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在德清举行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含章 字号:【

  9月23—24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在德清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与中国农业大学主办,本刊与南通三建慈善公益基金会协办,主题为“践行两山理论·推进产业振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大学生村官代表共200人参加会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组委会名誉主任顾秀莲发来贺信。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作主旨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唐运新首先宣读了贺信。顾秀莲在贺信中对论坛作出肯定,并对参会代表提出希望。她指出:“你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辜负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不忘自己肩负的使命重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拼搏,争创佳绩”。

  柯炳生高度评价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地区所做的工作,他说“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不是“镀金”,而是在“炼金”,从大学校园出来就到艰苦的农村地区经受千锤百炼,这是一种宝贵的磨练机会。”报告中,他特别强调在乡村产业发展中一定要注重景观和建筑规划设计、利益分享机制、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这是所有乡村产业的共性。

  23日下午主论坛上,中共德清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罗芳代表论坛举办地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原副会长白益华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并介绍了论坛发展历程和有关工作成果,以及论坛后续发展方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南通三建集团副总经理李欣蓉代表南通三建作了发言,并表示将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进一步支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慈利县象鼻嘴村党支部副书记向伟艺代表全体大学生村官发言。

  在主题讲座中,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原巡视员王秀忠围绕论坛主题,就产业振兴方面作了主题发言。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沈泽江就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内涵作了解读,并就农产品如何借助平台优势实现附加值提升,进而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第二十届全国“村长”论坛举办地、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欣园街道五星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杜一宝,就本村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立足绿水青山,创新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作了介绍。扬州农业研究院原研究员顾克礼作为自然农法的专家,报告了他在这些传统农业优良做法中的研究成果。在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方面,海南省文昌市航天国际影视中心文化IP超导体主任蔡励才通过他的实操案例,展示了跨界整合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北京市咨询管理协会书记兼副会长刘孝全在发展思维上,讲述了乡村振兴如何借助企业文化思维。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介绍了智慧农业发展的国际前沿状况。专注连接服务返乡创业者的“农说吕不白”平台创始人吕不白向代表阐述了新消费时代下,农创IP化的路径与方法。

  晚上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执委会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了汇报,并对有关工作作出安排。同时还对前期进行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执委换届的结果进行了确认,并做出了根据工作实效调整部分执委的决定。会上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增补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江苏大学生村官万俊波为执委会执行主席,并根据有关省召集人的推荐,增选了执委。

  24日上午,论坛组委会根据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的形势和参会代表的需求,安排了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现代农业与特色种养等三个分论坛,将主题的内涵进一步聚焦,为与会代表展示各自经验成果,寻求先进资源和智慧支持提供了更精准的平台。有关方面的高水平企业和30余位参会代表分别在各自分论坛上分享了先进经验成果,同时也抛出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获得了有关嘉宾的点评和解答。

  在下午举行的项目推介大会上,组委会将在分论坛中优选的大学生村官产业项目案例继续放到大会上推介。张新苗、朱长春、虞嘉晔、赵兴勇、赵井芳等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分别就他们的项目经验进行了展示,并由专业领域嘉宾进行了点评,助推了项目的提升和发展。

  大会闭幕式由唐运新主持,白益华做大会总结讲话。首先由大学生村官刘璐和沈达威分享参会心得体会,随后参会嘉宾对论坛进行点评,三个分论坛的主持人力鹏、周凤芽、张璐等论坛执委分别向大会汇报了论坛成果,组委会领导为新推选的执委会代表颁发了聘书。

责任编辑:王梅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