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占地约4公顷,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居住人口100户、500余人,保存着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羌族建筑历史文化艺术,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桃坪羌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西汉时即在此设广柔县,桃坪作为县辖隘口和防御重区便已存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美名。其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迷的东方古堡”。
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构成路网,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寨房相连相通,外墙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构,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保留了远古羌人居“穹庐”的习惯。民居内房间宽阔、梁柱纵横,一般有二至三层,上面作为住房,下面设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屋内房顶常垒有一“小塔”,供奉羌人的白石神(一块卵状白色石头)。堡内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从高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流至每家每户,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作消防设施,而且一旦有战事,还是避免敌人断水和逃生的暗道。
桃坪羌寨,羌语“契子”,依山傍水,土沃水丰,人杰地灵,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自村而过。该村寨集古朴浓郁的民风民俗,神奇独特的羌民族建筑,天然地道的羌族刺秀和奔放的羌族歌舞于一体,展示着古朴迷离的羌族历史。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羌家人围着咂酒、载歌载舞,往往是“一夜羌歌舞婆娑,不知红日已瞳瞳。”
众多民族的同源祖先
“龙来氐羌黄河头,征程漫漫几个秋”。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氐羌族群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中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虫乔 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属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
千年古堡 建筑奇观
寨内的巨大碉楼,雄浑挺拔,屹立于比肩走袂的村寨中,高高低低,从数米到数十米,建筑形式有四、六、八角,以土、石、麻筋、木为料,有的仅用土木。寨子是一处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片石与黄泥砌成的坚固经历了无数的地震后仍完好无损。墙体和墙体之间的巷道深幽而神秘,因一些巷道上搭建了房屋,于是有了无数暗道,走入其中就像步入了历史的迷宫。
施工时不绘图,不测算,不吊线,信手砌成,结构匀称,棱角突兀,雄伟坚固,精巧别致,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令人叹为观止,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考察。
桃坪羌寨一反传统古城设东、西、南、北四门的建筑形式,筑成了以高碉为中心的放射状8个出入口。而8个出入口又以13个甬道织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寨内人进出自如,而外来人却如入八阵迷宫,非本寨人指引,不可通行。寨内的地底下,挖掘了众多的引水暗渠,上盖石板和土,一定距离间,留有活动石板,揭开即可取水。这些水渠方便、保密,在寨内编织成流经每栋碉楼的水网,为战时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桃坪神奇的路网、水网、房顶,组成了羌寨内地上、地下、空中三种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络和防御系统,这也是桃坪羌寨建筑的奇特之处。
将高大的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这个寨子里最古老的建筑是两千年前用黄泥、片石作材料建成的,集数学、几何、力学为一体,显示了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
碉楼是整个寨子的标志性建筑,仅存两座,一座是陈仕明家的住宅,另一座雄踞在寨子对面的河岸上。碉楼分为9层,高30米左右,各层四方开有射击窗口,顶楼的钟孔是作为传递消息用的。
羌族建筑,就近取材,利用附近山上的土、石等资源,先在选择好的地面上掘成方形的深一米至两米左右的沟,在沟内选用大块的石片砌成基脚。宽约三尺,再用调好的黄泥作浆,胶合片石。石墙自下而上逐渐见薄,逐层收小,石墙重心略偏向室内,形成向心力,相互挤压而得以牢固、安定。屋顶结构层次由下至上分别是主梁、掾子、劈材层、竹杆、黄刺。棕耙,颇具民族特色。
桃坪羌寨因典型的羌族建筑、交错复杂的道路结构被称为“东方神秘古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
千年回响 非遗羌笛
羌笛是中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羌笛两管数孔(以前五孔,现在多为六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连结在一起。主要用于独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羌笛为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其表现力的最佳写照,故最适于独奏。
