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 仫佬山乡的产业扶贫答卷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新闻中心 蒙增师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拉郎村第一书记 罗羽波 字号:【

  时下,正是四月农忙时,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千亩千户”红心猕猴桃基地,务工的村民三三两两沿着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猕猴桃林有序剪枝抹芽、定苗固架、施肥除草……为猕猴桃下半年丰收做准备。这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既是“千亩千户”猕猴桃基地当下的情景,也是罗城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两手硬”的缩影。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随春而来的发展不断孕育着年复一年的希望,一步步引领着农村产业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广西罗城把产业扶贫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引导农民,在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户自身发展上下足功夫,全力助推红心猕猴桃、毛葡萄、金玉柚、黑木耳、生态养牛等各类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如今,该县已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格局,全县特色产业总面积达280多万亩。今年计划新增种植油茶1.2万亩、桑园0.35万亩、糖料蔗种植1.2万亩、淡水生态养殖0.58万亩,饲养肉牛5万头,生猪出栏15万头,力争扶贫产业覆盖全县所有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不仅帮助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也逐步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2016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罗城用心写好产业扶贫“大文章”,经过4年持续攻坚,累计有8.2万人脱贫、6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8.47%降至2.21%。

  生态毛葡萄换来“金山银山”

  罗城位于广西西北部,河池市东部,全县总面积2651平方公里,辖7镇4乡141个村(社区),居住着仫佬、壮、汉、苗、瑶、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8.6万,其中仫佬族人口13.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4.8%,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据统计,罗城岩溶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3%,山区石漠化严重。“十二五”末,全县141个行政村有82个是贫困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8%,其中49个是深度贫困村(含5个极度贫困村)。全县贫困发生率高达28.48%,是广西贫困发生率超过25%的五个县之一。

  近年来,罗城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把治理石漠化与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把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找准石漠化治理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大力发动群众发展具有生态恢复能力的毛葡萄产业,既留住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

  “这石山,种其他农作物不行,想不到种上毛葡萄却有效益。”连日来,四把镇里乐村土敢屯农民韦凤昂和家人忙着管护枝藤满坡的毛葡萄园,脸上挂满了笑容。“如果雨水好,今年这150多亩毛葡萄应该可以丰收,每亩产果不低于1500斤。”韦凤昂和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每斤2元计算,再除去人工费、护理费等,也有三四十万元的收入。像韦凤昂这样通过种植葡萄发家致富的农户,在罗城并不少见。目前,全县种植毛葡萄总面积达8万亩,其中,高产、稳产的“两性花”毛葡萄有5.5万亩,共带动3000多农户参与种植。全县千亩以上毛葡萄种植示范基地有2个,成为“全国野生毛葡萄产业第一县”。今年,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聚焦防范石漠化的毛葡萄生态产业,给罗城1562户种植毛葡萄贫困户共6496人捐赠“防贫惠农保”,巩固毛葡萄生态产业扶贫成果,总保额2.4亿元。

  “罗城是‘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也是毛葡萄的原产地。”该县水果技术指导站站长姚宁介绍,毛葡萄根系发达,耐旱耐瘠,枝条能攀爬覆盖裸露的石头,具有恢复植被、防止土壤沙化、保持水土的能力,是石漠化、丘陵山地生态恢复重建的理想树种。同时,毛葡萄亩产量较高,每亩可达1500斤左右。因此,该县把发展毛葡萄产业作为治理石漠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首选产业之一。2016年3月31日,原农业部批准对“罗城毛葡萄”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为做大做强毛葡萄产业,近年来,该县抓住实施石漠化治理和“十百千”产业扶贫示范工程的有利时机,出台了发展毛葡萄产业扶持政策,给予种植毛葡萄的农户每亩600元的补助,充分调动了农户种植毛葡萄的积极性。此外,该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更多的深加工企业,制成葡萄酒、葡萄汁、葡萄糕点等可以慢销的产品,解决鲜果保质期不长的问题。同时,抓住野生毛葡萄的营养价值优势,在产量提高、质量提升和加工销售提速等方面下功夫,围绕“毛葡萄产业”的新模式,着重推动农业、旅游、林业、电商扶贫、康养、健康、研学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把野生毛葡萄特色资源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在四把镇创建中国毛葡萄(仫佬·罗城)示范区,把毛葡萄种植、加工和葡萄酒文化、民俗文化有机融合,现该示范区被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红心猕猴桃走俏“绿博会”

