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 为乡村旅游服务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浙江省东阳市博物馆副馆长 傅燕芳 字号:【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旅游作出系列部署,提出了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在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而传统村落更是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那么,如何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为乡村旅游服务,笔者从浙江省东阳市传统村落李宅的历史文化挖掘为例,作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第一,要从村落空间形态中去挖掘情感价值。

  从家谱说到自己家族的缘起,村落的原始形成状态都有与山水相融的自然味道。一般的村落形成都归之于山水,是古代风水学上的择地而居。

  李宅村的始迁祖李毅庵不愿入仕做官,向往隐逸生活。他乐善好施、急公好义,人称其贤。因嫌父辈的故居地势低洼,泥泞而潮湿,便常策马四周,寻找新住址。一日来到一老槐树下歇息,梦中得仙人授以一钥,梦醒时被若骤若驰的山川奇气所吸引:只见此地南峙青台山,东倚笔架山,西为马鞍山,北为回龙山。右有墩称珠墩,左有峰呼十二莲花峰。东有定溪环东湖穿蟹溪。于是李始祖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由此村中最古老的小巷名为槐花树弄。后来李氏子孙兴旺,又请了风水师堪舆,针对西高东低的村中地形,建大台门向东敞开,避风向阳,以接纳东来紫气,又将蟹溪改成了反弓水缓缓流经大台门前。从而形成前流水后靠山的中国传统风水格局,符合风水学上中国古代民居的选址讲究“藏风聚气”理论。

  东阳的村庄,多数是一个家族的族聚地,我们可以从村落形成的山形水系、道路桥梁、绿化植被等背景因素以及其形成的空间格局和自然生态环境,围绕着家族生发的故事,挖掘村民曾经的原生态生产生活,找寻共同的情感价值。

  第二,要从古建筑的独特风貌中挖掘艺术价值。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中华民族是一个崇敬祖先的民族,中国传统村落的核心是构建大台门和宗族祠堂。传统村落的大台门是游子回乡进村的必经之门,而祠堂往往成为连接家族血脉、传承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游子寻根问祖的归属地。

  李宅村的大台门被称为“花台门”。大台门雕刻精美,彩绘瑰丽,为东阳境内独具一格的门楼式艺术建筑。门前地面有石子拼成三幅吉祥花式图案:中间图为一鹿一鹤交融,以“鹿”取“陆”之音;“鹤”取“合”之意。 叫“六合同春”,六合是指“天地四方”(天地和东西南北),亦泛指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左图为“晋升三级”——花瓶中插了一把长剑,上加三戟;右图为连中三元——中间一朵莲花,上叠三个元宝。大台门又叫龙门,因大台门两侧有楹联:“阖辟大方,天下文章归凤阙;仰峨道德,此间邸第即龙门。”大台门前立撇山磨砖影壁,左右两侧飞檐翘角上,各有六条鲤鱼呈跳跃之状,鲤李谐音,寓意是希望李氏子孙鲤鱼跳龙门,蟾宫折桂。

  东阳素有“卢宅牌坊、李宅祠堂”之美誉,李氏宗祠是东阳宗祠的代表。主要特点有三:一是依形就势,层层递进,呈步步登高之势,整体建筑严密,布局有序。二是大宗祠造型别致,风格典雅,构件华丽。山墙翘角,普施荷花,雕刻技艺精湛。每根石柱顶部按荷花形栿斗作卷杀,寄高雅清白之意。三是大宗祠大堂有32根高大的青石圆柱及圆形柱础,而穿堂与后寝有32根抹角方石柱,配之方形柱础。大石柱的方和圆寓“外圆内方”的修身之道,李氏家族将儒家的为人处世之道,和对荷花的喜爱之情默化于古建筑细节之中。

  李宅村还有规模宏大的集庆堂和十台古建筑。集庆堂是村纵轴线上的主要建筑,集庆堂两旁的十台建筑,风格各异,最令人注目的是十台厅堂中高大的木柱子和石柱都为方形和圆形相间,而防护窗花格有一个共同的装饰:卡子花都是荷花心造型。

  从李宅村古建筑群的选址布局可以看出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历史、社会和艺术价值,追求的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和。古建筑是乡村振兴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李宅村现在做的就是打造古村旅游综合体,把建筑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挖掘出古建筑的艺术审美价值,通过旅游走向市场,获得收益。

  第三,要从非物质的活态中去挖掘人文价值。

  传统村落文化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的固态存在,又包括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历经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传统村落不仅记录着家族的起伏兴衰,而且能够从一定的历史时空中发现珍贵的历史记忆,挖掘出具有地域文化信息的人文价值。

