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正风肃纪  护航乡村振兴——乡村基层的正风肃纪应从“熟人社会”中着力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纪委办公室主任 孙建鹏 字号:【

  每一个乡村基层都是一片“熟人社会”,党员干部与身边群众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交集。乡村纪委身处基层工作的第一线,最贴近群众,也最熟悉民情,本应是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主力军,但乡村基层纪委却面临着“三转”不彻底、人员力量薄弱、“熟人社会”干扰等难题困扰,职能发挥受多方掣肘,既削弱了正风肃纪反腐成效,又影响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乡村基层,村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莫过于影响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党员干部最担心、最害怕的莫过于自身问题被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如何破解基层监督执纪困境,乡村纪检部门需要担当,需要定力,更需要积极探索。

  在“熟人社会”中,要让党员干部感到无形的压力,纪律规矩意识更强。过去,对查处的党员干部极少向当地社会公布查处情况,现在则成为了一种常态,不仅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公开,对于典型案例还要求各级党组织进行学习。一时间某村干部违规大操大办孩子婚宴、某乡村干部贪污受贿等违纪违规案例都会成为众人皆知的话题。让违纪违规的党员干部在“熟人社会”里脸上“挂不住”,对身边意图不轨、心态不正、行为不端的党员干部以警醒,促使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遵规守纪。2018年,东石村石忠义(房屋破旧)以哥哥石忠仁(低保户)的名义申请了危房改造,村“两委”协助其编写了危房改造申请、相关证明、会议记录,并加盖了村委会公章,从而领取危房改造补助款1.6万元,用于自己的危房改造。经区纪委查实后,东石村党支部书记石某工作失职,造成村民冒领危房改造资金,产生不良影响,2018年9月给予石某以党内警告处分,收缴王忠义危房改造补助款1.6万元。乡纪委将处理结果进行了全乡通报,并利用主题党日开展学习,对涉案人员起到了自我梳理、反思的作用,对其他党员干部则起到了震慑和警示的教育效果。

  在“熟人社会”中,要让群众看到纪检部门动真碰硬的决心,主动监督反映问题的意愿更强。近年来,中央、省、市以雷霆万钧之势深入推进正风肃纪,明确既要打“老虎”又要打“苍蝇”,但乡村基层居民群众更多的是在观望,在看当地纪检部门推进正风肃纪究竟力度有多大,是否能真正拉下“情面”做到“刀刃向内”,是否有线索必核、有案必查、违纪必究。当一批批损害群众利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典型案例曝光时,群众真切地看到了乡村基层纪检部门动真碰硬的决心,群众监督的主动性激活了,乡村基层纪检部门收到的信访问题、举报问题的数量开始陡增,乡村基层正风肃纪的“人民战争”就会进行得如火如荼。2019年,巡察组接群众举报赵马村原党支部书记赵某在任职期间,未经民主评议程序,将其叔叔纳入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范围。经乡纪委核实后确认赵某在农村低保工作中优亲厚友,明显有失公平。2019年8月,赵某受党内警告处分。乡纪委利用9月份的主题党日时间,对该违纪案例进行通报并开展了学习。由于该案例是在巡察期间查处,并及时通报了处理结果,该案例增加了普通党员和一般群众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加强了他们对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进行监督举报的信心和决心。

  在“熟人社会”中,要遏制愈演愈烈的畸形人情观念,逐步形成风清气正的基层环境。以前,基层群众逢年过节彼此走动摆阔气、婚丧嫁娶礼尚往来讲排场,大家都相互攀比、好“面子”,人情消费逐渐成为基层群众的一种负担。在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准则》《条例》等规定相继完善,亦对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节日送礼等亮起了“红灯”、拉起了“红线”。近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监督执纪,一大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被不断曝光,其中大多数人都是乡村干部,都是基层群众每天接触交往的人,其中一些典型案例不仅教育了党员干部,也让基层群众清楚了哪些事情不应做,哪些观念要改变,通过党风带动了民风,为不断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大环境起到了引导作用。2019年,东刘村支部书记刘某为儿子操办婚宴时,违规收受礼金3200元。乡纪委收到线索后,先与其谈话,在了解情况的同时,及时提醒其严格遵规守纪,并要求其提交详细说明和证明材料,刘某主动将违规礼金退回并在主题党日上做出检讨,鉴于刘某认错态度良好,并主动退还违规所得,给予刘某诫勉谈话处分。同时乡纪委及时向各村党支部下发并学习婚丧嫁娶的有关规定,达到“治未病”效果。

  乡村纪检部门要着力打破“熟人社会”的辐射和约束,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村风民风,保障了村庄的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开展监督检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纪律保障。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