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第1期

东岭集团:探索民营企业发展的蝶变之路

2019-03-26 11:47:41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刘靖

  2018年10月24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推荐宣传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陕西省宝鸡市东岭村东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黑记获此殊荣。

  40年前,东岭村只有一个10多人的小小铁皮加工铺;今天,东岭集团年收入已达到1300亿元,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52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5位!

  改革开放 催生思想解放

  改革开放前,东岭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只有3分地,吃不饱、穿不暖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记忆。

  改革开放后,东岭和全国其他村子一样,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等生产资料分产到户。然而,有限的土地资源依然无法改变东岭人的生活困境。

  穷则思变,东岭人依托郊区地理优势,办起了黑白铁皮加工厂。后遭变故,使村办企业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村里经过研究,将这个资产不足万元的厂子交给村民李黑记承包经营。

  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受制于村组干部管理的弊病也逐渐凸显。“小马拉大车”、村企两张皮的弊端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制约。

  企业经营讲究效率,可事事要向村里请示汇报,不仅拖住了企业的脚步,也经常贻误时机。经过五年的努力,在区里的支持下,打破条条框框,先是实行“组企合一,以企带组”的体制,后来又独立成村,逐步走上“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共同发展”的道路,为东岭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小农经济逐渐退出东岭的历史舞台。

  1999年开始,东岭开始股份制改造,李黑记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村集体是大股东。股权明晰之后,2000年,以东岭铆焊厂为主体成立的宝鸡东岭集团,又改制为陕西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村民成为企业股东,后变更为东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根本上解决了影响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东岭人秉承“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守法上自觉”的理想信念,使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并逐步迈入现代企业行列,形成了供应链服务板块、金属冶炼板块、矿产能源板块、金融投资板块和地产商业板块等多业并举的综合性企业。

  思想解放 引领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地方开始兴办企业,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曾经很辉煌甚至比东岭强大百倍的村企却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而为何东岭村企能一路做强做大,直至发展为今天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呢?

  东岭人在李黑记的带领下,不断地解放思想,紧扣市场脉搏,从小铁皮加工厂到国企并购裂变,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引领产业发展,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力,以星火燎原之势不断发展壮大。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东岭村已办起了黑白铁皮加工厂、木器加工厂等10多家村办小企业,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商品流通更加通畅。李黑记敏锐地捕捉到历史的机遇,他主动把黑白铁皮加工厂从铁皮加工转向钢铁经营贸易,到1999年,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年销钢材上百万吨的西北钢材销售第一大户,被省经贸委列入全省重点流通扶持企业。

  就在东岭快速发展的阶段,迎来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改造的重大机遇,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两个决定”。借助改革东风,东岭开始了新一轮规模扩张,先后参与改制了金台区物资公司、凤县锌品厂、略阳钢铁厂等14家国有和集体企业,产业重点由原来的钢铁贸易拓展到金属加工、冶炼等大工业领域,实现了新的裂变。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东岭传统的优势产业受到严峻挑战,许多钢铁、冶炼等民营大企业在危机中倒下。面对危局,东岭再次展示出非凡的市场应对能力。他们主动出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压缩过剩产能,在投巨资进行技改升级的同时,把发展重点向矿产能源、金融投资、国际国内贸易等领域进发,取得了巨大成功。2017年,东岭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全省第二位。

  2012年以来,面对国家扩大内需的新一轮战略机遇,东岭村投资230亿元建设新东岭城市综合体,让宝鸡这个西北城市有了203米的超高层地标性建筑,并借助这一项目,引进了皇冠假日酒店、银泰商业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标志着东岭村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目前,这一城市综合体核心区中央金融文化商务区,已经成为宝鸡最时尚、最繁华、最具活力的城市新中心,被当地人称作“西府的名片,宝鸡的浦东”。

  依托东岭基础产业行业领先优势,东岭村合纵连横,建立开放、共享、共赢的商业生态,通过整合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东岭集团产业化平台,实现了1+1>2的财富效应。

