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有个“博士村”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初到浙江省开化县何田乡田畈村,就被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的乡村美景所吸引,被宁静、古朴而又充满着浓郁文化底蕴江南的气象所折服……依山傍水,古木参天,山上林木茂盛,山下溪流潺潺,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田畈村位于何田乡西北部,距乡政府6公里,为原田畈村和方心村新合并村,是何田乡三大中心村之一。建政之初为蓝田乡,后与何家乡并称为何田乡,地处钱江源支流莲花尖山脚下,全村现有人口1502人,分14个村民小组,辖8个自然村,村“两委”成员6人。全村经济收入来源以茶叶、清水鱼、板栗、高山蔬菜及外出务工为主。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020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11亩。

  田畈村是际岭古道必经之地,景观与文化交融,古朴与现代交汇。村口那座清道光15年建成的钟楼,曾经迎来送往,十分繁忙。尽管空间如此狭小,古人依然赋予了深刻的文化教诲。外墙上“经文纬武”“风虎云龙”,是先人对后人的良苦用心,程咬金、关云长、赵子龙、岳飞画像是“忠义当先”的谆谆教诲。内墙上斑斑驳驳的八景诗,是村景广告更是族人自信的唤醒。起始于钟楼的河堤上,40余株树龄500年以上护岸保堤的古树,成为别致风景。

  美化环境 扮靓村庄

  2007年田畈村着手创建市级小康示范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实现了“两改六化”,投资建成以古钟楼为中心的群众健身休闲为一体的钟楼公园,2009年又着手以古祠为基础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 多年的努力,该村先后被评为“生态示范村”“绿色示范村”,县级“特色文化村”“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及“五星党支部”及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村“两委”不满足当前荣誉,不懈努力,正朝着“村美、户富、班子强”的目标不断前进。

  2014年10月,田畈村鱼香小镇开工兴建。在环境美化上,村东南面种植了一片百亩花海,花期一到,便客满盈门。村里还大力保护古树群落与开发山体的绿化彩化,建设钟楼古树公园,将游步道周边名贵树木明确标志标识,增加田畈河道沿线秋叶型树种,陆联片区主要种植松树,穿插种植山茶树进行美化。在产业提升上,田畈村沿溪建起了3公里长的亲水戏水平台,沿溪上下建有60亩清水鱼养殖池,现池内养殖清水鱼8万斤,游客们可一边欣赏沿溪风景一边与清水鱼近距离接触,与此同时还对所有老旧鱼塘进行改造,打造以清水鱼为主题的村落文化。在业态植入方面,田畈村目前已沿公路两边和沿溪发展了十余家农家乐,接下来还将重点改造传统手工制茶品茗作坊、传统篾匠店铺、土特产店及养生中医店,同时还在不断推进沿山坡地对外招商,引入“金窝银窝”高档民宿。

  文化铸魂 文化兴村

  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很多农村地区,青少年早早辍学打工,最终形成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甚至“读书无用论”有抬头倾向。而在田畈村,重学之风浓厚,文化底蕴丰富,耕读传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改革开放以来,小小的村庄已走出了22位博士。田畈村正在营造县学博士之乡,目前正在修复开化中学创建人汪成俊古宅门楼,且已完成一道60米长的博士文化墙,图文并茂地记载了改革开放以来走出何田的22名博士,田畈希望小学空余教室改造成教育展陈史,和睦堂修复部分私塾印记也在陆续执行中。此外,还将不断挖掘农村民俗,使文化活动实物化展示。这样的一种文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是它们在传递着缕缕书香,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灵魂。

  通过环境美化、产业提升、业态植入、文化挖掘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田畈村始终围绕何田清水鱼文化和县学文化做足文章,在打响何田清水鱼品牌的同时融入县学书香、民风民俗、养身康体、户外拓展等元素,结合文化休闲、农事体验、特产制作、民俗节庆等内容,丰富了“鱼”的文化内涵。古道在沉寂,时代在变迁。不断便捷的交通资讯和不断改善的师资条件,正不断改变着何田的教学理念。他们在坚守“崇文礼贤,尊师重教”的同时,逐渐放宽视野,让学子们养成了学以致用,报效社会的文化自觉。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