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论坛经验 推进大寨更好更快发展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 郭凤莲 字号:【

  今年是全国“村长”论坛举办20周年,也是大寨举办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15周年,我作为大寨村的党总支书记,作为发起人和参与者,有幸从头至今参加了历届举办的全国“村长”论坛,见到了全国“村长”论坛执委会的各位领导、各届举办村和参会村的党组织负责人、参加论坛的专家和教授,以及许多农村部门工作的领导,内心感触很深!

  2005年9月3日,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山西榆次开幕,9月4日在大寨村举行,来自全国56个民族,500余名村官汇集虎头山,围绕“构建农村和谐社区”这一主题,进行了积极的深入的探讨,在大寨团结沟共同栽植“民族团结林”。华西村老书记、中国第一位功勋村官吴仁宝为我和申纪兰大姐颁发了功勋村官的勋章。9月5日下午,第五届“村长”论坛在榆次闭幕。通过这次论坛会,大寨人认识了很多全国著名“村官”,了解了这些著名村庄的发展史,学到了这些著名村庄在改革开放中的新思维、新经验,为“大寨学全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给了大寨人诸多有益的启示。

  特别是当年提出的不少热点问题,如:农村班子换届选举过快、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发展遇到的问题等,经过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现在都已得到了解决。

  中国“村官”一家人!我曾经去过小岗村、华西村,南街村、花园村、九星村、进顺村、滕头村、福保村、韩村河村、航民村、振兴村、永联村等大概十几个名村,中国十大名村基本上都去了。同这些村的村干部经常来往,经常交流。最大的好处就是村与村的交流,村与村的合作,村与村携手前行,共商如何携起手来促进新农村建设,互相出谋,互相献计,共富共赢。凡是“村长”论坛执委会和促进会布置的任务我们都按时完成。我觉得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和全国“村长”论坛都挺好的。有时候工作中碰到难题,“村长”论坛、促进会都会帮助你解决。村官们互相介绍经验,互相扶持、互相合作,这一作用起得很好!特别是十大名村,在“村长”论坛这一平台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去年3月份我们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2位专家学者、名“村官”及企业负责人,召开了“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 大寨走进新时代”研讨会,形成了一批重要研讨成果,为新时代大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弘扬践行奋斗精神,讲好乡村振兴大寨故事凝聚了强大正能量。对大寨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研讨会召开以后,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对大寨的帮助、支持和高度关注。如果不是通过“村长”论坛,认识不了这么多名家。他们把大寨村当成自己的村,把大寨的发展作为自己村的发展,给大寨发展想办法,提了很多有效建议。像大寨博物馆、狼窝掌农业园建设,尤其是“村长”论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村长”论坛搭桥,许多名家为大寨村发展建言献策,给了我们大寨人很大的物力支持、科技支持、智慧支持,使我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现在,大寨博物馆已于4月10日正式举行了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主体建筑今年年底竣工,布展任务明年6月完成,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建成后的大寨博物馆将打造成中华农耕文明传承示范基地、全国社会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大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牵引龙头和昔阳县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引擎。

  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研究所为我村设计的大寨狼窝掌农业园,占地230余亩,总投资2000余万元,围绕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充分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科技等,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有机旱作农业+红色文旅产业”的有机结合模式。由过去的大寨田变成现在的农业园,深度挖掘大寨人民感天动地的奋斗故事,将狼窝掌建设成大寨精神的文化浓缩地,再塑大寨农业新辉煌。

  天下农民一家人,中国“村官”一家人!中国农村出了很多好当家!华西村、小岗村、航民村、振兴村、滕头村、永联村、西沟村等都是。名村越来越多,只要全国农村有事,“村官”们都通力协作,共同出力,积极投入全国乡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大寨人沐浴着改革开放和走进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闯新路,认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趟出了一条“扮靓虎头山,种好大寨田,擦亮大寨牌,建美大寨村”的绿色发展之路,大寨继续成为引领全国乡村振兴和农村改革发展的示范村。

