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完善标准协同的产业链条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编者按:2016年11月14日,农业部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此,《中国村庄》杂志对话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卢凤君教授,卢教授就农产品加工、产业融合与土地确权等问题进行了解读。本次专访中,卢教授提到了几个关键词:标准与话语权、协同与有序、社区终极消费、持续消费;阐述了政府与市场、集体与农民、企业与生产要素者三方面的关系。最后,卢教授以如何生产优质大米为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实现三产融合以及面对国家政策,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应该如何应对与把握。梳理国家政策,汇聚学者智慧,以飨读者。

  《中国村庄》:如何做优农村第一产业,推动一产内部融合?

  卢凤君:做优第一产业,重点在于推动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的三元结构调整。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过剩,以玉米种植过剩为例,直接被用来做饲草料,则农副产品成本相应增加。种植结构的不合理就要求压缩玉米产量,将不适于种植传统玉米的土地调出来,直接用于种植以秸秆为主、籽粒为辅的优质青贮饲草料生产。应围绕养殖规模适度调整饲料种植规模,实现玉米种植与牛羊养殖业的种养结合模式,形成一个小生态循环圈。

  种养结合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环保,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最合理最有效的农业废弃物处置方式是就近处理。秸秆用于养殖业,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长期循环,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成分,相应地减少化肥播撒,对土壤板结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二是补短板、降成本,提升竞争力。目前我国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少,饲草料种植面积增加,可以减少玉米库存的压力,为养殖提供优质饲料原料,增加牛羊养殖的竞争力,对进口有一定的代替;三是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创新。种植与养殖业的结合利于创新,改善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中国村庄》:如何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一产与二产的融合?

  卢凤君:农产品加工业包括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两种方式。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目的在于减少损失,保证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目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附加值,推动我国的农产品走得更远更广。面向精深加工的农业生产是精准投入、精益过程、精细定位和精特产品的生产过程,只有精准农业才能解决融合问题。农产品精深加工主要分农畜主产品、副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精深加工,加工过程需要重点解决新产品研发、工艺材料与装备仪器,以及产品市场开发三类问题。

  农产品加工业与一产融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主体融合。主体融合表现为社区+园区+龙头企业+平台,在信息相互对称的情况下,减少中间环节,以契约的形式,遵从共同的标准,朝着共同的目标,实现产业链条之间的无缝融合。主体融合就是要基于标准提高产业环节之间的协同发展能力,形成合理的契约管理,各个主体基于对附加值的贡献,获得话语权、决策权和收益权。种植、养殖和废弃物处理的结合,形成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结合乳业加工,吸引产业基金投入,由此形成第一产业内部,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多重结合。在一产内部和一二三产融合的过程中,物质的循环使得各个主体的标准、决策和规模衔接得当,目标就越一致,信息越完备和对称,中间环节越少,产业之间衔接度、耦合度、融合度就越高。

  二是产业融合。基于协同安排组成的合作社,发展规模合作经济,由企业来应对市场,企业分担市场风险,合作社分担自然风险(疫病,自然灾害),还可以引进保险、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各种主体的融合,风险就可以对冲、管理和分担。政策也可以在此汇聚、叠加,提高效率。此外,通过引进服务业,与校区合作,培养专业研发管理人才,实现产学研的结合。这些有利于提高关系的有序度,减少无效的消耗,化复杂关系为简单关系。有序产生信用机制,信用是依靠统一的标准、有序的关系、协同生产衍生出来的,信用越高,成本就越低。

  三是完善标准,协同发展。标准是主体之间基于标准打造行为规范。协同是指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基于标准提高能力,增加价值,生产通用规格的产品。按照标准生产的产品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倘若不按照标准,产品之间的等级差就比较大。究其原因在于话语权问题,如今农民的话语权很低,即便是农产品短缺的时候,话语权也在经纪人手里。话语权低下问题是因为标准不稳定和信息不对称。标准协同后,农业种养者的话语权就可以提高。

  《中国村庄》:如何做特三产,实现一产与三产的融合?

  卢凤君:以生产优质大米为例,要善于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关注整个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的重点把关。

  上游是解决来源和禀赋的问题,要建立标准规范。什么样的大米是好大米?这要市场和消费者说了算。从消费者层面来讲,好的大米首先是口味,其次是感官,最后形成好的口碑。感官上,要色香味俱全,口感好,闻起来香;同时要保证安全性与消费者获取的便捷性。市场层面,要细分市场和基于品质做营销,通过标识来传播,产品品牌要得到市场认可。上游是整个环节的根源所在,即重视禀赋,保证品种好,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产品内质性的保障是产地,产地的土壤、水源、空气等对好大米的生产至关重要。

  中游依靠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解决生产、加工和物流的系统控制。要防止产品的污染,进行标准控制。中游即加工环节,要重生产。生产加工环节要按照严格的标准规范进行操作与控制,规范加工流程,防止中途的污染与破坏,保证物流与配送环节的质量与畅通,给予安全质量的严格管理。

