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教育而留下 为增加收入而外出——一个乡村技术工人的现状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班钢 字号:【

  笔者的家乡S县,地处安徽西部,以茶叶和水利设施闻名,是一个纯粹的劳动力输出县。近几年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靠近省城的位置优势,县里也兴起了一些工业企业。自从读大学离开家乡以后,我与家乡的联结就只在每年的春节,而就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大家也都忙着走亲访友,真正与亲戚朋友的交流很少,而对于我的同辈人或者稍长一些的人,他们与家乡的纽带也在逐渐松弛。

  C是我的邻居,40多岁,有一对14岁正在上六年级的双胞胎儿子。C从事油漆工这个职业已经20多年了,我们这里的年轻人没有读大学的,男性以从事木工、油漆工和泥瓦匠为多(近些年,因为劳动强度大加之室外操作,做泥瓦匠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女性则多从事服装行业,朋友亲戚间都有传帮带的性质。男性进工厂从事流水线为人所看轻,似乎会一门手艺才有安身立命的本钱。

  谈起早年的经历,C说“我是初中毕业就不念书了,自己皮(调皮),成绩不好,家里也没有读书的条件。毕业后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出去了。跟着一个表叔学油漆,在江苏张家港那边,边学边做,学徒按规矩头两年是没有工资的,年底的时候师傅会买几件衣服,给个红包。”

  他早年行事有些轻浮,快到30岁才结了婚,在农村算是妥妥的晚婚。爱人是与他在同一个城市做服装工的邻县人,比他要小了十来岁。结婚对于我们那里的年轻人具有特殊的意义,是成人的标志,许多浪子回头的故事都是结婚引发的。C两口子婚后的工作热情很高,加上很快两个儿子出生带来了经济压力,两口子拼命干,加上多年的人脉积累,C也渐渐从打工变成了包工,生活也算越来越好。

  2017年春节,C夫妇决定过完年不出门,留在S县打工。促成这件事的契机有两个。一是孩子要上5年级了。上个世纪90年代笔者上学的时候,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中心村有初中,这样每个适龄儿童在本村范围内就可以接受完整的初等教育。而到了C的小孩这一辈,村里的小学早已废弃,只有中心村才有一所小学,且只有1-3年级部,再往后就只能去镇上的学校。一定意义上,教育环境的变化对乡村生活结构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我们小小的自然村落只有9户人家,但有适龄上学子女的4户里有3户(包括C)在县城买了房子,这个比例可以说是相当高。县城平均房价超过8000元/平方米,买房还是有一定经济压力的,但是为了让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只能迎难而上。C的两个小孩3年级的时候已经提前转到镇上小学,由C的父母租房子陪读。然而上一辈毕竟与新的社会要求越来越远,C夫妇计划是2018年装修好县城的房子后就留下来陪孩子。

  另一个契机与本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有关。本镇的羽毛产业起步于于20世纪90年代,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羽毛交易集散地之一。依托羽毛产业,镇里建起了工业园区,对外招商引资,C的爱人L在苏州打工,服装厂的老板刚好是本县人,准备在工业园投资分厂,L因为是本地人加上为人诚恳工作勤劳,被安排在新厂从事基层管理工作,这样工资就和在总厂差不多了。

  2018年,C两口子就留在了家乡。对C来说,这一年不算成功,“以前问过本地从事油漆工作的,工资和外地差别不算特别大,想着能就着(照顾)家里。2018年我们就没去江苏了,L的工资还算稳定,但我最后算下来,这一年基本没存下什么钱。”究其原因,C认为是刚回本地,门路少,所以打散工多,活接的也不是很顺利,经常出现空档期,而且在家后亲戚朋友人情往来既是支出又经常耽误时间。于是2019年,C让L留在了家乡,他一个人出门了。

  但对于C这一代人来说,留在家乡为了孩子的教育这样的初衷也许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他们都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很多只是初中毕业,对于当前学校的新内容和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种科技都掌握不够,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所以在两个儿子要上5年级时,C将他们转入了一所寄宿制的私立学校。而本村的4个学龄儿童有3个是在这所私立学校上学,还有1个刚刚从这所学校毕业。像C这样在外面闯荡多年的人,自觉吃了文化的亏,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也舍得投入。近年来,本地私立学校很兴盛,这些私立学校相对公立学校收费起码要高出一倍。家长们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没有信心,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老师们身上,而寄宿制对他们来说好像会得到心理安慰。

  新的一年春节,因为疫情的影响,C还没有出门,但他已经决定好还是去江苏,L在本地的工作稳定,这样两人就只能异地生活。谈起什么时候能真正回到家乡,C的心里也没有底,可能要等到房贷还完。至于回来后做什么,C说想做一些小生意,但具体什么生意,他还没有想过,这一切好像都离他还很遥远。

  准确地说,我对C的了解相当泛泛,在很多时刻,他们打工的具体生活都离我很遥远,我也难以做到感同身受。2018年,借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契机,村里通外的水泥路修通了,村口也修建起了漂亮的小广场,并且像城里公园那样增添了很多健身设施。河长制实行后,村旁的小河减少了垃圾倾倒变得清澈起来,垃圾回收也有专人负责(回收并不是很到位,会出现堆积现象)。和C聊起来,他说看着村里环境变好后,他们也愿意在老家生活。但本地没有相应适合他们发展的产业,或者是工资水平太低。对于C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他们还知道未来可能在村庄,而像比C小10岁左右的我们这代人,未来的可能性更复杂,在我们这个小村落里,有4个跟我同龄的人,他们一个在县城,一个在省城,两个在外省的大城市,并且都已经买房并生儿育女,要想让他们再回到农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