  东岭以钢贸起家,在单品贸易方面,早已是行业领军者。但是,他们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利用企业规模、资金、人才和资源四大优势,把企业所涉及的行业重新组合,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发展新模式。向上,东岭集团在冶炼原料市场上大做文章,在保证自己冶炼厂供应的前提下,大胆涉入矿粉贸易业务。利用成熟的贸易团队,东岭集团很快成为国内众多锌冶炼企业的原料供应商;向下,东岭集团在上海设立了国际贸易部,不仅负责自己冶炼厂的产品销售,还向其他企业冶炼厂要货,利用自身渠道,销售其他冶炼厂家产品。

  李黑记认为,产业化就是要联通产业上、中、下游,增强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东岭集团无论在钢铁、煤炭、有色锌等产业发展上,都完成了产业化发展建设。比如,在有色锌产业板块,上游自己有矿山,并建立原料采购经营队伍,不仅从别人矿产采购原料保证自己生产所需,而且把采购的原料供应给其他冶炼企业;中游不仅有自己的冶炼企业,而且还把别人的工厂发展成自己的加工厂;下游建立起强大的市场营销队伍,不仅卖自己的生产产品,而且还把别人的产品买回来再卖出去。东岭集团重视产业化的重要性,做到系统性了解认识、掌握市场的趋势和走向,探索出了一条成功模式。

  发挥东岭集团“黑色”和“有色”产业优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内抓产业链精细化管理,外建东岭集团供应链商业生态,全面实现东岭业务链条上的“资金流、物流、商流”的有效管控和整合。

  产业化的实现让东岭拥有了钢铁、有色、煤炭等产业平台,增强了对行业的引领作用。在钢铁平台化建设上,致力打造最优秀的黑色产业链供应商和服务商,在上游采购环节与钢厂携手,实现共赢;在下游销售市场,通过织网计划不但使东岭钢贸实现裂变,而且钢铁平台越做越大,在国内黑色贸易行业起到了引领作用;在有色平台化建设上,重点做好两头即原料和产品贸易,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发达地区,不断提升市场占有份额,使东岭在中国有色锌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在煤炭平台化建设上,东岭集团形成了“海运、陆运、水运”三管齐下销售布局,在港口建立煤炭仓储基地,做到内陆煤炭贸易和港口贸易同步发展,使东岭煤炭贸易平台影响力在行业内不断提升。

  东岭的每一步发展,都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结果,都是改革和自我革新的结果。当初的“小农经济”已嬗变为挑大梁、促发展的民营经济栋梁,构筑了东岭集团的特色发展之路。

  党建先行 筑牢发展基础

  “听党话,跟党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李黑记经常说的一句话。自任村干部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和整个村民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为了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李黑记把自己多年承包厂子挣来的6000多万元无偿捐给村集体。他表示,“我李黑记生是东岭人,死是东岭鬼,企业再大,都是大家的。”

  1994年,李黑记带领的东岭机械铆焊厂快速发展,产值超过亿元,成为全国典型,但村企矛盾也在加剧,一些人甚至认为李黑记就是“资本家”,提出企业是村里的,要“分光吃净”。如何化解矛盾?当时尚未加入党组织的李黑记想到了党。他们邀请村上退休干部岳键(原在宝鸡市纪委工作)作为“党代表”来到企业工作,为企业把握航向。一直到后来村企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体制弊端,这位“党代表”都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目前,东岭集团党委直接管理5个基层党委,10个党总支,48个党支部,辐射到全国20多个省市,党员人数达到2500多人。

  正是这种“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使东岭始终航行在正确的航道上,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逐步建立“村企合一、以企带村、共同发展”的新体制,最大化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解答了“发展为了谁”的疑惑,不仅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也让集体经济得以不断壮大。

  创新驱动 助推做强做大

  随着东岭集团的快速发展,掌门人李黑记意识到传统的管理机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遍布全国各地的近百家公司,每天数十亿元的资金往来,以及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都倒逼着这个拥有近2万名职工的大型企业集团必须建立一套更为行之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东岭集团适时引入竞争机制,充分激发职工队伍活力。企业的不断创新,让东岭更具核心竞争力。