  下游解决市场的问题,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下游重视客户满意度,重视消费者倾向,因此要做好基于品质的营销和市场细分。打造品牌与口碑,强化消费者印象,营销要善于利用名人效应。做好大米要把社区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社区是产业链的消费终端,要以一个城市社区的30%左右的大米供应量为目标,让消费者认同,进而口口相传,传出好口碑。因此,这个环节要减少代理商和经销商,增加服务商,服务到社区终极消费。所谓的融合是终极消费要保证食材的健康与营养,在绿色标准下不断优化行为,提高标准,然后用物流和配送带动加工,形成信息闭环。因此好大米是生产、管理、服务、运营出来的,是精优生产、特色挖掘的结果。

  此外,政府要重视产品的品质、品牌和标准,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营造环境。政府要重视品牌产品的打造,给予政策支持和保障,推动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重视管理与服务,重视品质、产地标识和品牌,基于标准来引导服务,营造环境。

  总结起来,一产是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二产是基于标准链条的加工业,三产是金融保险、信息、休闲服务业等。种植养殖业环节保障粮食的安全与品质,加工业环节要基于标准生产品质产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三产提供服务,这样才能应对市场、促进创新。

  《中国村庄》:一二三产融合面临哪些关键问题?

  卢凤君:一二三产融合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标准的不协同与话语权不足的问题。各主体按照标准生产,各自的话语权就会较大,现在农业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由此造成农民的话语权较低甚至没有话语权。各个关联主体基于标准解决能力问题,同时标准可以使得信息公开和公正,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融合主要是基于标准的能力建设,现在农业产业各个主体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需要做的是在区域内将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等结合,实现种养结合以及种养与加工结合,加工与第三产业结合。

  第一产业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标准的不稳定,农民的话语权小,所以调整结构在于解决这两个问题。一产在产业链中没有话语权的原因在于,只注重产地观光休闲的直接消费,忽略了间接消费和持续消费。拿休闲旅游中的采摘体验来讲,采摘本身就有话语权,关键在于解决消费的持续性问题,比如通过完善物流配送,或在不同地点设立固定店面给消费者提供持续配送等,通过这些吸引消费者,然后利用口碑形成传播。因此休闲要注重消费的持续开发,基于产品链条、服务链条、信息链、营销链打造产品品牌和影响力。结合营销来做观光休闲旅游,提供基于营销的服务与再服务,农场之间可以相互委托代卖产品,形成链条和产地的联合营销服务。

  二是产地品牌和标识不清晰的问题。现代农业难以与第三产业融合主要还在于主体间关系的混乱,一些产品的形象和品牌包装过度,难以辨别质量,产地更是难以识别。这一过程中许多环节是无效的,但是大家又互相模仿,造成更大范围的无效。所以应该建立产地合作社的品牌、村庄的品牌、企业的品牌等,无效的部分应该淡化和剔除,增加有效的部分,在衔接部分和基于标准补短板上多花精力,这将使得产品的等级提升,不考虑别人如何做,而要考虑做好产品应该达到哪些标准,如何去实现标准,由此精神、心理和行为才能一致,信念才能更加坚定。

  三是基于终极消费的融合不足的问题。社区最能反馈信息,不管产品做的好与坏都可以通过社区的反馈来了解,做得好则可以通过社区继续扩大范围,通过减少经销商和代理商,增加服务商,或将经销商和代理商变成服务商。从服务到终极消费,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融合是在终极消费中要保证健康和营养所需要的食材,以绿色生态为主旨优化行为和提高标准,以物流带动加工,形成加工和物流共同作用的布局。目前存在的根层问题在于各个主体没有联通,且各个主体没有能力去做好产品,所以融合首先是基于标准的能力建设,其次是产品的标识建设,最后是终极消费的融合。

  《中国村庄》:该政策出台后,新型经营主体(农民)该如何把握与应对?

  卢凤君:新型经营主体要注意三方面的关系:一是依靠集体组织的力量。农民未来应该以集体的形式来应对市场。未来的发展是融合发展,离不开基层政府,离不开村集体,任何农民的单打独斗都是不可能的,农民需要加入合组织或协会,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发展和应对。国外的合作组织和协会一般是直接面临国内外两个市场,以合作组织的方式进入二产和三产。农民合作组织应对市场涉及到政府与市场、集体与农民、企业与要素供给者三方面的关系。二是注重政府与市场的平衡。目前国家推行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土地确权与流转、一二三产业融合、休闲农业等,这些政策具有普惠性,政府的角色定位是政策保障和支撑者,追求公正、公开、公平的治理,加大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的投入,提供公共性服务,在关键环节给予引导性的调整。市场则是追求差异化与适应性,重在创新。三是依靠集体处理好生产要素供给者与需求者的关系。农民在应对市场化的过程中,集体角色定位尤为重要,不可忽视。土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改革方案中,重构三权,重在集体。土地确权是实现“三权”做活、农村产权市场有序的前提。集体的作用非常大,没有集体,要素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有可能遭受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利益冲突引致的损失,所以农民的利益需要集体的介入和把关。市场越起作用,集体的作用就越大。

  (整理/任红伟)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