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交流 智慧碰撞——欧洲瓦豪·莱茵河谷乡村研学活动纪要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7月18日,欧洲瓦豪·莱茵河谷乡村研学活动于德国法兰克福结束,此次研学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奥地利瓦豪河谷开始,经电影《音乐之声》拍摄地萨尔茨堡、施华洛世奇水晶品牌所在地因斯布鲁克、世界最大金融中心之一瑞士苏黎世、法国斯特拉斯堡、诺贝尔奖摇篮海德堡大学所在地德国海德堡、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的德国莱茵河谷等地区。研学紧紧围绕流域经济、气候经济、文化经济三个关键领域,分别对不同区域、经营主体、商业业态等进行实地考察访谈,并与地方政府组织对接交流。

  连续10天的考察活动是高强度思维训练与思想碰撞,学员基于各自职业与工作特点不断转化所见所感、所思所学,成果丰富。本文摘录学员的部分交流内容:

  ·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党委书记陈晓拴:

  要向高标准看齐,向先进看齐,向世界一流的学习

  通过这次研学,我也思考学什么、什么是需要学的?组织、体系、文化、教育、宗教等只能借鉴地学,因为东西方情况有差异;制度、体制、标准、品牌、人才、环境等方面则代表了先进的东西,需要认真地学,我们也要向高标准看齐,向先进看齐,向世界一流的学习。

  ·广州立湟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恒:

  做乡村,需要把“根”挖掘好

  两个河谷所从事的农业活动,都是基于大欧洲对农业的良好支撑,这就启示我们做乡村不能为了做大而做大,而需要把我们的“根”挖掘好,挖掘出来的办法,包括策划的、营销的,最重要是生产的、制造的,最终还有运营的,这5个方面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好的。

  ·北京金手杖养老股份有限公司杨微:

  要注重营销与品牌的树立

  所有的产业、产品都离不开营销与品牌的树立。养老问题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此外,研学给我的启示是,在养老方面,做好公寓的基础服务之外,更应该在老人的大健康方面、人的个性化服务方面,面向不同层次的老人以及不同家庭的养老需求做延伸服务及延伸产品。

  北京市中伦(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立斌:

  要求新求变也要还原求同

  我们考察的酒庄、农庄都有专业的委员会治理、管理。他们的商业开发,都有专家介入。比如建筑的颜色怎么保持100年不变,科隆大教堂为什么不断洗墙,他们都在坚守标准,在还原、求同。国内很多地方都想求新求变,大部分都没有注重求同。

  ·北京东方畅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乡建所所长王彩侠:

  要抓住景观背后的原理

  从奥地利往西走,从山地、草地到林果、农田之间的比例不断变化,其实质是人与自然的交互。我们做规划要抓住景观背后的原理,很多比例是要经过计算的,而如果只是把城市要素与乡村要素生搬硬套都是不合适的,以后要加强学习。

  ·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王天亮:

  不做营销的营销

  不做营销的营销,这是需要我们皇城相府努力的方向。例如葡萄酒的整个产业链——种植葡萄树之前,地里先种草,经过七、八年后,这块地产出的葡萄才能酿酒,这就不是为盈利而盈利,更注重的是品质。这其中的传承营销、体验营销、创新营销,特别值得借鉴,回去后也可以应用到我们企业中。

  ·中国农民大学党委书记赵艳艳:

  发展依赖一套聚人选人用人带人的机制

  基于广大农村地区人才振兴问题,需要从四个方面建立一套聚人选人用人带人的机制:1.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用招投标的方式来与外部人才对接,实现人才需求项目化;2.借助品牌和营销策划等活动,让人们知道我们重视人才、发挥人才价值,实现人才招募活动化;3.通过多元评价体系及可追溯系统支撑,实现人才评价动态化;4.利用与外部对接,放眼中国、面向世界选人用人,实现人才来源全球化。

  ·北京金手杖养老股份有限公司李艳:

