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70年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新中国成立这70年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奇迹,充满辉煌。7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短短70时间,将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落后国家,建设成一个团结统一、繁荣富强、生机勃勃的新兴大国,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我们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红光村,原来是养鸡养牛打渔种地的畜牧场,摆脱贫穷和落后是红光人几代人的梦想。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红光村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爱下,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改革奋进,艰苦创业,科技兴企,共同富裕的建设美丽新农村之路。值此国庆70周年之际,回首往事,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红光人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跟着共产党,奋斗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铸就新的发展里程碑。
我1959年初16岁下乡来到红光村当饲养员,至今已经60年了。于1967年秋开始主持红光村工作,当村支书至今已有52年。现在依然是红光村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村办集体企业红光锅炉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村民再三拒绝我退休,我却还在一如既往地操劳。我想,权利是党和人民给的,责任是全体村民给的,就是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立志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历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带领红光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我24岁就挑起了党支部书记兼场长的重担。那时的红光村,土地都是难以利用的泥洼、沼泽地和大水塘。我带领村民,学习大寨人战天斗地、填泡造地,艰苦创业,填平水塘25万平方米,造地375亩,扩大了场区和农牧生产。虽然成为哈尔滨市也是黑龙江省的标兵,但是个穷典型。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春风,学习华西村发展乡镇企业的管理理念,推行现代企业的公司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村办工业,才让红光村真正富了起来。当时作为村书记兼厂长的我工资仅为74元,而其中有两位女焊工的工资竟是每人720元,是我的近10倍。这大大激发了生产一线工人按劳取酬的积极性,企业连续五年以每年递增50%的速度爆发式发展。当初我们村办集体企业红光锅炉厂,是哈尔滨工业锅炉行业最小最差最破的老疙瘩,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工业锅炉和风电塔架制造企业,晋级中国工业锅炉行业1700多家企业的前十强,风电塔架制造已位居全国的前三强,兑现了当年“全国争一流、全省争排头、全市争第一”的誓言。
坚持“风清气正立村之本,诚实守信兴业之魂”。 从我做起,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我要求领导班子要做改革奋进的先锋,艰苦创业的模范,科技兴企的火炬手,共同富裕的带头人。
实行村企股份制改造时,市区领导和村民都要我拿51%的股份,但我坚辞不受,只拿了奖励的10%。我推行全体村民参股,凡是在村集体工作的村民,无论是在岗的、退休的,还是已故的,人人量化股份,人人都有股份分红。现在的红光村民,人均年收入6万元,全部住进了五全的楼房。退休村民不但享有国家每月二、三千元的社保医保,而且村办企业每月再补贴一千元文体娱乐费,年末还有少则万元多则几万元的股份分红,红光村实现了共同富裕。今年5月10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主办,哈尔滨电视台隆重举行了“2018感动哈尔滨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对我进行了表彰。
红光村环境优美,整洁靓丽,水泥路纵横交错,整修了护坡堤。流经红光村的松花江和阿什河两岸,已建成了体现金元文化的古装景观亭、百米长廊和千米文化墙。在新村两处大门口,建设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两个红光村牌楼。总面积2600平方米的中华古典式村农民文化宫,内有完备的村史展览、村民议事、文体娱乐、健身和图书阅览等设施。1200亩江心岛已退耕还林,成为原生态景观。美丽新农村为松花江添彩,风电新能源为哈尔滨增辉。今天的红光村,花红柳绿,相映似锦,亭台楼阁,错落成趣,已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红光村是全国的文明村,是民政部农村幸福社区一百个试点村之一,也是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村党组织是省市党建先进单位。我本人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红光村先后荣获国家和省市奖牌300余块(面)。
红光村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正是献给共和国70华诞的厚礼。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