羌笛与笛有很大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东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故本四孔加以一”由此可知:羌笛在汉代就已经流传于甘肃、四川等地了,并且可以推之当时的羌笛是双管四孔羌笛。羌笛在唐时,是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经常出现在唐代边塞诗中。
现在茂汶及黑水一带的羌族地区,仍旧可以看到这种具有唐宋遗风的乐器,它们是用两支同样长短的油竹制作,管体被削成方柱形,绑扎在一起,每只管的上端,置有一个带竹簧片的吹管,竖吹,规格有17厘米和19厘米两种,音色高亢而略有悲凉感,是人们在喜庆丰收,过年过节劳动之余常用的主要乐器,亦是小伙子向姑娘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
赤布苏、沙坝地区的羌笛是秦汉战乱年间由南迁的羌族人从西部地区带来的。据史料记载,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纪时由音乐家京房加一高音按孔,成为五孔。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
现代羌笛,用当地产的油竹(竹节长、管身细)制作,选两支筒径、长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有的将两管相邻外皮削平),在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凉之感。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感。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想曲》、《莎郎曲》等。
2006年,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灾后修复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2016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在泰国曼谷揭晓,“中国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保护与复原”项目获“杰出项目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设立于2000年,旨在表彰近十年内为区域内文物建筑保护与复原的个人或集体作出的杰出贡献。该年度亚太地区共有40个项目参与角逐,其中13个项目获奖,中国另有浙江吴昌硕故居修复等4个项目获“荣誉项目奖”。
2008年“5·12”汶川地震,距离震中不足20km的桃坪羌寨遭受一定损坏,严重受损3户,受损较重39,受损较轻37户。四川省文物局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震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了抢救保护工程。
桃坪羌寨抢救保护工程既是文物古建筑修复工程又是灾后重建民居恢复重建工程,工程分为老寨修缮和新寨重建,在功能布局上工程实施中进行了诸多探索创新。一是首先组织开展了桃坪羌寨文化遗产价值和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深度发掘研究,编制完成了《桃坪羌寨抢救性保护工程的传统建筑与工艺调研报告》,为工程实施奠定了基础。二是结合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的特点,多次举办“四川藏羌地区传统建筑维修保护技术工匠培训班”,同时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经过培训的当地工匠在专业资质单位的管理下参与工程,让当地民众亲手重建家园。三是专门编制了《桃坪村分户建筑受损勘察及修缮、整治施工导则》,强调勘察、修缮及施工的特殊性及施工要点。四是注重与当地村民的沟通交流,开创性地实行了村民自愿与村寨行政管理部门签订维修工作协议的工作方法。
该工程按照施工的顺序和时段,结合民居范围和工程措施的特点,将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分为两期,一期工程重点是抢险修复、抢险支护、遗址保护、遗迹清理;二期工程重点将全寨建筑按照建造年代、建造形式、保存的历史信息等为价值标准加以分类,进而根据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修缮措施。修缮工程于2011年1月顺利完工。2011年4月,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管理局联合组织专家赴理县对桃坪羌寨修缮工程进行竣工验收,认为修缮工程遵循了文物保护的原则,较好的保留和运用了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达到了预期的抢险修缮目的,恢复了震前桃坪羌寨的风貌,工程质量基本合格,原则通过验收。桃坪羌寨一、二期修缮工程的顺利竣工,使羌族文化遗产保持了历史原貌,羌族的传统建筑技艺得以延续和传承。通过桃坪羌寨的修缮,达到了文物保护工程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增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
历时3年多的精心修缮,桃坪羌寨以很好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羌民族文化遗产保持了历史原貌,藏羌碉楼与村寨的建造技术、传统工艺得以更加有效地保护传承;桃坪羌寨文化旅游产业飞速发展,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众。评委会高度赞扬了桃坪羌寨的保护与复原项目,获奖评语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桃坪古羌寨复原工程体现了灾后重建工作中从整体着手的观念。羌寨村民与政府部门、专家和工匠合作,确保了羌族文化时刻渗透在碉楼等独特的民俗建筑、公共设施、以及景观的复原过程之中。在接受传统建造技术培训后,当地居民通过参与重建活动以工代赈,这一做法不仅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保障提供了令人瞩目的替代方案,同时也保证了村落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的长久维系。这项工程不仅使这一历史悠久的村落重焕生机,也为未来灾后援助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