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上的美丽乡村——遵化市沙石峪村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从家乡的小县城一路向西,约一个小时车程后,就来到了全国闻名的当代“活愚公”村——遵化沙石峪村。沙石峪是位于遵化市东南20公里处的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因这里无水少土,尽是石头,才顾名思义起名沙石峪。“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是解放时期这里自然条件恶劣的写照,但勤劳朴实的沙石峪人硬是在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正如当地的歌谣中唱的“沙石峪,山连山,当代愚公换新天”。

  周总理曾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两次陪外宾到沙石峪参观视察,给予很高的赞誉,并先后有120多个国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沙石峪参观访问。改革开放以来,沙石峪继续发扬当年的“愚公”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建设文明生态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更快地发展农村经济,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老书记张贵顺和全村党员干部一起坐下来反复研究、探讨改革之路,请专家实地考察分析沙石峪的优劣势,组织党员群众到昌黎等地参观考察,并选择玫瑰香等优良葡萄品种栽植。目前,葡萄栽植已成为全村主导产业,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可增收2000元。2010年9月沙石峪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文明村验收。创造了“愚公”走向聪明、走向富裕的奇迹,树立了新时期“愚公”完美的红色形象。

  石头缝里取土 青石板上造田

  沙石峪村在村头立起了一块石碑:“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告诫后人,一定珍惜来之不易的土地资源。从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村共动土石方1760万立方米,将原来2.3万块、780亩土地,改造成5020块、1100亩的大寨田。

  战天斗地的一番苦干,沙石峪人摆脱了贫穷,解决了温饱,但是受自身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沙石峪的发展程度和其他地方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经过研究谋划,沙石峪从本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出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产业。借助2005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一优势,他们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精品农业,打响特色农业品牌,重点发展以葡萄为主,樱桃、李子等为辅的高效益果品种植,形成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下粮田抱脚”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和合作社经营,沙石峪的土地利用率达到最大,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为了方便游客,沙石峪还培育了10家具有浓郁山村特色的农家院,供游客休憩、食宿。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年周总理吃过的特色农家饭——棒子饽饽,享受山野菜的天然风味,午后品尝自己采摘的水果,黄昏漫步于炊烟袅袅、青山夕阳的美景之中,夜晚在大火炕上舒展筋骨、消除疲劳,过上真正远离纷扰的乡村生活。

  将漂亮如画的乡村田园风光、农业基地与坚持不懈的开拓精神交织在一起,强化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旅游产业层次是沙石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主旨。一方面,深挖红色精神内涵,打造红色教育的露天博物馆。另一方面,延伸产业链条,与绿色休闲有效对接,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村。传统的文化、古朴的民风、优美的风光、绿色的食品,令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流连忘返。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加,沙石峪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旅游收益也与日俱增。仅旅游综合收入一项,每年就可为村民增收160多万元。

  初春时节,还没有水果可供采摘,没有游客的小山村又恢复了平日的安静。漫步沙石峪,四面环山,山中果园缠腰,山下葡萄连片,村中民居错落,民风朴实,村民过着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惬意与舒适的生活。矗立在沙石峪村史馆前文化广场上的汉白玉周恩来总理塑像微笑着挥手致意欢迎各方来客。

  不忘初心 牢记历史

  走进村子,在一片核桃林环绕中,矗立着“山字形”的沙石峪纪念馆。沙石峪的历史是发展红色文化游的“金字招牌”。2009年,在遵化市纪委的支持下,投资100多万元,将沙石峪村史馆扩建成沙石峪纪念馆,并在纪念馆前建起了占地6600平方米的广场。纪念馆外部造型从正面看构成一个“山”字,象征沙石峪人民开山填涧,从背面俯看构成一个“土”字,象征沙石峪人民取土造田。主题序厅部分北墙为周总理、张贵顺等人物浮雕,浮雕基座镶嵌“艰苦奋斗继往开来”八个大字,点明纪念馆的主题。展室有四个部分,内容详尽、真实。其中包括周恩来总理带领外国友人参观沙石峪的珍贵照片、沙石峪村历年所得的荣誉称号以及沙石峪村经济发展、腾飞的奋斗历程。纪念馆运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采用照片与实景相结合的形式,真实地再现当年沙石峪人民修筑梯田、开山造田等劳动场景,以及铁锨、大锤、钢钎、扁担等劳动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现沙石峪人民艰苦创业的历程和发展成果。每年全国各地有上万名干部、学生来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沙石峪红色遗迹遗址有几十处,他们对大口井、愚公洞、一亩田等历史景观进行了修缮与保护,让人们重温周总理当年视察沙石峪的历史记忆。当年周总理和阿尔巴尼亚总理谢胡亲手栽植的“中阿友谊树”,如今已枝繁叶茂;当年老书记张贵顺带领村民开创的“万里千担一亩田”,已成为游客体验青石板上铺土造田、春种秋收的旅游活动场地。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文明家园

  生活条件改善了,沙石峪开始了改善村民人居环境,提升村民文化素养。近几年,村里修建水泥路7780米,实现了户户通;完成了道路两侧绿化、美化工程,在村内主街安装了20盏太阳能路灯;粉刷了村街两侧墙壁;建成了占地3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购置了各种健身器材,为村民们提供了休闲运动的场所;进行深井配套和地下管道铺设;实施自来水工程,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

  此外,沙石峪人更加明白,口袋富了不叫富,脑袋富了才叫富,在发展经济,改善村貌的同时,他们更加注重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多方位传承“当代愚公”精神。

  以史育人。沙石峪人始终铭记历史,时刻以过去那段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他们把“加强党的建设、传承愚公精神”的横幅标语悬挂在村民中心墙的显著位置上,党员干部更是在生活中时刻警醒自己不忘初心,不忘使命。

  以文化人。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沙石峪以文化人,引领文化发展。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里成立了文体队伍,农闲时间,村民们可以扭秧歌、唱红歌。村里还会定期举办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打架斗殴的少了,抓经济干实事的人多了,聊八卦聚众赌博的杜绝了。

  以德服人。创建和谐美丽的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沙石峪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家庭”“十大孝星”“好婆婆、好儿媳”评比活动,在村民中传递正能量,有效遏制封建迷信。几年来,沙石峪村无一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或不赡养老人现象发生。

  “现在我们每天的日子过得可舒服了,腰包鼓了,日子也有盼头了,没事儿的时候还能唱唱歌,跳跳舞。”一位村民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在沙石峪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愿望正逐步实现。“当代愚公”精神承载着沙石峪的过去,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必将引领着沙石峪的将来,带领沙石峪走在村美民富的振兴大路上。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