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党建引领 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十堰市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探索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不懈抓基础、抓落实、抓质效、守底线,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突出政治引领夯实农村执政根基

  农村党员是农村工作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十堰市以激发农村党员内生动力为切入点,强化政治引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建立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让农村党员自觉行动、主动作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推动农村发展的磅礴力量。

  坚持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为着力点,组织128个乡镇(街道)和2683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7.6万名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主动学、联系实际学、及时跟进学,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依托市县党校、乡镇夜校,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1527次、支部书记培训班486期,培训党支部书记11916人次;组建宣讲团230个,精选1800名宣讲师,分层分类开展宣讲3499场次,以广大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农村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成为走在前列的排头兵。

  严实组织生活。坚持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每年组织春季党员集中轮训,以培训班、宣讲会、场院会等形式,常态化培训农村党员7.6万人次。深化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推行学习一小时、交流一小时、实做一小时等“三个一小时”专题党日,每月下发通知区分不同领域对“学”“做”作出具体安排,年均指导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8.4万次,年均对300个特色主题党日活动进行比晒宣传。突出示范引领、突出抓在经常、突出严在日常,带动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

  突出教育引导。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扎实推进4个市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20个党员政治生活馆建设,强化党员党性教育。开展最美共产党员、最美守井人、党建工作示范单位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培育了“当代愚公”魏登殿、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王焕云、全国扶贫先进个人翁新强等一大批基层先进典型,激励农村党员干部扎根基层、担当作为。组织开展以“一诺三评创十星”为主要内容的“十星级党组织”“十星级党员”争创活动,对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实行星级管理,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履职承诺中干事创业,严格以党纪法规标准规范自身行为,以实际行动树立良好形象。

  抓实基层基础建强农村战斗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近年来,十堰市通过抓基层、打基础、务基本,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党的主张决定、领导农村基层治理、团结动员农村群众、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抓班子带队伍,确保有人管事。建立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通过“能人回引、公开选拔、跨村交流”等“十个一批”方式,全面选优配强村班子,结合换届调整村党组织书记890人,选派356名机关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选树村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370人。举办以“党建领航、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十堰新时代村书记论坛”,推荐10名有影响力的村支书参加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开展的村庄交流活动,每年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全国“村长”论坛,选优育强脱贫攻坚“领头雁”。实施“能人回归”工程,全面掌握8049名农村能人信息。建立全市村“两委”干部信息库,全面掌握8070名村干部基本情况。实行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市县集中轮训村干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选育管用机制,吸纳137名后备干部进村班子,为每村培养1名村级助理、2名后备干部、3名乡土人才、4名回归能人、5名入党积极分子,蓄足源头活水。

  抓阵地强服务,确保有场所议事。按照不低于300平方米的要求,逐年对不达标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累计争取财政投入3亿多元和党费2370万元,新建、改扩建村党群服务中心679个,全面实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村通WIFI”工程,为所有村免费开通无线网络。依托党群中心布局党员教育、便民服务、文化活动、游客服务、安幼养老等功能,提升“多务合一”水平,满足党员干部群众服务需求。制作发放便民服务卡8.7万张,深化“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活动,引导基层干部为群众代言、代理、代办,回应群众关切、办理民生实事。

  抓经济防风险,确保有钱办事。组织开展“三资”清理,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建立经济(股份)合作社369家。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10种发展模式、6项扶持政策、4项保障激励措施,编发《十堰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汇编》,推广10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模式,全市176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近年来,累计争取资金9200万元,按照每村50万元资金,扶持184个村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党费划拨3795万元,对214个村级集体经济进行补助。实施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双带”计划和党员党性教育、技能培育“双育”计划,培养党员致富能手1400名,引领助力脱贫攻坚。

  深化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近年来,十堰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累计脱贫26.4万户83.02万人,剩余贫困人口1646户3841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提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信心。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深化开展“户户走到”,带动各级领导干部实现26.6万户贫困户、68.8万户农户走访“全覆盖”,发现解决突出问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对1646户未脱贫户、5558户脱贫监测户和7196户边缘户进行重点攻坚,实现29.8万贫困人口外出务工,5020个扶贫项目顺利开工,829家扶贫车间全面复工,形成决战决胜之势。建立落实严管厚爱驻村干部工作机制,足额保障驻村工作经费,每年对驻村工作队员开展全覆盖培训,提拔重用驻村帮扶干部96名。

  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力量。坚持按照“硬抽人、抽硬人”要求,向贫困村选派精兵强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稳定选派1807支工作队、5665名干部脱产驻村,234名选调生到村工作,83名市直机关干部到脱贫一线挂职,做到尽锐出战、能征善战,集聚强大攻坚力量。出台引导攻坚力量向扶贫一线聚集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大力培养基层致富“当家人”、村级电商“领头人”,推进“我选湖北 圆梦车城”计划,吸引2万多名大学生到基层开展实习实训、就业创业,汇聚各方脱贫攻坚的力量。