  要怀有敬畏之情

  我们所走的地方都是文化古城,旅游城市,在古与今的建设中很好地保护了古代文化,也发展了现代文明。研学让我体会到他们对人、对建筑、对大自然包括对动物都有敬畏之情,各种文化碰撞发展中的包容和谐以及对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精准定位。

  ·蓝狮智邦(北京)品牌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一辰:

  施华洛世奇“六精合体,出神六化”运营模式

  精工,以专利技术革新为核心,打造全球首屈一指的精确切割仿水晶制造商,实现运营战略技术化。精典,从工厂到市场,推动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现代时尚生活,实现产业模式艺术化。精神,精准小资时尚人群,提倡精致优雅极致化价值,实现品牌定位轻奢化。精致,2B2C模式相融合,服务闪亮璀璨品牌生态,实现产品线结构化。精确,以专卖店为主要运营模式,形成百货+机场等超级商圈为核心的布局理念,实现渠道商圈化。精心,跨界合作,通过与社会化事件的融合,保证品牌足够的曝光率,实现传播借势化。

  ·国家开放大学副研究员金琰:

  聚焦在“三个经济”破解乡村振兴的困境与难题

  从流域经济看到了治理的协同:欧洲在区域治理方面,在层级、区际之间都有很好的制度与机制,中国虽然国情不同,但也有很多创新的实践,可以比较研究。从文化经济看到了商业的模式:文化不仅是品味,更主要是商业;如何将文化经济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从气候经济看到了业态的创新。生物链的层次分布与农业圈理论非常接近,背后是经济的原理。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沈泽江:

  国家品牌全球影响流域特色

  不管村庄还是城与镇,都离不开消费,只有消费才能解决发展问题,这是很关键的。围绕消费的价值定位来说,我们找到一个共识——国家品牌,把皇城村作为首个国家村庄品牌是最有希望的,因为皇城在全国旅游村庄中是龙头,可以依托皇城村,挖掘沁河流域特色,打造国家村庄品牌,塑造中国乡村全球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凤君:

  解决乡村的问题不在乡村,而在城镇

  城镇提供了乡村振兴巨大的市场驱动力。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破题就在于将服务附着在农产品上。如果没有区内区外、国内国外的连通,而只考虑乡村,那么能有消费吗?能有市场吗?市场是怎么建立的,为什么不衰退?是因为有消费,而最根本的是定价机制。中国的农产品为什么愁卖,因为他们没有建立这些连通,欧洲把产品附着在服务上,做了产品营销、体验营销、信息营销,做到了融合创新。这次欧洲行告诉我们:“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就“三农”论“三农”。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助理彭洁锞:

  分开理解事物的变与不变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变的和不变的东西,有慢变量也有快变量,这些需要我们分开来理解:变化的在不断向外拓展,不变的在不断内聚强化。欧洲及西方的组织化非常强:一个是宗教组织,构建文化;一个是政治组织,强化治理,这些是欧洲发展过程中不变的;变化的是社会,多元化发展明显,而连接不变与变的则是商业,构筑利益再生平台。这种思想物化到社区形态的直观体现是:教堂在城镇中心,广场在教堂门口,市政大厅与商业中心围绕广场,生活区围绕中心向外拓展,形成稳定的生态。

  此次研学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发展研究的主题活动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全国各地不断进行创新实践,涌现许多成功案例,但也面临很多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尤其是区域乡村振兴该建立怎样的机制?农村产业发展如何再突破?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该如何提升成为模式理论?怎样讲述“中国故事”,建立“中国品牌”?这是推动我们开展系列乡村振兴主题研究活动的出发点。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基于国内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与欧洲城乡发展实践经验的对比研究,并撰写系列报告及通讯文章在《中国村庄》杂志及“中国村庄”微信公众平台上陆续更新,敬请关注。

  (欧洲瓦豪·莱茵河谷乡村研学团供稿)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