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农垦旧址 今日秀美乡村——江西德兴池口村建设秀美乡村侧记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江西大茅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伟 字号:【

  走进江西省德兴市池口村,可见青瓦白墙的农舍掩映在青山间,错落有致,道路清洁,荷塘绕村,宛如一幅美丽画卷。很难想象,在两三年前,池口村还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破败村庄,污水遍地,垃圾成堆,巷道狭小逼仄,坑坑洼洼。池口村的变化,是德兴扎实推进秀美乡村建设以来农村面貌蜕变的缩影。

  近年来,德兴坚持以“山清水秀、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留住乡愁”的标准统筹推进秀美乡村建设、管理,从最基础的垃圾污水处理、河沟清理、村庄亮化、绿化、美化入手,将秀美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高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好、公共服务好、生态环境好、产业发展好、乡风民俗好、社区治理好的“六好”村庄。

  池口村以前叫做池口农场,1957年,由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副省长方志纯带领省市机关下放干部、部队转业军官和上海、扬州的知青创建而成。农场兴建之初,大家众志成城,在大茅山进行垦荒种茶大会战,留下了宝贵的农垦精神。如今茶山上,还保存有唤醒人们回忆的时代印迹——占地面积20亩、气势雄伟的大字“毛主席万岁”,成为当地的红色旅游景点。

  池口村建立了大茅山农垦文化展示馆,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展馆内有2000多件农垦文化展品,是江西省最大的农垦文化展馆。馆内有1958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颁发的奖状、朱德委员长视察大茅山的珍贵照片和文献,还有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启功为大茅山创作的诗词作品。展馆反映了大茅山60年的农垦发展史,彰显了大茅山坚定厚重的文化底蕴,诠释和弘扬了大茅山农垦史上“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创新有为”的农垦精神。这种在泥土里生根发芽的农垦精神,绘就了今天良田万顷、荷花飘香的美丽画卷。

  池口村还建有知青文化广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有知青舞台、知青文化长廊、知青文化活动中心。这里保留了上世纪60年代下放知青居住的房屋建筑,进行了翻新修整。当地水资源匮乏,却有一口井一年四季水位奇高,常年不干涸,当年的知青、百姓吃用水源都靠它,被称为“知青井”“母亲井”。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老知青、农垦人回到这片故土,看看当年居住、劳动、生产过的地方,缅怀岁月!

  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中,池口村遵循德兴市“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目标,按照“山清水秀、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留住乡愁”的要求,深度挖掘农垦文化,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确保秀美乡村长期发展,池口通过“党建+”模式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兑换银行,使村民的生活垃圾实现分类处理、集中转运,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从源头确保了垃圾减量。并利用当地特色组织村民发展垂钓、采摘、观光等特色活动吸引外来游客。

  池口村还利用当地优美环境,建设了33栋连体别墅和66套房屋对外销售,用赚得的钱反哺秀美乡村建设,实现了良性循环。

  “秀美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让池口这块知青下放的昔日农垦之地,逐步成为了市民周末和节假日出行的好去处,池口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