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五个振兴 加快追赶超越 奋力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中共凤县县委书记 张帆 字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3月8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为我们制定了清晰明确的乡村振兴任务书和路线图。对于凤县来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要求,紧扣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振兴,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奋力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前提基础,全力以赴抓增收。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县域面积3187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年平均气温11.5摄氏度,降水量613.2毫米,无霜期188天,林麝、中蜂、花椒、中药材等种养殖产业特色鲜明、品质独特。

  我们必须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坚持走特色化、融合化的路子,逐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抓特色、强优势。依托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林麝之乡、陕西省中蜂养殖示范县特色招牌,加大政策扶持与技术帮扶指导,提升管理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鼓励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商标注册,争创“地理标志”和驰名商标,放大特色优势,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二是抓“三变”、激活力。加快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示范村和样板村,辐射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工作全面跟进,想方设法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三是抓融合、促增收。以嘉陵绿谷田园综合体、凤椒农业公园、高山菌部落等农业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全力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休闲农庄、休闲村庄和休闲农家,积极培育农事体验、农业科普、观光采摘和农家住宿等新兴业态,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硬性支撑,千方百计聚新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人才。我们将加大“三农”干部培养力度,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一是把成功人士“引回来”。制定灵活多样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吸引凤县籍在外成功创业人士、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回乡创业就业,在就医、就学、住房、养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让他们回得来、安得下、有前途、能发展。二是让乡土人才“强起来”。进一步加大对“土专家”“致富能手”等优秀乡土人才的评先评优和选拔使用力度,对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并优先纳入村后备干部队伍,着力营造注重和使用乡土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把优秀农民“扶起来”。以提高、扶持、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等项目,不断提高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着力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坚持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灵魂,文明实践树新风。乡村振兴,文化是灵魂。我们将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为契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树新风。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文明单位、凤县好人,坚持用身边的事来教育身边的人,传承热情友善、尚德重礼、和合包容、务实创新的优秀品质,弘扬正能量、营造新风气。二是弘扬优秀文化淳民风。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紧扣“宣”“讲”“传”“唱”“议”五字要求,宣传好党政方针,讲述好凤县故事,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唱好时代主旋律,议好淳美乡风,推动形成文明进步、崇德向善的淳美乡风。以非遗保护为抓手,深度挖掘凤县民歌、古羌文化、板凳龙、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留住记住乡愁。三是开展移风易俗正社风。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坚决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带动作用,弘扬凡人善举,促进移风易俗。

  ·坚持把生态振兴作为宝贵财富,内外兼修变面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凤县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80.2%,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340天以上,实施乡村生态振兴,关键就是要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巩固提升好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具体来讲,就是要突出“做好面子”与“做强里子”两个方面,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一方面,做好“面子”优环境。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扎实开展城乡网格化综合管理,把环境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脱贫攻坚、乡村旅游、治污降霾、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加快完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让农村的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优美。同时,按照“岭南风情、乡村味道、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理念,持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对发展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行政村加大扶持支持力度,集中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名的重点村、示范村,带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做强“里子”增韵味。遵循农村发展规律,综合考虑村庄演变历程、集聚特点和现状分布,充分考量客观环境、资源条件,注重保持乡土风貌、尊重文化差异、保护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规划村庄布局,落实好加快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相关要求,做到设施健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宜农宜居。坚持“把全县作为大景区来打造、把乡村作为休闲景点来建设”,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要求,强化村庄设计,传承乡土风情,形成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村落格局,呵护青山绿水、增加乡村韵味。

  ·坚持把组织振兴作为根本保障,党建引领促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振兴是根本保障。我们将把建强组织和发挥作用两方面结合起来,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方面,建强组织体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大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和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严格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以村“两委”换届工作“回头看”为契机,切实将政治素质硬、自身本领强、服务带动好的优秀人才调整进班子、建强队伍,发挥好他们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领头雁”作用;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双带行动”,鼓励支持党员带头脱贫致富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完善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农村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个人有序参与农村发展事务,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民事服务代办协办帮办制度,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推广“院坝里说事、板凳上交心”工作经验,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