  夯实决战脱贫攻坚人才支撑。坚持人才先行,把“扶贫”与“扶智”结合起来,积极搭建引才育才平台,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贡献智慧和力量。持续用力解决农村大中专毕业生不愿返乡难题,从2015年开始,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养“不走的农民大学生”,全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共培养大学生1520名,覆盖全市80%行政村和所有重点贫困村。实施 “一村一村医”“一村一辅警”“一村一律师”“一品多名技术员”等计划,向贫困一线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1200名、教育卫计优秀专业人才117名,引进回归能人320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深化党建引领城乡基层社会治理

  要着力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治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近年来,十堰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短板弱项,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极大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

  实施强化治理能力提升行动。着眼于“抓两头带中间”,着力解决村(社区)中间层如何带、如何抓的问题,结合实施“整县推进、整乡提升”计划,在全市开展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强化提升行动,逐村梳理班子配备、党员发展、阵地建设、集体经济、村级债务、信访化解等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建立负面清单,对存在问题的900个村明确强化提升标准,对2077个具体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同步开展县乡党委书记、县(市、区)组织部长政治素养考察,实行全程记实管理,推动强化提升行动“抓书记、书记抓”。

  推进党员干部下沉常态化。总结疫情防控中党员下沉经验,以“双报到、双报告”为抓手,推动1233个单位党组织、5.7万名在职党员干部职工下沉658个城中村、乡镇集镇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党员承诺认领岗位5.2万个,参与创文宣传、人口普查、助老帮困、矛盾调解等服务26.8万人次,帮助解决问题8.5万多个。依托高校和市直单位教育培训资源,突出生命急救知识、突发事件应对、矛盾纠纷调处等主题,建立健全常态化基本技能培训机制。

  推动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按照引入规划理念抓党建、引入市场机制抓党建、用活有生力量抓党建的思路,以环丹江口库区为重点的186个村,着力打造“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党建示范区建设,落实统一绿色发展标准、统一提升绿色能力、统一考评绿色发展成效、统一绿色发展交流活动等“四个统一”标准,深化北京十堰对口协作,积极开展“十堰与北京”一帮一联系帮扶工作,推动生态资源变富民资本,为绿色生态市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每年按照村党支部不低于10%的比例,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台账,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顿举措,强化责任时限,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干部“村村到”,县(市、区)289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全覆盖走遍1763个村,落实一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一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一名第一书记驻村、一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四个一”整顿举措,实行“清单式”管理,健全“提醒、督办、暗访、通报”机制,严实整顿工作责任,推动全面转化提升。

  强化激励保障激励基层干事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近年来,十堰市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综合运用考核奖励、提拔重用、通报表扬、困难帮扶、补贴补助、关心关怀等方式,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困难上帮助,引导党员干部保持政治本色、发扬奋斗精神,主动担当作为。

  推动书记抓、抓书记。建立市委常委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示范带动县乡党委、市县直(党委)党组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全覆盖;实行市县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三个一”,每年年初市县党委书记在媒体公开承诺抓基层党建事项、领办年度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等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制定《党委(党组)书记任前党建责任谈话制度》,定期对新任、改任党组(党委)书记开展党建责任谈话,推动落实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

  创新考评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创新实施基层党建“现场述、月月考、年终评”工作机制,每个月确定一个主题,拿出一天时间,组织县(市、区)书记对领办的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现场述职,上年度考核排名前三的乡镇党委书记介绍经验、后三位的作表态发言,把党建工作年终评变为月月考,把会议讲变为现场述,倒逼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抓党建工作责任。

  着力激励关爱基层。落实乡镇专项津贴,加强乡镇“小食堂、小澡堂、小卫生间、小阅览室、小文体活动”的“五小”建设,让基层干部工作安心、生活放心。市级财政每年补助资金2200万元,带动县(市、区)投入1.8亿元,比照副乡镇长工资水平全面落实村主职干部工作报酬,比照村主职干部60%标准提高村副职干部工作报酬。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建立落实激励关爱基层干部18项举措、保护干部干事创业28条措施。每年从党费中扶持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创业资金,慰问离任生活困难党员干部经费、补助“两新”组织活动经费。

  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出台实施《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调动党员干部履职担当积极性的暂行办法》,明确容错条件、实施程序和结果运用,为担当者担当负责,为实干者撑腰鼓劲。落实“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随机抽查方式开展督查,减少基层填表报数开会次数,同比对乡村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0%,文件和会议精简30%,解散不必要工作微信和QQ群5000余个,集中清理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形式主义挂牌2.4万块。

  (中共十堰市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