  着力生态改善,虎头山越扮越“靓”。1965年周恩来总理第一次视察大寨告诉大寨人“石头板上也能栽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大寨人就牢记周总理的重托,立下了“敢叫青石长出树”的雄心壮志,持之以恒50年,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棵挨着一棵栽,绿化面积持续扩大。硬是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完成荒山造林1670亩,特色经济林23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7%,虎头山披上了“绿衣裳”。大寨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休闲农村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着力有机旱作农业,“大寨田”越种越好。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就是全国玉米、谷子、高粱、水稻等试验示范基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寨模式”。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大寨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大众消费升级,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不断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寨黄金饼、大寨核桃露等一批绿色食品成为走向全国的“大寨品牌”。2019年大寨经济总收入达到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万元,“大寨田”变成了“聚宝盆”。

  着力绿色旅游,大寨牌越擦越亮。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寨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积极探索“生态筑巢、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了“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动变体验”华丽转身,“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功能相融共生,把生态、品牌、资源优势变成了经济、发展、资本优势。2012年,大寨景区被评为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2019年大寨景区旅游人数突破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000万元大关。大寨村民经营的集饭店、旅店、商店为一体的80余家“农家乐”,户均年收入8至10万元,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

  着力美丽乡村建设,大寨村越建越美。大寨“两委”班子坚持生态美和生活美同步推进,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新大寨。修补了被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同志誉为“中国农村万里长城”的石堾石坝;修复了传承“历史之根”“文化之脉”的“大寨窑洞”;打造了充满红色底蕴的大寨展览馆、大寨文化展示馆等景观建筑群;新建了体现大寨特色的“住宅小区”,统一供气供暖;建起了温馨舒适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小学初中教学楼;率先在全国农村实行老年人养老金制度、中小学生免学费制度及大学生奖学金制度;创新集体收入分配制度,弥补村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不忘初心跟党走,是推动大寨绿色发展的根本保证。大寨党总支不忘初心,发扬老一辈大寨人的优良传统,紧紧抓住支部建设这个“牛鼻子”,全面强化党建引领功能和支部战斗能力。思想建设“铸好魂”,引导党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组织建设“擦亮眼”,选拨懂经营、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两委”班子,让他们在农村这个“大熔炉”里磨练本领,施展才华;作风建设“弯下腰”,廉政建设“坐正身”,严格教育管理党员干部,实行党务、政务、村务、企务“四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与时俱进抓改革,是推动大寨绿色发展的根本动力。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活农村新动能,为大寨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大寨“两委”班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振兴”“七条之路”总要求,全面深化以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供给侧结构为重点的农村改革,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资产转让,组建了大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大寨针织制衣有限公司,盘活了集体闲置资产,做大了生态旅游产业,做活了服装加工产业;通过土地流转,组建了大寨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大寨“绿草湾”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大寨“美好之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做强了绿色生态产业,做大了规模养殖业;各类农业、农机、花木、果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十余个,大寨农民变成了股民。推进“大大寨大产业”模式,组建了全国20名村强村集团,实现抱团发展。推进“互联网+农业”模式,组建了“大寨粮仓网”,发展了遍及全国的农村电商,互联网打通了大寨通向现代农业的“大动脉”。

  传承精神加油干,是推动大寨绿色发展的根本支撑。大寨精神是老一辈大寨人留下来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寨人不仅没有丢掉大寨精神,而且大力弘扬大寨精神,并不断赋予大寨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使大寨精神继续成为推动大寨发展不断向前的力量源泉。大寨党总支教育大寨干部群众,人人都是大寨形象,个个都是一面旗帜,每个人都要讲好大寨故事,任何人都不能给大寨人丢脸,始终坚守了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他们坚持艰苦创业,勤俭搞绿化,办旅游,做民生;坚持与时俱进,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始终坚守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统筹推进两个文明建设,铸造清廉党风、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保持了40年干部群众零违纪、零上访、零案件、零犯罪“四零”记录,始终坚守了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寨精神。

  今天的大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形成,以德为基,以党为旗,以法为规,以民为本的党建治村体系已全部完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乡村善治模式已趋成熟,村民过上了高品质幸福生活。

  走进新时代,作为中国农民的一员,大寨人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历经考验的大寨人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昂首阔步行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途上。大寨人决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勇当全国乡村振兴排头兵,为实现中国梦、农民梦、大寨梦,做出新时代的“大寨贡献”!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确实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走向光辉的彼岸。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