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父母、故乡的召唤下,我放弃了老师推荐的待遇不错的工程设计院工作,回到家乡宁夏考取了大学生村官岗位。在上岗前,组织部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使我真正明白了宁夏村庄的落后和贫苦,很多乡镇村庄地处群山之中,交通不便。有的村庄不通路,有的不通水,有的没有产业。我和新结识的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深感重任在肩。
同年秋季,我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树台乡红井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树台乡位于海原县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而我所在的红井村位于全乡中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辖9个自然村,1192户,5640人(其中汉族46户,186人),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
两年来,我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全心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我工作的引导和支持,更体会到了村民的热情和老乡的关怀。然而,刚踏出校园,空有一腔热血,缺乏社会工作经验,我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刚到村里时,因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也曾迫切想要离开。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从对基层农村工作感到平淡无望到逐渐喜欢上这份工作并为之奉献,实现了对村官角色的准确定位。其中,村“两委”成员给了我极大的帮忙和支持,村里的老支书、老党员、年纪大的长者都是我的老师,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两年的实践让我明白,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把自己当做农村中普通的一员,真正用心去了解村民的需求,解决村民的困难,才能真正服务于农民,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村支书年过花甲且文化程度不高,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开展中,他总央求我帮他制作填写有关报表文件。当时我主要负责党建工作,而不是扶贫,因此起初很不耐烦,对支书情绪态度不好。但是,他总是眯着眼睛,笑得满脸的皱纹如波浪般皱起,软磨硬泡跟我说好话安慰我。我平时住在村部,他经常给我带干粮、水果,每当家里做了好吃的就叫我去。这样,我俩的隔阂也在支书的暖心举动中烟消云散。
有的村民认为我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吃不了农村的苦,干不了农村的事,在村里呆不长、干不长,所以也不信任我,看我的眼神都不对。有一次,村民向我咨询关于农村低保政策的问题,由于当时确实不太清楚低保政策,又抹不开脸说不知道,我就给村民提供了错误的信息,让那位村民白跑了一趟。这事后来还被那位村民提起,让我脸红了好一阵子,虽然村民没有多说什么,但这确实很丢脸。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村官,和老百姓打交道,不懂农村政策和农业知识,很难做好工作并得到村民认同。要扎实地做好村官工作,一是要掌握好“三农”相关政策法规,熟悉农业生产业务知识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快速掌握农村政策,熟悉农村工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虚心向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学习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实际能力与本领;三是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学会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在农村工作,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琐事,处处留心,时时观察,做生活工作的有心人,认真总结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用心对待任何工作。认认真真处理好每件工作,一定能在村官工作岗位上创造实绩。
我们村山洼土地较多,其中在4.7万亩耕地中,水浇地只有2800亩,这造成了我村农作物品种的单一。经过仔细调研,我们发现村里更适合种植马铃薯,因为山洼地更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使产量增加。近年来,我们村紧紧围绕种植马铃薯、苜蓿草,依托“华润母牛”项目,在政府和华润集团的扶持、强力推进下,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村呈现出经济发展向好、村民脱贫人口增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至今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其中:高垄管灌4000多亩、覆膜种植6000多亩)。按照小群体、大规模、一家一户养殖为主,培育壮大养殖业。全村草留床面积达3500亩。在堡洼、刘河、七百户等自然村累计建设设施棚圈400座,投放基础母牛470头。全村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265头、12000只,存栏480头、5300只,畜牧业产值达582.4万元,人均达1120元。到今年年底,我们村就要申请全村脱贫验收了,我有信心我们村肯定能彻底脱贫摘帽。
在基层,大学生村官是党和政府派下来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直接接触国计民生,要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为百姓排忧解难、致富谋发展,为农村添砖加瓦,尽一份绵薄之力。以前也许因为年轻,我总想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实现鸿鹄之志,殊不知做好点滴小事、实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其实就是在成就一番大事。正如毛主席曾说得一样:“农村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会大有作为的!”面对各方面还相对薄弱的农村,我们这些拥有文化知识和满腔热情的年轻人,恰好找到了一个展示才华、释放激情的机会。面对着亟待发展的村庄,面对着一张张真诚而朴实的面孔,我在心中暗暗承诺:为了这些善良而淳厚的老乡,为了给我机遇、给我以期望的乡村,即便是奉献全部青春,我也无怨无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