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市龙潭乡万涧村位于皖西南地区,天柱山北部,全村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地势平坦,呈“碗”状地形,村民居住在中间相对较平的地方。村内有两条河流穿过,河道总长约7公里,配合着大大小小的山间小溪,形成了“万涧”,据说村庄因此而得名。
万涧村有耕地600亩,其中水田473亩,旱地127亩,人均占有耕地0.23亩。村里有山场2.2万亩,毛竹蓄积量80万根,木材蓄积量1万立方米,竹、木资源丰富。尽管有一定的资源,但是村民并不是很富裕,有相当多的村民外出打工。除了早年打工赚钱的人重建或翻新了房子,大部分村民的房子都比较旧。正因为旧,也就保持了古村落的风貌。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万涧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万涧村文化底蕴深厚,有“一宗祠、一匾额、一戏楼、一花灯、一戏剧”之誉。
一宗祠:杨氏宗祠。万涧村口有一片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杨氏宗祠,三厅两厢,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基本是晚清遗构。杨姓在万涧村是个大姓,早年由于祖上对天柱山的灵秀非常欣赏,定居于此,繁衍生息,成为潜山的名门旺族。这所宗祠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在选址、平面构成及建造工艺诸方面,均是古代建筑匠师智慧结晶,有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的价值。
一匾额:四知堂。杨氏宗祠内安放的“四知堂”牌匾非常有名,被杨氏宗族视为神圣之物,村里老老少少都知道其来历。这个牌匾是为了纪念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杨氏祖先——东汉名士杨震。据说杨震调任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昌邑县令悄悄拜访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杨震当场拒绝了。县令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晚上没有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自此,“四知”乃成为千古美谈,其后人以此为堂号。还有很多楹联、家规、家训,彰显了杨氏家族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戏楼:万涧古戏楼。杨氏宗祠内有座古戏楼,始建于清乾隆初年,曾经是族人聚会、村里人娱乐的重要地方,经过几次重修,至今保存完好,还能正常接待文艺团体的演出。这里曾接待过徽调、高腔、弹腔、京剧、黄梅戏等班社和文艺表演团体演出,一些班社演出的剧目及演员姓名依稀可辨,“徽班领袖”“京剧之父”程长庚就在这里演出过。古戏楼离地面近3米高,可容纳800多人同时看戏,属亭阁式全木结构,飞檐翘角。台顶木制藻井,绘以花纹。台前楹柱、横梁、栏杆、天花、后台木门上均有彩绘雕,各种鲤鱼、龙凤等图案栩栩如生。
一花灯:万涧花灯。花灯在祠堂和一些村民家里依稀可见。花灯是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和文化传承功能。村里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也有在红白喜事时制作,寄托人们的心情。因为万涧村有丰富的竹子,人们能就地取材制作出不同形状的灯,再糊上不同颜色的纸,表达不同的心情。万涧花灯的制作历史悠久,村里能做花灯的能工巧匠还有很多。
一戏剧:黄梅戏。村里差不多只要会说话的人,都能唱上一段黄梅戏。黄梅戏虽起源于湖北黄梅,却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地区。2006年5月,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万涧人也是安庆人,他们都为黄梅戏而自豪,都能唱《天仙配》《女驸马》等片段。因为平时家里人都能唱,学校的音乐课上老师也会教一些,在六一儿童节时还少不了黄梅戏的表演,所以当地小孩子都对黄梅戏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相比电视上的演出,村民更喜欢看现场表演。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决定了乡村振兴的高度和走向。当前,传统文化在各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万涧村也不例外。国家和省、市已经拨付了一部分财政资金修缮杨氏宗祠、杨家老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北京大学的专家已经在村里开展了近两年的设计和修缮工作,潜山市有一个公司专门具体负责落实。尽管如此,万涧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村里没有黄梅戏演出团体。村里曾经有过黄梅戏的演出队,随着农民外出打工,很多人都在县城买房了,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演出队演出任务相应变少,无法养活队员,再加上黄梅戏人才越来越匮乏,青黄不接,演出队也就慢慢解散了。
黄梅戏的表演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黄梅戏是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戏曲,其表现形式和内容都打下了农业文明时代的烙印,离年轻的观众越来越远。现在看黄梅戏的观众群逐渐老化,即使有年轻人能哼几句,也都是些老剧目。年轻人喜欢玩手机,接受新兴媒体文化,这让传统戏曲文化深受冲击。
农民家庭一般不支持孩子学戏。家长希望孩子把黄梅戏作为一种爱好,不希望孩子靠黄梅戏吃饭。他们认为只有成了著名的艺术家才能挣钱,而成名之路何其难?如果坚持不下来以后连自己谋生都很困难。绝大多数年轻人也不愿意学,有的不感兴趣,更多的则是想打工挣钱。
花灯的市场竞争力减弱。万涧花灯一般都是家庭小作坊制作,生产规模小,制作耗时长,销售基本依靠熟人介绍,谈不上市场竞争。另外,花灯的制作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人认为,花灯不能带来更多的现实收益,不愿意学习其制作。
乡村振兴离不了文化振兴,万涧村在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可以进行一些尝试探索。
一是鼓励群众性演出。黄梅戏在万涧村有非常浓厚的群众基础,村里可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会唱戏的人能聚在一起交流和演出。有关部门如能进行资金上的扶持,可帮助村里建立一支农民黄梅戏演出队,进行自娱自乐的表演,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二是加强黄梅戏人才培养。让黄梅戏和花灯制作进入中小学课堂,增加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兴趣,从而扩大传统文化传承的队伍。
三是多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营造黄梅戏氛围。万涧村有现成的戏台,村民都引以为自豪。农民对送戏下乡活动非常欢迎,尤其是在古戏台唱戏,虽然没有了当年的盛况,但是也能提高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开展送戏下乡,将黄梅戏从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变,可赋予这项古老艺术以新鲜的时代感和充沛的活力。
四是多开展手工艺技术培训。将花灯制作当作一种产业扶持,鼓励村民创办传统技艺合作社,把体验做花灯作为吸引游客的一种手段,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能传承传统文化。
五是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黄梅戏在重现经典曲目同时,注入新时代的文化元素,表现新时代的特征,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花灯的制作也要引入一些时代文化元素,让其获得新时期人们的共鸣。
万涧村是一个传统村落,传统文化增添了村庄魅力,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进而有效利用开发,培植相应产业,会让这个传统村落重新绽放异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