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乡村价值 追求美好生活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中国农村杂志社总编辑 雷刘功 字号:【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7月5日召开了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此时此刻,我们在这里共同研讨“乡村康养产业”,发布避暑小镇“曾家山指数”,恰逢其时,这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非常有意义的实践。

  这是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需求不断提档升级,优质化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健康养生消费越来越成为时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应该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清洁的水源、清新的空气。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壮大,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助于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是绿色发展的需要。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康养产业、避暑小镇,本身就是优质的生态产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底板,那就是都需要优美生态环境来支撑。康养产业、避暑小镇的发展,必然能够唤起人们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认知,也必然能够引领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是城乡融合的需要。康养产业、避暑小镇,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康养和避暑,都是人们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这个过程将会带动城乡的互动和融合:让康养需求的人群参与到生态农业的生产过程,参与到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让农民的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劳动力资本,让农民长期受益;让城市的服务资源向农村流动,让农村的要素资源迸发活力。在这个过程中,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市民变农民;在这个过程中,乡村优美环境、绿水青山、良好生态的稀缺资源不仅成为优质的生态产品,更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优质资源。

  “曾家山指数”的发布,不仅体现的是研究成果,更体现出对乡村价值的重构。我们必须调整对乡村价值认知,现在的乡村不再是过去的乡村了。过去我们看农业,就是产量高不高、质量好不好。现在的乡村是多功能开发,农业的生产过程、生产方式、生产环境,都会产生更高的价值,比如农业的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养生养老所产生的价值,都远远超越了农产品本身的价值。对乡村价值的重构,重点体现在对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和认知上。

  一是对生态价值的认知。现如今,乡村的生态价值愈发凸显。乡村越来越成为人民们养老养生、创业创新、生活居住的新空间;人们向往田园风光、绿水青山,向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栖居。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居住环境等,这些都是人们在实现温饱之后,更加关注的需求内容。通过生态价值的引领,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二是对经济价值的认知。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保护生态,绝不等于不要发展经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完全可以辩证统一于乡村发展的具体实践之中,实现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章。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可以作为产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得好,自然资源再生能力强,经济发展可持续、后劲足、空间也大。我们应紧紧围绕自身生态环境优势,把良好生态转化为活力四射的生态经济,在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中实现发展。

  三是对文化价值的认知。“康养产业”,“避暑小镇”,生态是基、经济是体、文化是魂。乡村本身具有多重价值,一般来说,赋予了文化内涵的发展,更有活力、更可持久、更具价值。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民间历来就有“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说法,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在康养产业和避暑小镇发展中,要将地方的文化风俗因素考虑进来,深入挖掘,创新包装,努力实现生态、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我们应注重协调推进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着眼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时代生活新方式、引领健康养生新风尚、满足个性时尚新消费,进而带动产业振兴、带动老乡增收、带动城乡融合。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8百佳避暑小镇(曾家山)康养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