  “每年有2000元分红,在‘千亩千户’红心猕猴桃基地参加管护猕猴桃,每天还有100元左右,与在老家相比,现在的生活好多了!”易地搬迁群众覃明华对党的扶贫政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覃明华是纳翁乡板阳村贫困户,原来住在偏远深山里,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一年到头的收入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根本不敢想脱贫致富。如今,他们家搬迁到县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仫佬家园,这里有学校、有医院,还有电子厂可以务工挣钱,生产生活都很方便。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战役”,是中国特色开发式扶贫的一个重要创举,已成为新时期贫困地区“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的治本之策。为解决“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问题,罗城计划总投资8.21亿元,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仫佬家园、凤凰寨、老乡家园及宝坛乡新农贸市场安置点等4个安置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368人,并用心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群众搬迁出来后,最重要的还是要‘稳得住’。”罗城易地扶贫搬迁管委会主任蒙谢显说,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产业红心猕猴桃、毛葡萄、黄金百香果等3个“千亩千户”工程,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既能“安身”又“安心”。

  近年来,罗城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借助福田对口帮扶的有利契机,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如今,全县“三特”水果种植面积达14.5万亩,初步形成了红心猕猴桃、毛葡萄、柑橘、百香果、沙田柚5大水果主导产业。尤其是以红心猕猴桃为代表的水果产业迅猛发展,从无到有。目前,全县种植红心猕猴桃5000多亩。为把红心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该县在组织实施上,采取“政府主导、理事会监督、合作社负责、托管公司技术指导、贫困户受益”的原则,充分整合资源,落实示范园项目投入和政策支持,明确管理、监管主体和方式,保障贫困户收益。在项目运行上,采取“合作社+托管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示范园,提升产业发展基础,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加农户土地租金收入、分红收入和务工收入。在项目收益上,采取“政策共享、风险共担、按利分红”的原则,保障贫困户的分红收入。

  此外,该县积极参加深圳市每年举办的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简称“深圳绿博会”),着力让仫佬山乡扶贫果走出深山。2018年,罗城“千亩千户”扶贫产业红心猕猴桃在“深圳绿博会”上倍受商家和消费者青睐,促成5家企业与罗城红心猕猴桃产业企业签订采购协议,完成销售订单4800件,重量达12吨。2019年的“深圳绿博会”,罗城的生态红心猕猴桃再次走俏“绿博会”,成为“网红果”。

  电商搭平台“山货”成俏货

  “去年,我家利用冬闲田种植黑木耳3万多棒,现在还可以采收,预计可采收干木耳2200公斤,总收入有14万元。”日前,宝坛乡拉郎村龙兴屯村民韦方平边采摘黑木耳边说。今年,他还要扩大种植面积,力争达到8万棒,增加收入。

  宝坛乡拉郎村地处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距罗城县城76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有15个自然屯,18个村民小组,840户3075人,贫困人口为363户1456人,贫困发生率为47.73%。森林覆盖率达到91%,境内风景秀美,山清水秀,风光如画。去年,拉郎村驻村第一书记罗羽波利用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罗城分局的帮扶资金,引导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抱团种植黑木耳,让很多群众尝到了甜头。“目前,当地群众积极性很高,今年报名种植黑木耳增加到20万棒,毛木耳计划种植100万棒。一斤干的黑木耳,通过电商销售比订单销售可多挣3块多钱,我们必须用好电商平台,才能更好地让黑木耳成为拉郎村‘敲’开致富门的产业。”罗羽波说。

