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情深 把小山窝打造成幸福窝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编者按: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在本期“人才兴村”栏目里,先向大家推荐四川省广元市几位原本在城市拼搏、后回乡创业的人才的事迹及作为。

  三月的嘉陵江畔,油菜花田错落分布,嘉陵江犹如不知疲倦的旅人,水流不息。四川广元的早春,天气还是微凉,越往山上走,气温越低。笔者一行驱车,跨过嘉陵江,向广元朝天区的三滩村进发。三滩村隶属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有10个村民小组。笔者此行目的地是三滩村的第十村民小组——小山窝。

  小山窝,位于山的最高处。沿着嘉陵江畔的山路曲折前进,越往上走,越能体会到爬山的不易。去往小山窝的路,坎坷到堪称九曲十八弯,越往上走越如是:在陡峭的地方,有些道路犹如楼梯,在转弯的一瞬间就是回缓加速的最佳时机,倘若踩油门不及时,车都有种要倒回来的感觉。这条山路的建筑风格在半山腰处就截然不同,之前道路两侧的护栏是钢架构,然而到某个地段之后,护栏变成了混凝土制成的土墩。开车的师傅说,上山的后半段路是由返乡创业的赵清军兄弟修建的,他们还在小山窝建设了藤椒种植基地。即便是混凝土铸就的平坦大道,上山的路依然很不好走。

  沿途的风景,除了山还是山,偶尔会在山势平缓处散落着几户人家,越往上走,住户越少。经历了一番颠簸后,笔者终于见到了主人公之一,现任三滩村的村主任、小山窝藤椒专业合作社社长赵清军。

  赵清军介绍,他是三滩村十组村民,早年和哥哥一起外出打工,后来机缘巧合,做了些小生意,赚了点钱。2013年,赵清军兄弟回到小山窝,触目所及的竟是一片荒芜。2008年,四川震惊全国的地震改变了三滩村的命运,小山窝尤甚。地震之后,小山窝的村民大都搬到了山下,有钱的买房子,没钱就租房子,小山窝的土地都被撂荒了,饮水也成了问题。赵清军兄弟的母亲也住在县城,赵母年事已高,总想着落叶归根,能回到小山窝终老。那时,去往小山窝的公路只修到半山腰,再往上,连个像样的路都没有,只能徒步沿着山间小径走上去。

  想到年事已高的老母亲的愿望,想到乡亲们荒废的土地,想到荒凉的村庄,赵氏兄弟俩决定回来自己修建道路,发展产业。修路的消息传出来,村民自发筹集了20万,赵氏兄弟各出资100万,在山上开始勘测、修建道路。当时修路的场面必是热火朝天,厚厚的混凝土浇筑成高低起伏的道路,从此,从嘉陵江到小山窝将一路畅通无阻。

  2015年3月,赵清军兄弟注册成立了三滩村“小山窝”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将村民闲置和撂荒的土地集中统一有偿流转,并依托当地林地林木资源投入700余万元建成藤椒园区,以基地示范带动农户种植,以入社社员为引导,吸纳周边农户加入,并与裕鑫公司合作发展藤椒产业,发展订单式农业,延伸了“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订单”的产业链条,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达到了合作社与农户双赢的目的。

  翻过小山窝的山头,坐落着另一个贫困村庄——烟灯村,烟灯村几乎面临着跟小山窝一样的命运,考虑到烟灯村的现状,赵清军兄弟又出资将通往烟灯村的道路打通,也将烟灯村的土地一并流转。

  三年的时间,合作社共流转三滩村与烟灯村退耕还林地3150亩,种植藤椒15万余株。合作社吸收了包含53户贫困户在内的262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分红,62名贫困人员长期在园内务工,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分红以及在园区务工,人均增收2万元,最高达3.4万元。藤椒基地于2017年实现初挂果,共采收20余吨藤椒,产值达到30余万元。2018年,预计全面初挂果后,藤椒采收量将达80余吨,产值可达120余万元。

  赵清军介绍,合作社正在计划修建冷藏和烘干房,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园区,进一步推广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村组农户发展,促农增收。未来,还要因地制宜,改善种植茶叶,继而发展乡村旅游。

  “小山窝”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发展产业提供就业岗位,推动了社会扶贫工程的进程。2016年7月,“小山窝”藤椒种植合作社被四川企业家网品牌战略部评为年度“诚信经营示范单位”;2017年11月,广元市促农增收现场会设在“小山窝”藤椒园,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得到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去年11月,国家林业厅、四川省林业厅、广元市林业局前往“小山窝”藤椒园调研退耕还林实施项目,并给予了高度赞赏与肯定。

  笔者在赵清军小山窝的家里,看到了赵母的遗像,遗像旁边是赵清军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赵母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这是落叶归根最好的诠释。下山的路依然颠簸,依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然而,笔者觉得,小山窝是个很窝心的名字,也是很窝心的地方。小山窝就像是每个村民心里的故乡,哪怕它变得人烟稀少,依然是乡愁之所寓,信念之所在。

  一个落叶归根的念想,留住了乡愁。对赵氏兄弟来说,在嘉陵江畔某个高高的山顶上,有一个地方叫家,尽管山路回环,上下不易。现在的“小山窝”,正重新焕发生机,朝着幸福山窝进发。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