  2013年,东岭在凤县、凤翔两个冶炼公司首次推行经济责任承包制,通过缴纳风险押金的办法倒逼冶炼厂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层层承包产量、质量、成本等主要指标,到2016年,在国内冶炼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两个冶炼厂却双双实现盈利。

  2014年,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贸易企业纷纷改行或退出市场,东岭集团却从中看到商机, 转变思路,不退反进,把别人退出的市场当做东岭要拓展的市场,向商业地产、金融投资、国际贸易、能源化工、互联网等领域全面进发,实现了成功逆袭,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传奇”。按照“巩固西部、拓展中部、进军东部”的思路,东岭全面实施“织网计划”,先后在湖南、广东、江苏、北京、天津等地成立新公司20多家,在保持原有贸易规模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省会城市布局,分层次向周边地市级城市扩张,通过增加网点来增加规模、扩大销售,从而把销售网络织得更密、更大。在内外贸易方面,东岭将线上线下、期货和现货、电商和物流紧密结合,创造性打出“贸易+资本、贸易+实体、贸易+仓储、贸易+互联网、贸易+运输”等组合拳,确保了经营贸易“上规模、扩市场、促发展、保效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营之道。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在上海陆家嘴金融商务中心设立了上海金克金属贸易有限公司,成立“钢谷网数据研究中心”,对各分公司和销售网点的市场信息和有关数据进行汇总,为企业打造了一个“强劲”的“芯”,让东岭产生“核裂变”,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在资本运营方面,创新思维,不断拓展新业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引进实力强劲的职业团队,在北京、上海、西安成立资产管理公司,2016年为企业盈利过亿元。

  2016年,董事长李黑记提出了在经营系统推行“合伙制”试点工作,基层干部参加入股分红,在当时犹如巨石击水,涌起千层浪。而在选定了6家试点公司中,首批试点单位宁夏金色能源公司2016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75%,职工全年入股回报收益率达到了34%,2017年公司业绩再上新台阶,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1.9%,员工入股回报收益率达到52.25%,“合伙制”彻底解决了“为谁干”的核心问题。2018年,东岭集团将合伙制向钢铁、煤炭、有色、原料等领域拓展,截至目前成立合伙制公司19个,231名员工参股。

  在对外扩展方面,东岭集团采取“合伙人”制度,成功引进英国洲际酒店集团、银泰商业等巨头,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领域,建立起了最具竞争力的发展模式。比如,他们在取得煤矿开采权后,历时8年,投巨资完成了对矿区的建设,然后,引入国内著名的矿山企业,把煤矿交给他们“托管”。这样一来,他们不费一兵一卒,就直接拥有了煤炭开发利用的最新技术和管理人才。203米超高层建设完成后,他们和洲际酒店联手,引入其旗下的知名品牌“皇冠假日酒店”,请来了国际著名的酒店管理人才,使东岭一步迈进商务酒店领域的前沿。

  先进文化 把人带富带好

  企业文化是企业带头人个人魅力的延伸和展现。近40年来,东岭集团带头人李黑记初心不改,和普通村民一样居住在村民社区,和普通职工一样,一身工装进进出出,所有的讲话材料都是自己完成。

  集团领导不讲究吃穿、不追求奢华,摒弃“小我”,一心一意踏实干事的作风,让东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东岭集团以弘扬“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东岭精神为主线,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东岭的企业文化理念概括为“一能”(能容天下人,才能干天下事)“两带”(既要把人带富,又要把人带好)“五做”(先做人,后做事,做好人,做好事,做强事)。

  东岭企业文化首先是“容人干事”。随着产业的发展,聚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企业规模、产业结构、企业性质发生新的变化,东岭集团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形成共同干事业的合力。企业要求员工谦和待人,任何时候都不说过头话,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企业经营既要把人带富,又要把人带好。正是这种文化理念,引领企业各大板块不断发展壮大,使企业永立不败之地;正是这种企业文化,让东岭人在市场经济大潮当中,始终不忘初心,勇立潮头,先后涌现出10多名全国、省部级劳动模范,30多名省市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东岭集团的蝶变得益于改革开放,新时代改革开放承载着中国的大梦想,也承载着东岭集团的小梦想,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步,中国的民营经济也一定会创造出让世界瞩目的奇迹。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