  李宅古建筑大宗祠两旁券门上有“尚裘诸远、如质在旁”八个字,为大篆阴刻,字体沉稳端庄。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者,此世之常情。八个字的意思是:要追求更远的目标,必须保持本性,不忘初心。在李宅的李谷香旧居两旁券门上也刻有四个字:“濯柳、纫兰”。为九叠篆阴刻,字体方正缠绵。纫兰比喻人品高洁,出自《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濯柳意为仪态优雅,出自《晋书·王恭传》:“濯濯如春月柳。”描写王恭面目清秀气质脱俗身体挺拔如春天的柳树。解读这些字,能让人们感受到李宅家族所倡导的精神气质。

  荷和莲是李宅村的图腾。荷花灯是李宅村特有的一种文化技艺,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市文化部门也把李宅定为荷花灯活动基地。400多年前的中秋之夜,李宅大宅门的媳妇程氏将亲手做的荷花灯一一放入月塘,祈求莲花带给李宅祥和,祈愿李氏子孙做人能永远坚守荷花的清纯馥郁,为官能如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2014年4月,李宅村成立荷花灯会,正月十五在月塘放荷花灯更是异彩纷呈,成为东阳民俗文化一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以荷莲的高洁象征和平和团结。李宅古民居中木雕、砖雕、石雕、彩绘,各色荷花图案无处不在。

  李宅村古建筑上的小篆雕刻和荷花灯的美艳,影响着百姓生活习惯延绵不绝,代表了一个家族的精气神,构成了乡村的魂,是乡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和感受传统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内容和人文氛围,正是当前出游人从自然风光旅游转为文化旅游所需要的。

  第四,要从历史人物故事中去挖掘社会价值。

  传统村落的核心是“因人而聚”,村落的历史也是人们生活的历史。历史是巨大的资源,除了眼前呈现的山川地貌、古建雕饰,更有数百年来流淌在巷弄里的传说故事。一个有历史深度的村落,一定有好故事。要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找出村落的文化灵魂,体现社会价值。挖掘出传统村落中的好故事,才能让后人对乡村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社会对其价值的认知会更广泛。

  李宅大台门上悬挂的匾额“忠孝名家”传诵的是绵延至今的忠孝文化,旌表的是李氏名人李诚之殉家报国。李诚之(1152—1221年),字茂钦。受业于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吕祖谦。曾在蕲州担任知州,在任期已满行将回乡之际,金兵南侵,进逼蕲州,而继任者迟迟未到,受蕲州父老乡亲的挽留,李诚之选取壮丁迎敌,率兵屡获胜利。后因金兵增援十余万,终因寡不敌众,城池沦陷。李诚之自刎殉国;次子士允、兄之子士宏力战而亡。其妻媳孙女等近十余人都投湖自尽,唯有长子因先返家乡得以保全。李诚之一家13口罹难后,朝廷追赠其为朝散大夫秘阁修撰,封正节侯,并钦赐“忠孝名家”匾额。蕲州及东阳乘驷桥旁,都立庙以祀。旧时到了三月廿七日(殉难之日),东阳县官都亲临祭祀。

  李氏宗族中厅的“怡怡堂”匾额为宋宁宗所赐,以旌表南宋庆元二年进士李大有、嘉定十六年进士李大同、赐封翰林学士李大璞“一胞三凤,怡怡一堂”。

  而位于月塘前的“尚书坊”纪念的是两位尚书:李大同和李希明。李大同(1157~1243),晚号蜗室老人。为东阳桂坡李氏六世祖。李大同与兄长李大有同受业于朱熹、吕祖谦之门。以乡贡入太学,南宋嘉定癸未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宝谟阁学士。著有《群书就正》、《群经讲义》、《通鉴随录》、《唐事类编》等书。李希明为东阳桂坡李氏十二世祖。以习《左氏春秋》而举孝廉,入太学,为舍选第一。官至监察御史、左参政、刑部尚书。

  “忠孝名家”、“怡怡堂”、“尚书坊”,承载的是一个家族的荣耀,传播的是村落丰富的文化价值及其衍生的社会价值。村落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历史价值的好故事,是民族的魂、文化的根,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古村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旅游和产业植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政府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更加重视,也加强了对古民居、古村落文化的研究和发掘,但是如何让这些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为乡村旅游服务方面还存在顶层设计不到位,抢救保护不及时、研究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李宅村古建艺术、灯会文化弥足珍贵,挖掘潜力无限,但是专业性学术技术的指导和规划执行的刚性仍然不够,因保护不到位不及时导致破坏的风险依然存在。

  因此,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当我们带着乡土情怀深入其中,发现传统村落赖以生存发展的整体空间形态,找寻出乡村的记忆和味道,挖掘出其优秀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后,更应该从文化寻根、教育溯源乃至旅游开发的角度出发进行全方位科学设计规划,才能让传统村落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才能为乡村旅游服务,实现乡村的振兴。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