  为了让养在深闺的“仫佬山乡的山货”走出深山,近年来,罗城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电商产业园,并巧借电商力量,以贫困村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引进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等电商企业,依托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机制,与对口帮扶的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达成框架协议,创建东西部扶贫深圳福田·河池罗城电商扶贫产业示范基地,通过“互联网平台+订单农业+精准扶贫”模式,将过去零散的农产品种植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发挥深圳市场的潜力与优势,解决农产品“进城难”的问题,帮助农民打通增收的大动脉。电商扶贫已逐渐成为罗城精准扶贫的新引擎。

  今年,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还与3500户贫困户合作发展富硒大米、乌鸡、黑木耳等电商扶贫订单产业。通过贫困户出土地出劳动力,电商企业提供跟踪技术服务,公司运用多种电子商务营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和广度,完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真正解决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销路等核心问题,打通农特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以便捷的方式、通畅的渠道进入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公司还在全国各地招募1000多个分销商,把产品批发给分销商,由分销商销售给客户。

  如今,罗城野生灵芝、黑木耳、黑米及百香果等土特产插上电商的翅膀,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内外。2019年以来,罗城电商平台销售额达2000万元,带动1000户贫困户增加收入,有力助推全县脱贫攻坚。

  肉牛养殖养出“致富路”

  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全村4063人、贫困户344户1392人、贫困发生率为34%……四年前,乔善乡乔本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我讨厌过这种拮据的日子,好多次都想跑回娘家。”外来媳妇陈美,在广东娘家的条件都很优越。她说,刚开始嫁到乔本村的生活很不习惯,除了通过危房改造政策建起的一层房屋外,家中几乎一贫如洗,如果不是为了孩子,真的想一走了之。

  穷则思变,乔本村石山灌木林资源丰富、群众庭院养牛积极性高。2016年以来,乔善乡积极向上级争取惠农政策,向后援单位中国华融集团广西分公司争取项目资金,动员致富能人成立乔本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养牛带富”产业,并成立养牛协会,把过去分散的养殖群众联合起来,形成规模经济,规避市场风险,增强乔本村养殖产业对外竞争力,把群众养牛的积极性转化为真金白银。

  在扶贫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下,乔本村全村24个自然屯、近100户群众发展小黄牛养殖,黄牛养殖实现全村覆盖。养殖黄牛存栏量约1500头,年出栏量近1000头。陈美一家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宣传动员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下,通过扶贫贴息贷款发展了肉牛养殖,日子越来越好。如今,她家的肉牛已发展到了17头,每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已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为做大肉牛产业,让更多农户发展养牛致富,该县通过出台了肉牛产业奖补办法和肉牛产业提质发展实施方案,鼓励群众通过“贷牛代养”“贷牛还牛”“自主自养”等多种模式强力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力争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在2020年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养殖一头牛的目标。“罗城群众有着传统的养牛习惯,大多数村民都会养牛。我们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县长潘秋琳介绍,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养牛享受1头母牛补贴3500元,非贫困户补贴2000元,同时,在牛舍建设方面给予扶持等。

  今年,该县组织技术人员对1911户贫困户的肉牛进行核验,核验肉牛4269头,发放肉牛奖补资金1126万元。据统计,2020年4月,该县存栏牛3.46万头,出栏肉牛2.28万头,同比增长470.65%。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牛场有10个,养牛50头以上的牛场有30个,养牛10以上的牛场有236个。如今,全县141个行政村(社区)养牛村达112个,占总数近80%,其中贫困村82个,养牛屯1393个,涉及农户8000多户,其中贫困户4000多户。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工作面临最终大考,我们着重在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旅游扶贫与生态宜居、精神扶贫与乡村文明等五个方面发力,延伸扶贫产业链,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同频共振’。”罗城县委书记蓝启章说,目前全县还有2315户6509人未脱贫、19个贫困村未出列,我们有信心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所有贫困户如期脱贫,贫困村如期“摘帽”,一个也不能少!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