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间棚村,隶属于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坐落在沂蒙山区腹地海拔640米高的龙顶山上。相传在清朝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一对刘姓夫妇在龙顶山的天然石棚内定居。后因人口增加,用石块将石棚隔成九间,“九间棚”由此而得名。
九间棚村在上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闻名全国。此前,九间棚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山高涧深,四面悬崖,缺水没电,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通。直到1963年,九间棚人才全部迁出石棚,住进了石头搭建的第二代住房。1984年开始,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带领村民架电线、修公路、引水上山、栽果树,用了五年的时间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典范。 同期,“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传遍全国各地,九间棚也被誉为“沂蒙山区的一颗明珠”。
进入新世纪,九间棚重点发展了乡村旅游和金银花产业。
近几年,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九间棚加强了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新修了20公里的景区环线道路,建设了两座蓄水30万立方米的峡谷水库。九间棚景区已经实现了道路通、电通、水通、网络通。建设配套了民宿客栈、农家乐、停车场、景区厕所等服务设施。九间棚景区已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AAA国家级旅游景区”。
山东省委组织部还把九间棚作为“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九间棚教学点”,现在每天都有大批党员、干部和游客到这里学习、参观。
发展金银花,造福全社会。九间棚依托平邑县是“中国金银花之乡”的资源优势,打造了“良种研究选育——推广种植——干花购销——药品、食品研发生产”的金银花全产业链企业集团。
九间棚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培育的“九丰一号”金银花,经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金银花育种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又在2015年选育出花蕾期超长、10—15天不开花的金银花优良品种“北花一号”,有效解决了金银花的传统品种采摘难、成本高、效益低的老大难问题。经国家有关权威科研单位鉴定属《中国药典》规定的正品金银花,已成为目前中国金银花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具有重大推广价值和广阔发展前景。
为了发展金银花产业,九间棚成立了企业集团。在家乡平邑县设立了科技园公司和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在北京、云南、甘肃、新疆等地成立了子(分)公司;并购了山东岐黄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山东大陆药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山东新大陆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
作为对贫困地区农民精准扶贫的产业项目,目前九间棚金银花已在沂蒙山区和云南省云龙县、新疆喀什市、甘肃省通渭县等地推广发展了20多万亩。九间棚金银花的发展目标是在全国各地的适宜区域推广种植100万亩,带动百万农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九间棚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蒋高明合作,开展了“六不用”金银花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六不用”金银花,即在金银花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地膜、不用激素、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种子的农业模式。“六不用”金银花“为低成本、零污染、高回报”的高端产品,必将在今后的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中起到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九间棚的带头人刘嘉坤,是九间棚村党委书记、企业集团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中共十四大代表和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2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时任国家副主席)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听取了刘嘉坤《发扬艰苦奋斗传统,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汇报发言后,对九间棚村发展乡村旅游和金银花产业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九间棚“虽然地处偏远,但风景这边独好”。
九间棚村党支部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九间棚村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幸福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