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绿长安 论坛多精彩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董献华 字号:【

  惊蛰刚过,“二月二龙抬头”如期而至。

  秦岭脚下,渭水之滨,长安区内,在这方曾经创造过中华农耕文明的热土上,正演绎着一场热烈而又朴实的盛会——大西安第二届农民节。这天一大早,当地的十多万农民像过大年一样涌进长安区唐村农业公园,欢度属于自己的节日。听华阴老腔,赏书法画展,分享农民歌手大赛,争睹农民体育运动的风采……而极具特色的农产品展更让他们目不暇及,流连忘返。

  说到本届农民节的精彩,不能不提到乡村振兴论坛。

  3月8日下午,由西安市委、市政府主办,长安区委、区政府承办的第二届大西安农民节乡村振兴论坛在长安区举行。论坛以“践行‘五个美丽’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13位省内外专家教授先后发言。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凤萍、市政府副市长杨广亭、市政协副主席张建政等参加活动,杨广亭副市长致辞。省市各级领导、媒体嘉宾、基层代表400余人参加了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以“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为题作主旨演讲,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等专家教授,分别就乡村文化传承与民宿发展等作主题演讲或解读。论坛从不同侧面解读了“三农”政策、启迪了发展思路、探索了乡村振兴的实践和路径,将对西安市乡村振兴战略产生积极影响。此次论坛可谓大家荟萃、精彩纷呈,他们的真知灼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在演讲中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是压仓石。“三农”是一个自主可持续的体系,政府的各种战略、计划应该改变从原来传统工业化时代出发的思路,真正把“三农”和生态文明结合,把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结合,将生态文明和多业态创新结合,将生态产业化,将产业生态化,实现多业态创新。

  国务院参事忽培元作了《乡村文化传承与民宿发展》主题演讲,他认为,乡村振兴既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文化概念。我们的乡村是要接地气的,乡村振兴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来实施。他说,(乡村)文化的复兴和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乡村才能振兴,而且会成为与城镇完全不同的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以独特的视角对“慢城”的内涵作了深刻解读,他演讲的题目是“慢城是个美丽中国梦。”他说,中国慢城实际上就是乡村。怎样才能使乡村变成美丽的城市,变成慢的城市?我认为需从五个方面来实现:让人慢下来,让水流慢下来,让营养慢下来,让建造慢下来,让生活慢下来。比如要把一个村子的乡愁留下来,用新的建造方式,保留原来的村子,改变它的用途,变成富有乡愁的精品酒店。新旧结合,最终实现城乡共融,使乡村得到振兴。

  乡伴文旅集团创始人朱胜萱在“文旅振兴乡村的路径与探索”演讲中说,乡村文化的延伸性是值得我们珍惜和保留的,如何珍惜它以及让它产生更高的价值?我以一个设计师的身份,希望用投资、管理、营运来完成乡村资产的可能性运营,用商业的力量推动乡村,用商业模型撬动整体的乡村振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段德罡在“美丽乡村·关中实践”的演讲中,同样有精彩论述。他说,我认为乡村不只是文旅和民宿,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生活的家园。每一个老百姓都是活在当下,我们没有权利去阻碍他追求现代生活的脚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不希望乡村成为我们城里人充满诗情画意想象的梦里乡村,她就是老百姓真正生活的家园。让老百姓能够与今天这个时代同步,能够通过乡村的现代化,通过农业现代化最终推动老百姓思想意识观念的现代化,我认为这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希望大家携起手来关注乡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天朗控股集团董事长孙茵以“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长安唐村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了演讲。她说,长安唐村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我们自己觉得是在长安终南山下非常伟大的一次乡村振兴的实践。这里构建了三大主导产业,在整个唐村构建了一个景区、四个核心版块、以及三大主导产业,并孵化出非常多的乡创的项目。今天早上大西安农民节开幕式的位置就是在长安唐村的核心区。我们今年会修复原有的古寨村落。在古寨子底下就是中国的总城隍庙,古寨子修复完后,我们还会把古城隍庙恢复出来。

  孙茵说,这两天,有新闻媒体在报道本届农民节时,对唐村农业公园产生极大兴趣,他们是这样描述唐村的:在终南山下寻找唐诗里最乡愁的中国。我们希望通过修复老村落,把中国人最乡愁的一些记忆保留下来,在这里打造最中国的乡村生活方式。

  春风绿长安,论坛多精彩。

  论坛现场精彩连连、掌声不断,400名与会者分享着思想碰撞的火花和智慧交融的盛宴。这是回荡在春天里嘹亮而又美妙的交响与合唱。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