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政府驻地西侧,地处天目山北麓,因境内天目山余脉余岭及余村坞而得名,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1个中心村,8个村民小组,农户280户,人口1060余人,其中党员56人。余村的美丽乡村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余村经验等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4A级景区、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村居、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余村考察民主法治建设,充分肯定了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并在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十几年来,余村上下围绕“两山”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各项建设中,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将余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根本。自2008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余村不断探索村庄发展模式,坚持把生态发展、村庄经营的理念贯彻始终,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党建为核”。建立党员民主议事清单,坚持党员群众建议—村党组织提议—村务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村务决策“五议法”,定期研究村庄规划、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重要事项。做到议事过程充分体现民主、议事结果充分体现共识,并形成会议纪要作为村内重大事项实施推进前置条件。大到全村规划建设,小到自来水收费、垃圾桶管理,民主决策在余村蔚然成风,特别是先后关停矿山、水泥厂和竹制品企业、转而集中精力发展美丽经济的决策,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源源不断淌金流银。
坚持法治健体。法治宣传凝共识,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全面打造高标准的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法律图书角、法治学校等法治设施,村道两旁、村中长廊、农户围墙、路边侧石、休息长椅,随处可见村规民约、法治标语、法治漫画、法治谜语等,足不出户收看《王义说法》《竹乡警视》《法庭直击》等本土化普法节目,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成为村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余村编制发布了全国首个《美丽乡村民主法治建设规范》县级地方标准和市级地方标准,填补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标准化的空白,实现了美丽乡村民主法治建设有标可依、有据可考、有章可循。
坚持德治润心。借助乡贤群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德高望重的本土精英、功成名就的外出精英、投资创业的外来精英等10名乡贤力量,积极挖掘具有法律知识背景的党员、村民代表以及居住在村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15名“法律明白人”,实现群众办事、矛盾
调解、法律服务、信息咨询、致富求助“五不出村”,以乡贤榜样的力量,带动村民树立良好家风,塑造充满“正能量”的乡风文明.
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民间团体的作用,采用道德教化、情理结合的方法不断推动乡风文明进步。如邀请道德评议会成员对村民在文明圈养、烟花爆竹禁放、限药减肥等方面的做法进行打分,对做法好、得分高的家庭给予奖励,激励了更多村民讲文明。体现家规家训的功能。在全县最早一批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全村280多户农家根据自家的家风教育制定了属于自己的“家规”,或制成竹匾,或制成书法作品,挂于家中最醒目的位置,提醒每一位成员时刻谨守家规家训,弘扬美好家风。村里还每年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身边好人与新乡贤20余名。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村容村貌的持续好转,村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村民综合素养也不断提高。把垃圾不落地、禁止放养家禽家畜、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环境保护和乡风文明举措写入《村规民约》,向村民征集好家风、好家训,通过墙体画和宣传册等形式积极加强宣传,做到村民家喻户晓。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五型先锋、美丽家庭、法治家庭创评活动,树立了一批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先进典型,调动村民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余村将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围绕“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总体目标,把余村建设成为中国最美县域的“村庄样板”。
(余村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