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域旅游绘制乡村发展新画卷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 钱振华 字号:【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思想与艺术并重、城市与乡村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景式描绘社会风俗和市井繁华的作品,可谓“方寸之内,体百里之迥”,让人“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细微品鉴《清明上河图》,要重点研究画中隐藏的先进理念,将其运用到现实发展中。北宋宫廷画师张择端以清明为主题,选址“虹桥”一带农民密集活动的地区,将劳动者置于主人公地位着重描绘,献上了一场古代乡村集市的商业盛宴,这对发展当代乡村旅游事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这是“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域旅游讲究的是全景、全时、全业、全民,无独有偶,这在《清明上河图》中均有体现。但现实中,要按照全域旅游概念,做这么多、这么大的改造,显然在城市不能很好地开展,而乡村这种非常自然开放的场域特点,更符合全域化时代的旅游需求。同时,随着乡村休闲娱乐产品的丰富、自驾车扩大出游半径等,乡村旅游在城镇居民休闲中的地位已大大超越当年,市场潜力巨大,消费需求旺盛。

  以现代商业观点来看,丰富的体验性业态是《清明上河图》反映的一大商业亮点。人流不息在于商业兴盛,更在于商业文明背后的制度。要把《清明上河图》中的经营理念植入乡村全域旅游中来,以绘制《清明上河图》的构思和技艺,创造性地开展乡村全域旅游工作,做到既叫“好”又叫“座”。《清明上河图》是乡村全域旅游的“前世今生”。

  首先,要“以游兴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最终的文化梦想是诗酒田园。我们可以把一个上千年的田园梦想融入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把农区变成景区。同时,深挖农村“沉睡”资源和文化景观,把点状、“碎片化”的乡村旅游点串联起来,实现开放化、纵深化、差异化发展。在这方面,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在全国大力推广的“中国农业公园”创建项目,为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要“以商带旅”。农、旅的融合需要前台和后台的配合。前台展示游客的是田园游乐场、农产品集市、农耕民宿聚落,而后台则是它的产业平台。可以将乡村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与“旅游+”结合起来,把各类农产品变成商品、礼品,构建一个新型乡村产业体系,并联动全域的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旅游业态,实现跨界盈利。只有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让游客有多样化的选择,才能形成全域旅游发展的全新态势。

  此外,新传媒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要以“互联网+”畅通乡村全域旅游“最后一公里”,形成线上和线下互动,精细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复合叠加的农村经济新形态。

  再次,要创新制度供给。全域旅游时代,乡村旅游的参与主体有很大不同,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将成为一门共享经济。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把各方面惠农政策整合起来,提供一揽子针对性政策措施,并着力破除约束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制度要素,真正实现“以游兴商”、“以商带旅”,形成政府、投资方、农民共同参与的发展氛围,让市场走进农村,把游客“请进来”,让产品“走出去”,形成市场进农村,农村造市场的良性格局。

  乡村全域旅游关联着乡村与城市,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与政治意义。唯有将乡村全域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既建设新农村,又能够兴农村,才能让更多的乡村全域旅游版《清明上河图》落地开花,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