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巍太行山东麓,鼓山脚下坐落着一个小山村——白沙村。它隶属于河北省邯郸武安市淑村镇,全村720户,2780口人,村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数十年来,白沙村坚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笃定前行,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五个振兴”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白沙村的乡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突出,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民职工化、生活福利化、环境生态化、就医养老集体化、公共事业均等化”的美好目标。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中国特色村”“中国幸福村”等多项荣誉。
一、筑堡垒锻造硬队伍
组织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政治保障。白沙村治理得这么好,首先是党组织有个好的“带头人”,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村党委书记侯二河。
侯二河1982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38年来始终坚守对全村父老乡亲们的承诺:“一定改变咱村的穷面貌,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一诺千金,他把村上的事业当成自家的事来干,把村民们当做自己的家人来看待。为了村集体,为了村民们,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村党员群众发展经济办企业,打的第一仗就是建石子厂。当时,一缺钱,二缺电,但他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没钱,他和村干部自己筹;没电,他带上干粮去毗邻的峰峰批电荷。而后,他又带领大伙人拉肩扛往山上抬,加班加点建新厂,有时干脆就睡在山里。“砸石挥铁,磕着碰着就流血。”起早贪黑,身板硬实的侯二河带头抡大锤,双手磨起了血泡……很快,产品问世了。当年,不仅还清了建厂的欠款,还净盈利2万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初心不变,矢志不渝,侯二河起早贪黑地奋斗着。
强将手下无弱兵,目前全村发展党员103名,村党支部升级为党委,下设农业、牧业、工业、商贸旅游四个党支部,并成立妇联、团委、民调、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11人,均在村企担任主要职务,党员职守在重点岗位。好的带头人带出一股硬作风,坚持每周一上午组织全体党员及管理岗位人员的政策学习会,每月5日经济形势分析会,每月25日召开工作例会,几十年来如一日,雷打不动。村干部们都扎根在村里,生活在村里,村里有事、群众有事随叫随到,并约法三章定了“六不准”,即不准打着集体旗号经商办企业、不准在企业入股分红、不准子女担任企业“一把手”、不准承包村里的工程项目、不准用公车办私事、不准超越群众享受的福利事项。“六不准”时刻教育警示着村干部,多为集体和群众着想。好的带头人带出一套好机制,创建了“一制三化”农村基层管理运行机制,被新华社内参刊发,经《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推广。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议政日”等常态化管理机制,村上重大事项必须提交“两委”商议,党员和村民代表审议,全体村民大会通过,议事程序做到民主化、规范化、透明化。全面扎实的党建工作,使党组织保持了强大的引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小石子做成大产业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产业振兴是首要的基础条件。白沙村始终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的经济效益逐年提升。改革开放初期,从手工砸石子起家,相继开办了石子厂、麦芽厂、啤酒厂、团球厂、纺线厂、帆布厂;中期又上了热油泵厂、焦化厂、洗煤厂,四个铁矿;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后期又建了万头猪场、千头牛场、现代农业科技园、高活性氧化钙厂、智能化石料厂、搅拌站。2019年新上了机制砂厂、免烧砖厂。几乎每年有项目、上企业、搞转型,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层次和规模在不断提升。2019年底,又将全村所有土地集中流转,采取党委+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行,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迈进。全村年社会总收入近20亿元,三个产业产值达到16亿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近4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顺应这一新发展理念,侯二河专门把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的专家教授请到白沙,为村里发展“把脉”。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一个《优矿胜地——中国白沙村》方案规划已经走进白沙群众的视野。整个规划设计预算为8亿元,工期为8年,被村民称为8·8工程。工程的目标是打好废旧矿山修复治理攻坚战,将白沙村打造成一个4A级、全面发展的新业态村。具体为:打造“一核双轴”的晋冀鲁豫全域旅游示范地,“一核”就是以旅游发展为核心,以白沙故事为脉络,阐释白沙精神,展示白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双轴”,即由白沙村约3.8公里景观道、迎宾街构成景观游轴线,把进出白沙村的必经之路串联沿途旅游点,将道路由单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景观、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转变,打造景观走廊。白沙的绿色发展已驶上“加速度”:投资600万元,采用覆膜绿化技术,对村庄周边的1000亩荒山进行绿化;投资1.1亿元,建成集生产、采摘、观赏、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如今的白沙,山上如诗如画的景观与村边碧波荡漾的如意湖、朝阳湖、占地50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采摘园、占地百亩的植物园、百果园、樱花园以及全省条件最好的文体中心,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生态旅游优势得到了凸显。目前,白沙旅游公司已与北京、山东、山西、河南和省内的20多家旅行社签约,乡村全域旅游业正蔚然兴起。
