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村位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南伊乡以南10公里处,距离米林县城13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南伊沟景区所在地,是人口较少的民族珞巴族聚居村。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有独特的珞巴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全村年均气温8.5℃,无霜期163天,日照1682.8小时。1959年民主改革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过去完全靠刻木结绳记事的珞巴族人民从山上搬到平坝地修建了新村,结束了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1985年南伊珞巴民族乡成立,2005年南伊乡划分为3个行政村,琼林村是其中之一。全村原有耕地410亩,现已全部退耕还林,当前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为旅游业。2018年底,全村共50户203人,其中珞巴族179人,占88.1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万元,其中现金收入1.8万元。
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无论是从政策、财力、物力还是人才建设上都给予了最多的照顾和优惠。靠天吃饭狩猎为生的珞巴老百姓走出大山,生产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由援藏投资建设的米林县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已完成。目前全村50户农牧民群众全部住上了宽敞、明亮、舒适的新房,全村通电率100%,电信、移动及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村道硬化达90%。二是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教育方面,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卫生方面,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加率100%。文化方面,立足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民俗旅游,坚持珞巴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支持引导群众建起了珞巴民俗旅游广场,组建了珞巴民俗表演队,自2002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黄牡丹藏医药文化旅游节”。三是特色产业成效显著。养殖方面,修建了犏奶牛养殖基地和野猪繁育基地;扶持群众发展了特色加工业;旅游方面,鼓励群众开办农家乐、家庭旅馆和在景区摆摊设点,目前已有10多户农牧民群众家庭开办家庭旅馆,原来用于狩猎的长刀、弓箭以及珞巴服饰和竹编都成为旅游热门纪念品,当地的土鸡蛋、珞巴土豆、玉米等成为游客青睐的特色食品。该村4个“双联户”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售卖组为全村增收近50万元,户均增收2.6万元。1个“双联户”党小组和3户贫困户发展野猪养殖项目,增收3600余元。
说到发展的前景与希望,珞巴人充满了自信。
一是发展多元化的旅游产业。结合县委、政府“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依托藏医药生命科技产业园区和“药洲”文化大观园建设,将把南伊沟的旅游产业由目前的观光游向文化游、养生游拓展,开发一些藏药膳、藏药浴等特色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服务。
二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把藏医药文化和珞巴人文元素融入旅游产业之中,以文艺演出、物品陈列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展示珞巴源族传说、氏族神话、历史故事、谚语、祭祀祷词等文化。已成功申报了珞巴族服饰、珞巴族始祖传说、珞巴织布制作技艺、博嘎舞、竹编技艺、珞巴婚俗、珞巴“加英”等7个不同级别的非遗保护项目。
三是发展藏医药产业。藏医药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米林藏语意为“药洲”,全县境内的草药资源多达3500种,是公认的藏医药发源地,有着悠久的藏医药传承。公元8世纪,藏医药始祖宇妥·云丹贡布在米林扎贡沟创建了西藏第一所藏医学校,并撰写《四部医典》。2012年以来,藏医药生命产业园(核心区位于南伊沟)逐步完善,希望通过园区建设,打造完善的、合理的、高效的藏医药产业链,重塑“药洲”品牌,使米林成为西藏、全国乃至整个东南亚的藏医药产业核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