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缺失 春节难以言说之痛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陈丽芳 字号:【

  春节传统文化的缺失,绝不仅仅是城乡差距的原因,也有着撇不开的“现代因素”。文化总是附着在一定“仪式”上表示出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小时候,每次听到这首童谣,就开始欢天喜地地迎接春节了。可以说,这首童谣是几代人关于过年的美好记忆,更是伴随了几代人的童年。

  儿时的记忆中,一年之中最开心的时候莫非是过年,因为在过年可以穿新衣、吃大餐、串亲戚、收压岁钱,但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过年时的各种庆祝活动:跟着秧歌队走乡串户、和伙伴们一起放鞭炮、跟在家人后面贴春联挂灯笼……这些都是农村过年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让新年变得更加热闹,给农民带来了很多欢乐,也让很多小伙伴的童年多了很多欢笑与回忆。那时的春节,虽然物质相对匮乏,但乡亲们的内心却是充实的。

  记得小时候,寒假的开始也就意味着要过年了,那时的寒假比较长,假期开始就鞭炮不断,一放就是一整天,大街小巷时刻充斥着鞭炮的声音,过年的气息也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浓了,就像童谣中唱到的那样,整个腊月,似乎都在为过年忙忙碌碌地准备着。大年三十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来到了,孩子们穿着新衣服,三五一群的放鞭炮、贴春联,大人们则准备着丰盛的饭菜,家家户户都能飘出饭菜的香味,传出阵阵的欢笑声。除夕夜,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看春晚、放烟花、守岁……初一以后便开始了形式多样的拜年活动,大街小巷的人们互相说着新年的祝福,平时难得见面的亲戚也在过年时欢聚一堂,亲朋好友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团圆饭,那份简单又纯真的快乐,似乎就在昨天,又似乎很遥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发现春节的味道变了,虽然吃得更丰盛了,穿得更漂亮了,压岁钱更多了,但是年味儿却越来越淡了,村民过节的心却越来越空虚了,记忆中那种热热闹闹的场景再也没有了,过年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形式。在文化娱乐设施相对落后的农村,年三十吃完午饭后,大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地约着打麻将,玩扑克,年轻人宅在家里拿着手机发发微信,抢抢红包,而老人和孩子则在电视和聊天中打发着这一年中本应最热闹的一天。夜幕降临时,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宣告着年三十是真的来了,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不算热闹的年夜饭,然后一边看春晚一边各种吐槽,手机中接收着各种微信及短信的轮番“轰炸”,就这样迎来了新一年的第一天。随后的几天,除了偶尔走亲访友,同学聚会以外,过年就在麻将和手机中这样过完了……我相信,这样的过年场景不仅仅存在于笔者的家乡,而且是众多中国农村新年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不停的在外奔波,经历了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从一个小山村一步步在大城市中安家立业,但心中对家乡,对儿时春节的怀念却越来越强烈。怀着强烈的思乡情回到家乡后,熟悉的小路,熟悉的小山村,却再也找不到儿时熟悉的感觉。走在空荡荡的村里,听着家家户户里传出的麻将吆喝声、乡村饭馆里一阵阵的碰杯猜拳声、微信群里一声声的微信提示音声,再听着远处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偶尔传来的孩童欢笑声,心中真的是不知道该感叹物质生活的提高还是叹息着那渐行渐远的乡愁。

  春节在我国由来已久,传统春节是由虞舜兴起的,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可见春节在华夏子女心目中的地位之高。春节活在每个人的心中,不论走到哪里,不论多么的繁忙,中华儿女都会停下来聚到一起庆祝新年,春节过后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开始,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有人说,春节就是一次约会,一次“在一起”的约会,只是约会的对象不是情人,是亲人。哪怕是见一面,坐在一起吃一顿饭,望眼欲穿盼子归的父母也会心满意足。在他们心中,盼子归的分量远远重于“盼子贵”,家人团聚是春节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哪怕票难买,哪怕路难走,历经千辛万苦,跨越半个中国也要回家,图的就是家人团聚的那一刻。

  对于农民来说,春节意味着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村民的腰包迅速鼓起来。新时代的农民对过年的期望已经不满足于吃好、喝好,而是更渴望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更渴望让新年更有文化味儿,他们认为只有文化生活丰富了,乡村的年味儿才会更足,春节才会过得身心舒坦。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春节传统文化的缺失,这种感触在农村尤为明显。农村春节文化娱乐活动形式相对单一,有调查显示,春节期间农村娱乐活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抹牌赌博、看电视和闲聊。春节期间村民参与抹牌赌博活动的比例剧增,男女老少扎堆赌博已成风气,很多村民春节期间输掉一年打工的辛苦钱。农村春节的豪赌一是源于没有其他的消遣娱乐方式,二是功利社会之下的攀比之风,要面子思想已然泛滥成灾,从而让赌博如同不断膨胀的气球一样,随着最后的破败而惨淡收场。而大多数年轻人在网络充斥着的现代社会,大都喜欢宅在家里上网,连最初的问候“过年好”都演变成为手机键下那没有任何温度的问候……不知道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以后,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停留在她们印象里的春节,还剩下什么?她们印象里的春节传统文化,还能留下多少?

  春节传统文化的缺失,绝不仅仅是城乡差距的原因,也有着撇不开的“现代因素”。文化总是附着在一定“仪式”上表示出来。传统文化自然也需要“传统的仪式”。现代社会受多方面因素,很多“传统仪式”无法开展,进而导致“年味”不足。例如,过去,一进入腊月农村有时间有条件开始准备过年,而现在往往要等到腊月底才会放假;过去是一个大家族都聚居在一起,不存在“回家难”,而现在动辄需要坐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车;过去,过春节有复杂的仪式,如祭祀,拜年等,现在,这些仪式都几乎没有了……

  春节传统文化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一些国外文化也开始被国人熟识,其中不乏一些洋节。情人节送玫瑰、愚人节搞怪、母亲节送鲜花、感恩节化妆游行、圣诞节装点圣诞树等等。如今这些洋节不仅在一些青少年当中耳熟能详,越来越多的70后、60后、50后也开始参与其中。节日中的理念是需要通过庆祝仪式来彰显的,可惜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淡出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带来的结果就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开始被遗忘。所以,不断挖掘、恢复和重塑传统节日里互动性强的风俗习俗,对重返春节盛景十分必要。

  传统节日与现代节拍,在互动中出现的某种“文化碰撞”,是引发“春节无聊”之感的另一个原因。以拜年方式为例,当年是“路上相逢共长揖,发财恭喜贺新年”,而如今的“微信拜年”,只需动动手指,就可把数百位亲友一网“拜”尽。虽然省时省力多了,但对有的人来说,人情味淡了。

  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对精神文化诉求的提升,也是很多人感叹年味儿变淡的一个原因。在物质生活比较贫瘠的年代,过年是大人,更是孩子改善生活的一个机会,过年时的一顿年夜饭、一身新衣服、一份压岁钱,是人们对自己一年劳作的犒劳与奖赏,也是人们对来年新生活的期盼与憧憬。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不管是平时的吃穿,还是各种生活花销,都能远远超于之前过年的水平,人们对过年的那种期盼,那种渴望也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春节传统文化的缺失,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过节的方式与时俱进中,没有做到去粗取精,更没有以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年味儿”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美,文化内涵才是春节的灵魂。所谓无聊,其实也就是文化情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萌生的失落感。这种失落,说到底,是对“年文化”缺失的一种反思,是对“年文化”建设的一声呼唤。若不能从文化层面去审视,那么春节传统文化缺失的现实之痛和社会之忧,就始终难以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