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更美了 生态更好了 百姓更富了——方田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举措与亮点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福建省宁化县方田乡方田村,距县城22公里、客家祖地石壁8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村、客家祖地核心区、木活字非遗文化传承地。村域面积13.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3000亩,耕地面积2265亩,辖1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498户2083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74人,2017年已经全部脱贫,2018年,方田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19元,村财收入17.6万元。

  方田村是方田乡集镇所在地,处于方田乡“一轴一带两区”发展布局中的“特色农业产业和美丽乡村景观轴”上,具备交通区位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和人居环境优势。近年来,方田村围绕聚提升的中心村庄、产业振兴的示范村、生态振兴的示范村、组织振兴的示范村“一个中心三个示范”的目标定位,大力推进“一带一区一圈”建设,(“一带”即方田溪沿河景观带,“一区”即省道纵八线沿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区,“一圈”指方田乡集镇商业圈),取得一定成效:村庄更美了,生态更好了,百姓更富了。

  方田村在工作中的举措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提升集聚功能。投资1400余万元,建成方田溪安全生态水系、水保生态护岸,完成河道清淤;实施方田村美丽乡村建设,完成集镇房屋立面改造,拆除破旧附属房、闲置房、空心房,拓宽硬化村庄道路,安装路灯,配套建设集镇人行道、绿化带等;实施方田集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硬化通组公路,实现全村组组相通、户户相连。

  二是以产业培育为主线,发展特色农业。传统农业如粮食、烟叶等增量提质;特色农业规模扩大,落实油茶种植、水稻制种、新植脐橙、薏米、太子参等共1400亩,推广水稻产能区“五新”技术示范1200亩、测土配方施肥800亩,开展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试点500亩。

  三是以环境整治为重点,打造新村新景。深化“1234”机制,实行党员挂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点线面”攻坚,发动群众把房前屋后扫清楚、摆清楚、整清楚、拆清楚;要求河道专管员、乡村道专管员认真履职,确保路域洁美、水面干净。同时,积极探索服务外包的方式,加强集镇卫生秩序管理,组建综合管理中队,督促沿街商铺、群众落实“门前三包”,规范摊位管理,让集镇更加有序,集镇街面长期保持干净整洁,受到群众好评。

  四是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培育乡风文明。以创建“一镇一孝廉”活动为契机,立足本地特色,深入挖掘当地典型孝廉人物及其事迹,讲好地方孝廉故事,集镇孝廉文化长廊成为展示和传播方田孝廉文化的重要阵地。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定期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过漾”期间大操大办现象,坚决纠治大操大办“过漾风”。同时,利用主题快闪、主题党日活动,大力弘扬“耕读传家、崇文尚礼、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包容友善、勤奋进取”的良好民风,教育和引导村民树立孝亲敬老、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的良好家风,通过典型引路,熏陶感染村民养成讲道德、重家风、传家训的新风尚,让家庭成为幸福和谐的港湾,实现社风与家风的良性互动。

  五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下派书记“火车头”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党建+”“支部+”“党员+”等模式,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农村互助养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工作。实施“党建+四助”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安排党员结对体弱多病老人,结对共建企业、社会募捐善款,实现村内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依托翠方果蔬专业合作社,建立“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果园,帮助全村28户贫困户“抱团发展”实现增收;采取“支部+能人+农户”的方式搭建方田电商服务中心,帮助在家从事种养殖的50户贫困户增收。同时,进一步选优配强包村工作队伍、村两委干部队伍,让基层组织建设更有保障。

  一系列得力的工作举措给方田村的发展带来新气象新亮点:

  产业兴旺方面,探索“党建+N”扶贫工作模式。培育“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支部+能人+农户”等扶贫示范点,通过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的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户“抱团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依托翠方果蔬专业合作社,建立“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果园,帮助全村28户贫困户实现“抱团发展”,每户每年可增收2500余元;投资130余万元,搭建方田电商服务中心,通过采取“支部+能人+农户”的方式帮助在家从事种养殖的50户贫困户增收30多万元。

  生活富裕方面,探索农村互助养老“四化”模式。方田村幸福院被列为全国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受到民政部、省市县领导和验收组的肯定。一是生活互助化。充分发扬老区苏区、客家祖地人民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劳动生产以男性为主,生活琐事以女性为主;文艺特长互教互学,疑难杂事互帮互助;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主动担当种菜、养鱼、村庄保洁任务,70岁以下老人“一对一”“几对一”结对帮助年老体弱者,每天相聚相问、邻里守望;贫困户、低保户实行免费午餐。二是娱乐本土化。结合当地特点和老人爱好,组织纸牌、麻将、书法、二胡、唢喇、牌子锣鼓、采茶戏、黄梅戏等本土娱乐项目,不求高大上,但求接地气,让老人自娱自乐、乐在其中。三是习俗文明化。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改变过去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习俗,逢十的老人在幸福院集体庆生,服务中心送蛋糕、送祝福,寿宴菜单统一、标准统一、费用统一,让老人一起分享快乐,让快乐成倍增长。四是服务专业化。巧借外力,积极对接社工、志愿者,以及健康、养老等方面专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农村养老专业化水平,有效解决幸福院互助养老、快乐养老、专业养老的问题。

  生态宜居方面,三个探索机制。

  一、探索实行“1234”农村环境整治机制。“1”即用好一个工作平台。依托党员挂包二维码,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上工作平台,将挂包二维码喷制在垃圾桶壁上,采取赠送手机上网流量、举报奖励等办法,鼓励和引导群众扫描二维码,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2”即实行班子成员“两联”制度。村书记、主任分别联系一个后进自然村,其他两委干部分别联系一个后进组,村两委与村、组一道找出后进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明确解决时限,尽快改变落后面貌,摘掉后进帽子。“3”即实行乡村干部“三挂”制度。包村工作组成员挂钩重点户,村委会主任挂钩难点户,村党支部书记(包村工作组组长)挂钩薄弱点,通过“抓两头、促中间”,提升人居环境整体水平。“4”即实行“党员+四长”制度。实行“村党支部党员+家长、乡机关党支部党员+河长+路长+所站长”制度。村党支部党员每人挂包10户左右的农户,发动群众落实“门前三包”(包环境卫生、包公共秩序、包绿化美化),抓好点上整治;乡机关党支部党员负责监督流域河长、路长以及林业站、农技站、烟草站、畜牧兽医水产站等所站长认真履职,抓好线上面上整治。

  二、探索集镇卫生保洁服务外包机制。从土地增减挂钩产生的收益和烟草返利中安排部分资金,作为卫生保洁配套投入,每年落实乡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经费10万余元,将集镇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外包给企业,通过向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村庄保洁员。村委定时、不定时对集镇环境卫生秩序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并按照考核评分支付卫生保洁服务费用。

  三、探索“三保三促”管河护河工作方法,推动方田溪“水更清、河更畅、岸更绿、景更美”(三保:“一记三单”保日常、落实经费保运转、加强宣传保氛围,三促:夯实基础促提升、实施项目促成效、创新机制促保障)。

  (方田村供稿)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