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杭州湾畔的金山嘴,一条古海塘、一个小渔村、一条老街坊,是金山区山阳镇渔业村的所在地。这个小渔村,拥有6000多年的历史,海渔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这个村努力开展美丽村庄建设,成为上海市郊闻名的最后一个渔村。2012年,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基地”;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2016年获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
传统渔村的转型之路
金山嘴渔业村共有615户,户籍人口1854人,常住人口3400多人。过去,金山嘴渔业村是上海地区有名的渔港,历史上海洋渔业十分兴旺。每逢春、秋两汛,大鱼、海蜇旺发,来观潮的、买鱼的、经商的游客、商贾云集,海塘上人流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上世纪80年代,金山嘴渔村达到顶峰,有渔民800多人,拥有大小渔船45条,年产渔货116万担,捕鱼范围也从杭州湾走向远洋,南至钓鱼岛,是上海市渔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981年曾荣获上海市模范先进集体称号。
作为上海最后一个渔村,金山嘴渔村历经千余年的潮涨潮落。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由于杭州湾海域渔业资源的逐步衰竭,大部分的渔民不得不告别了赖以生存的大海。对村民们来说,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1996年以后,随着渔业资源的日益萎缩,这个靠打鱼为生的村子开始步入困境。因为打不到鱼,村民们不得不弃船上陆,寻找别的营生。现今,全村仅存有18艘机帆船从事近海作业,出海渔民100余人。由于没有耕地,除了少数村民经营酒店以外,大多数村民选择了进厂或者外出务工。
走出了渔船,走进了社会。村民们突然发现,学历和知识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尤其对他们年轻的子女而言,更是如此。没有文化,就只能干苦活,而再苦的活,一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村民们逐渐领悟到,只有好好念书才是渔业村下一代村民唯一的出路。
找到了出路,也就有了干劲。据村干部介绍,“失水”以后的这几年,渔业村的村民逐渐开始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一种独特的氛围开始笼罩整个村子。近几年来,从渔业村陆续走出了50多名本科生和数量无法统计的大、中专生,现在,他们中有的在市区大公司就职,有的已经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还有的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留学深造。
这片湛蓝的海水,曾经给了渔业村村民富裕的生活,而现在,“失水”的他们已经全部享受到了镇保。知识改变命运,村民们在教育观念上的转变,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小渔村未来的命运。
2010年初,在市、区、镇三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金山嘴渔村开始村庄改造,他们利用濒临大海的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让居民有事干,能就业。据村干部介绍,为了保留上海最后一个渔村的海渔文化,同时兼顾老街居住环境的改善,仿古修缮以白墙、黑瓦、观音兜的风格为主,最终展现为“移步有景,处处看景”的老街风光。修缮后的渔村基本保留了当地渔民原始的建筑特色,力求展现老街渔村的古韵,充分展示了金山独特的海洋文化和民俗风貌。由此,渔村实现了从传统渔业向旅游服务业的转变。
2012年,改造后的金山嘴渔村引入了文化元素,老街上开设了渔民老宅、渔具馆等颇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展馆;还引进李山、陆永忠、张建军、赵以夫、唐建平等众多艺术家先后入驻,成立工作室。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建平的书法工作室就坐落于一径幽静蜿蜒的青石岔路上。金山嘴渔村在提升自身文化内涵方面也是下足了血本:无偿提供创作场所给本地有声望的艺术家,艺术家们可以在这里开设工作室,也可以设立书画展览厅,甚至可以开辟一部分空间作为私人生活区域。
渔村还利用居民的空余房源,开办民宿。自2013年第一家民宿“渔家客栈”开张以来,目前渔村共有12家民宿、100多间客房。“民宿环境优雅清静,每一间房间的装修风格迥异、各不相同。到了节假日,游客们更是一房难求。他们有的从市区自驾前来,有的从外地慕名而来,也还有外国游客光顾。正可谓是渔村拥有全金山最好的民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金山嘴小镇不仅有民宿,还有远近闻名的海鲜一条街。那里开有33家大小海鲜酒家,60余家大小商铺,临近夜晚,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一派吃海鲜、看海景的兴旺景象。另据介绍,随着新的海岸线开发,金山区正在竭力把金山嘴滨海地区的“生产岸线”调整为“生活岸线”,要突出金山“海的特征”,做好“海的文章”。有此可见,有政策的支持,有成熟的运营,有用心的商家配合,金山嘴渔村的后续发展令人期待。
造船师傅成了非遗传承人
金山嘴渔村有句俗话:船真屋假。什么意思?因为造的船要出海,载着十几条生命和十几户人家的希望,一点也不能含糊,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而屋是在陆地上的,虽然也住着一家老小,但稍有破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譬如壁塌了,可以重新砌一下,屋顶漏了,可以换几张瓦。而渔船在茫茫大海上,来不得半点疏忽,否则就要出大事。
一个渔村能造船,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渔业走合作社道路,互助组、合作社、出海捕鱼的小划子,逐步换成了大舢舨,像模像样的舢舨船20米长,四五米宽,载重量20吨。一个叫姜品云的船工,跟着师傅学艺,1957年,造出了金山渔业村第一艘舢舨船,着实让渔民们高兴了一阵子。但舢舨船只能在杭州湾的近洋作业,要想涉足远洋生产,还需打造机帆船。1976年,姜品云和他的师傅们,造出了上海郊区第一艘机帆船,船长31米、宽度6米、水深2.5米,载重量达60吨,配上150匹马力的发动机,“大家伙”直抵东海渔场,成了东海渔场中有名的带头船。
渔业村8组的姜品云,今年69岁,渔村人习惯称他为云师傅。据他回忆,自1979年起,他们凭着集体生产的积累,每年能打造一到二条大船。到上世纪80年代初,已能打造载重80吨、动力250匹的网船,配上一艘畏船形成对船,在远洋生产中搞大拖网作业,鱼产量成倍增长。到上世纪90年代初,渔村自己打造的机帆船有20多艘,最大的远洋运输船达到载重100吨,动力250马力,在东海渔场上驰骋。造船师傅们看着自己打造的渔船满载而归,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备感自豪。
星移斗转,日月如梭,当年的造船师傅,现今都已入古稀之年,当年的辉煌渔业已成为历史。为让后辈能了解渔村的过去,渔业村在村庄改造中,建成了一座“金山嘴渔具馆”,需要一艘舢舨船在馆内展出,人们自然想到了云师傅。
打造一艘船模,需要数百个部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云师傅从打造龙骨开始,刨锯拼接两侧船体,再造船头、船尾,立起主桅,桅杆顶部还配有神仙葫芦,10多根横档撑起蓬帆,船艄还安装有舵杆,船内有头舱、中舱、回门舱、大舱、前连环舱、后连环舱等等,每块甲板都盖得平平整整,像模像样。船模展出后成了渔具馆内的镇馆之宝。
一个古稀老人造出2米长、0.45米宽的海洋捕鱼的主要工具舢舨船,这是传统工艺的传承,具有鲜明的渔村文化特点。为此,当地政府把这一绝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申报,姜品云师傅成为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受到人们传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