三、种“梧桐”引来“金凤凰”
村党委利用集体创造的财富,一边进行再投入建企业上项目,继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边营造良好环境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实施乡村人才战略,为白沙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现任白沙村党委委员、村监会主任、石料厂厂长的赵俊廷,原本是一位外乡退役军人,由于他在部队服役期间作风优良、素质过硬、能力超常,特被安排到白沙村工作。在工作中,他坚持原则、大公无私、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为当时的村民和员工们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从村广播员、打字员干起,短短几年凭能力已做到村商贸旅游公司总经理的王玲玲,工作中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起早贪黑,在白沙这片热土上奉献着青春。“第一次来白沙村的时候,感觉这里跟别的村子没有什么区别,2007年嫁到这里时,也只有一条街翻盖了新楼房,现在这里的村容村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在北京工作的外乡人李晓回忆说。“在白沙村生活不比在大城市差,工作、教育、医疗、养老、日常生活所需等都非常方便,而且生活在这里,感觉更踏实、更幸福。”如今,这几只“金凤凰”都已经在这里安居乐业,更在重要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返聘的原武安市旅游局局长程延军、武安市科委副主任申拥军、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翟满义等,他们都在为白沙的经济发展默默地贡献着。
当地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首选回到家乡,因为他们从小根植在这个“向善向美”的大环境里,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爱家乡、爱集体”,高度的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促使这些学子学业有成后,义无反顾地回乡做贡献。白沙村的大平台,一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金凤凰”。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经验,在白沙村的各个岗位上展现着自己的才华。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白沙村坚持“两条腿”走路,多措并举招才引智,既从外边请,又在村里育。村“两委”每年都会定期安排企业员工分批次分阶段走出去,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也会不定期根据实际需要请专家来村传经,一支爱农业、爱农村、懂管理、会经营的本土人才队伍,正成为白沙全面振兴的生力军。
四、讲规矩营造好乡风
在建立健全村级各项管理组织的同时,白沙村立足实际,制定详实的《村规民约》和各项管理制度。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全村的综合管理制度,共十五章206条;一部分是各企业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共十二章276条。经过试运行确定后,装订成册形成《白沙村管理制度汇编》,并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每三年修编1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全村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村建有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宫、电影城、体育馆、图书阅览室、红色文化长廊、文化街、成语典故墙,有良好的业余活动场所和条件。建有卫生室、医疗队,配有救护车;成立了民兵营、消防队,配有消防车;建有污水处理厂,有洒水清扫车和保洁队伍,解决了农村“五乱”,完成了“厕所革命”;组建有青年舞蹈队、妇女秧歌队、老年健身队、舞狮舞龙队、威风锣鼓队,每逢春节、三八、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都要组织村民开展自编、自导、自演的文化活动。村民的文明程度逐步提高,多年来没有打架斗殴、赌博、偷盗等违法现象,没有刑事案件发生。没有高价彩礼,红白喜事没有大操大办、互相攀比,而是全村一个标准,并由红白理事会统一操持办理。街坊邻居,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亲如一家。
五、穷山沟变成幸福村
“吃水爬井坡,做饭烧柴火;糠菜半年粮,红薯是主粮。”这是30多年前白沙村的真实写照。现如今的白沙村,村民家家住楼房,户户有汽车,村集体免费供给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用品;水、电、暖、燃气、医疗和养老保险费用全部由集体承担;孩子上大学、办红白事集体还发补助款。人人享受的集体福利达20多项,年人均费用约7000多元,村民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过着愉悦殷实的小康生活。最近,白沙村村民的待遇又有新的增加:村民每人每月300元的健身卡,可以到白沙人民体育馆进行健身。馆内设有成人游泳馆、儿童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乒乓球馆、台球馆、健身房及形体教室等,从早八点到晚十点全天开放。
为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村党委去年提出了“2450”奋斗目标,即用6年时间,完成利润总额24亿元,集体为村民人均存款50万元,使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让白沙发展后劲更足。
早一天脱贫致富奔小康,曾是所有白沙人的期盼;圆乡亲们梦想,成就今日之辉煌的最大功臣正是村带头人侯二河。在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白沙人正豪情满怀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谱写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华彩篇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