训村民500余人。

  在培训中,村民刘大姐的一句玩笑话促成了一场带货直播。因为看到别人直播打开了产品销路,还能挣到钱,大姐就找到了单光煜:“他们能播,咱们能不能播一播?”这条建议让他打起了直播的主意,但问题随之而来,村内的特色农副产品较少,无法满足一整场直播的需求。

  开弓没有回头箭。随后他对街道辖区内的农副产品展开调查,发现虽然分布较为分散,却也各具特色,于是他便精选了鲜地瓜、地瓜制品、传统糕点、土鸡蛋等农副产品,于2020年6月15日完成了“这就是山东丨鲁力助农 夏津银城专场公益直播活动”。直播期间观众总数达到18456人,达成交易124笔,交易金额近万元,也吸引不少新客户,收获了不错的直播效果。

  支书一句发愁话 他为村集体带来新收入

  “小单啊,咱村集体收入少,你有啥法吗,能让咱这收入再涨涨吗?”,支书的一脸愁容,让单光煜也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必由之路。

  2019年,淡官屯北村年集体收入仅为2万元,主要来源于土地对外租赁,生产经营性收入较少,缺乏造血能力。他经过多次赴济南、泰安的苗木基地考察,和在村内实测选点,开始利用村内道路两旁、空闲宅基等“边角土地”,引进了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名优品种 “泰山红”石榴,这在扮靓街巷、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初期引进5年成苗350棵,每年可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3万元。

  乡亲一句暖心话 他守护村庄30个昼夜

  2020年1月29日,疫情初现时单光煜告别了家人,第一时间返回村里。 “你穿这点能行吗?别冻着!我给你拿件袄”,就是这样一句温暖朴实的话,让他战胜了家人的挽留和对故土的眷恋,每天坚守在疫情防护一线。

  淡官屯北村地理位置特殊,与淡官屯东村、南村相邻交错,村村相通,入村道路交错复杂。徐姓、孟姓为三村的大姓,村内民俗气息浓厚,地域相邻加上血脉相亲,走动频繁,使得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为此,他提出三村联防联控抗击疫情,一个小型的抗疫共同体也由此诞生。随后他跟东村、南村的村“两委”成员们一起探讨对策,确定检查点位置和封路地点,共同制定封闭管理措施;号召村里的党员带头成立自愿巡逻队,开始 24 小时不间断守护村庄,在第一时间控制了村内出入口和人员的聚集与流动,这一守护就是30个日夜。

  在此期间,他意识到互联网已成重要宣传媒介,为了扩大官方权威信息的覆盖范围,传播防疫知识,消除大家的恐惧心理,他申请开通了头条号、西瓜视频作为街道办事处官方宣传阵地。疫情期间,他共撰写新闻稿 8 篇,编辑各类推送 40 篇,拍摄制作短视频 3 条。其中 3 篇稿件被《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德州日报》和齐鲁网、闪电新闻等媒体采编、刊发、转载。

  一年多来,单光煜始终铭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怀揣着坚定的初心深入到农村基层工作。在淡官屯北村,他感受到了村民群众的质朴,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深切感受到基层工作的厚重与质感,以及做好工作所需要的踏实和温度。“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每当夜里孤独时,他总会想起这句《燕园情》里的歌词。天亮之后,他又将奔波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