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村:在“最美乡村”感受乡土味道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张仕东 字号:【

  在河南郑州新郑市龙湖镇,有一个村近年声名鹊起,成为“网红村”,也成为旅游热点,这个村就是泰山村。5月15日,《中国村庄》记者慕名来到泰山村,追寻这个“网红村”成长的足迹。

  泰山村又名太山村,因境内的太山而得名。太山,史书称“西太山”,有人考证,人文始祖黄帝曾在此会盟各部落,封百业始祖,掀开华夏文明新篇章。太山,并不高大,海拔只有312米,但却是郑州市西南的最高点。

  泰山村辖9个自然村,分为7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850余人。泰山村依太山而建,进村一座古建牌坊很有气势,村内的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别致的村民别墅整齐有序,特别醒目,别墅前停放着各种小车,周围环绕绿树红花,彰显着现代化的小区环境,也显示着村民生活的富足。

  过去的泰山村可不是这个样子,因为所处地势较高和特殊的岩岭地质,水源奇缺,道路坑坑洼洼,可谓吃水难、出行难,是新郑市的“老大难村”。群众的居住环境则脏、乱、差,门前荒草成片,街道污水横流。大部分村民以种地、采石为生,由于土地贫瘠收入较低,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而私自采挖石头则让山体不堪入目,泰山村方圆四五公里的辖区面积内一片荒凉,不见绿色。人们形容泰山村是“冬春光秃秃,夏秋长荆棘,刮风满脸土,下雨满身泥,山上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姑娘嫁山外,后生光棍多”。

  2007年,泰山村欠债18万元。这一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乔宗旺成为党支部书记。在他带领下,泰山村开启了变革历程。村里制订了“以孝治村,文化强村,生态富村,旅游活村,科技兴村”的发展思路,进行村庄改造,引进产业。

  在村庄建设方面,村“两委”多方筹资,实施了山体复原、4000亩山体绿化、万方蓄水池、安全饮水、三环四纵村内通、人文景观园、村委办公楼和文化大院、企商综合楼等“八大”基础工程建设,让村庄环境大为改观。村内安装1600多盏路灯实现村庄道路及住宅亮化;设置11个监控平台、900多个高清摄像头,基本实现全村无死角监控;打出15眼深水井,铺设供水管网2万多米;兴建2座生态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网3万多米,实现污水零排放;安装15台电力变压器,架设3万多米高低压线路,保证了全村生产生活用电;新建1个天然气站,铺放2万米供气管网;建设1个有线电视接收站,4个手机宽带基站,铺设3万多米有线与宽带光纤管网,让家家通电视和网络;兴建30多公里省级柏油路面,改善了出行条件;栽种各种杂果林木100多万株,使村庄绿化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

  产业发展方面,结合黄帝文化扩建了黄帝会盟祠(百业拜祖)、观音禅寺、圣母庙、领军人物园等一系列配套旅游设施。鼓励村民开发了西泰山特产、农家宾馆、拓展训练等,使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就业。

  村里还利用毗邻郑州的区位优势,引进河南千稼集农业旅游观光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集民俗文化体验、特色演艺、小吃荟萃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体验式综合旅游项目——泰山村“千稼集”。

  泰山村“千稼集”是以“乡土的味道,年轮的烙印”为文化核心,运用经典历史场景还原再现的形式呈现民国初期至今的农村文化主题景区。景区分为“原味乡村”“民国风情”“激情岁月”3个主题篇章,涵盖农耕文化演绎、民俗特色小吃、民间演艺表演、休闲游乐体验、主题情景客栈、绿色有机农场6大产品体系,内含全国300多个品类近1000个品种,包括地方名小吃、特色酒楼、特色农副产品、老茶馆、古戏台、文玩收藏、主题客栈、历史民俗场景、微电影工厂、艺术照相馆、街头情景演艺、历史情景店铺、酒吧、咖啡屋、水果店、港式甜品店、儿童娱乐、水上竞技游戏、农场采摘园等,让游客体验到浓郁深厚的中原民俗历史文化和乡土乡情。

  产业发展为泰山村创造出1000多个就业岗位,成功地把泰山村群众的农民身份转换成工人和商人身份,现在泰山村的集体固定资产总值近3亿元。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村里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着力,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1600平方米文化大院,内设远程电教室、图书阅览室、电脑信息室和棋牌娱乐室等,与周边院校共建,培育新型农民。投入10余万元成立了泰山村文艺队,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关心教育,投入300余万元建设小学和幼儿园。建设高端培训中心和养老院,开展拓展培训、高端培训和长寿培训,让青年人精神得到锻炼,老年人得到颐养。

  一番作为下来,泰山村仅用10年时光就由贫困村变身成为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于一体的魅力村庄,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河南省最美乡村”“河南省文明村”“河南省生态村”“河南省特色旅游村”。带头人乔宗旺也于2014年12月被评为“河南最美村官”。

  记者在泰山村行走一圈下来,深刻感受到泰山村发展的不易。在这个不高的山峰,中心地带还是作为军事要地被封禁。泰山村要做文章只能依靠这个并不雄伟也没有景观的“小山”的山腰,泰山村领导层却能发挥人的智慧和干劲,引入资金和产业项目,在不大的空间兴建出了“千稼集”这个品牌项目,让村庄成为周边老中青群体追捧的特色旅游“打卡地”。

  记者采访了泰山村村委会主任张艳,她告诉记者,泰山村的产业项目经营等现在已交由政府部门来主导,泰山村不用费心去管理运作,可平稳享受产业项目带来的好处。村里重视孝道文化建设,尊老爱幼蔚然成风。现在制约村庄发展的对外交通也会很快改观,将来会有地铁直接通达太山下面,这样泰山村的发展会更好。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