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三门塘村古迹幸得保护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鲍振峰 孙川东 字号:【

  贵州省天柱县三门塘村是沅江上游清水江边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500多年前,从湖南迁入的严、谢、王三姓,各立门户,故称三门塘;又传因寨中东、西、南三面各立有寨门而曰三门塘。此寨是当地闻名的侗族四十八寨之一,寨中19姓,300余户,1500余人,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村寨。2014年被国家民委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至汉朝始有第一条栈道进入贵州且崎岖难行,真正的货运和客运大多依仗水路,由此才造就了例如镇远、榕江等水路重镇。而贵州境内的乌江、清水江和都柳江也成为了经济和交通的命脉。

  三门塘的发展赖于早年贵州的木材开采。三门塘位于清水江中下游,清水江在羊渡溪口划江为界,上游称内江,下游称外江。外省木商不能直接进入内江采购木材,只能由三门塘、坌处、清浪三个村寨进入内江代客采购。水势平缓的三门塘成了各省木商云集之处,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顶峰,做工扎排的,修劈整理木排的,人山人海。在上世纪50年代,仍见三门塘码头上挤满木船,江面上漂满木排,颇为壮观。三门塘人在富裕的同时,视野也开阔起来,和外界有了充分交流的三门塘人将欧洲的建筑风格带回了侗乡。

  深藏于苗岭腹地清水江畔的三门塘,是个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侗族村寨,其中尤以多姿多彩的树文化、别具一格的水文化、历史悠久的石文化最为迷人,堪称北部侗族方言区露天民俗博物馆。

  三门塘民风淳朴,村民团结互助,好客礼宾。三门塘村口的几道拦门酒,把侗家待客的热情,盛满在酒盅里,让客人未饮先醉;几种用料不同的侗家油茶,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既解渴又充饥;自制腌肉、腌血,香味四溢,让早已偿遍南北肴馐、山珍海味的客人称赞不已;身着民族盛装的妇女们唱着热情洋溢的劝酒歌,唱得客人如醉如痴;送别时,歌声响砌清水江两岸,客人走了好远,还有袅袅江风送来难舍宾客的余音。

  三门塘遍是保护得极好的古树,有银杏、水杉、榉木、香樟、细绸木等珍稀树种。樟、枫高大挺拔,荫蔽一隅,向沿江上下的游人展示了这个村寨的悠久历史。

  竖立于寨门口的整齐、保存完好的古碑,分别记载该寨村民从明朝到清朝几百年间集资修建义渡义船、架桥修路的经过,体现当地民众自古以来热心公益的精神。村中通往各处的路都是由大石板铺成,或用鹅卵石镶嵌成花阶路;村中南下江边汲水浣洗的两条路,亦是石板铺就。路口有块"视履考祥"碑,记载着修路的过程。

  村后的山边有三口水井,由村中妇女自发集资修建,每口井边各有一块石碑记载了修井人和捐钱妇女的姓名及钱币数量。寨中两座石拱桥和两座石板桥,均修建于400年前,现今仍坚固。几十幢高大巍峨的封火砖房,墙脊高耸,装饰不同图案,雄伟、美观。每幢砖房内都有一口太平缸,缸体用五块大青石板嵌成。封火墙内的木柱,戳有木商的商号印记,数不胜数,可见当年清水江木材交易中生意的红火。

  村中三圣宫是当年木商云集、生意兴隆的缩影。三圣宫修于明代,作为义学的学馆。宫门门框是青石枋柱,高4米多,巍然屹立在清水江边。宫门有一块高4.2米,宽1.5米的大石碑,记述修建三圣宫及倡修义学的过程。书法遒劲,镌刻精致,石碑上的文字、上乘书法、传神雕刻被称为"清江三绝",清至民国时期,不少文人慕名前来三门塘观赏这三绝,并留下不少佳话。

  村中有两座造型别致的家祠,太原祠(王氏宗祠)和刘氏宗祠。太原祠建于1908年,占地300平方米,外墙由青砖砌成,白灰勾缝。墙体上水墨画绘制各种花卉图案,大门上方6棵白菜造型的泥塑浮雕,栩栩如生。墙柱上塑有巨龙缠绕图案,用景德镇瓷器镶作龙鳞,在阳光下熠熠发光。门楣上方两侧,有各式人物造型浮雕和绘画。相隔百米是刘氏家祠,造型更为独特。

  重点文物刘氏宗祠幸得修缮

  刘氏宗祠始建于公元1875年(清光绪元年),刘氏先祖刘旺是跟随朱元璋南北征讨、屡建奇功的战将,明永乐八年封诰为昭勇将军,刘氏后裔修建了这座宗祠,弘扬刘氏家风。在此后的百余年间,刘氏家族的子孙后代不断修葺,作为祭祖、议事、喜庆的活动场所。

  刘氏宗祠是清水江上下绝无仅有的集中西风格为一体的建筑,外形受19世纪从东南亚传入的西方建筑风格影响,柱饰和窗饰造型均为西式。大门上方雕有一只老鹰展翅欲飞,两边高耸的墙柱上对称地排列着44个神秘的拉丁字母,彩塑时钟的时间定格在早上九时零二分,其中奥秘无人知晓。内部为传统中式建筑,精美的灰塑、石雕、木雕和绘画,表现山水、人物、鸟兽、虫蝶、花草等,代表这个地区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最高成就。

  这座古老的建筑见证了木材交易的兴盛,也反映出侗族文化特点,与侗族传统习俗有着密切联系。因其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于2013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风雨侵蚀,刘氏宗祠日渐残损破败。气温、光照、湿度等因素造成墙皮剥落、瓦当破损、部分构件缺失、砖木石结构开裂,毁损严重。上世纪50年代后,宗祠逐渐丧失了原来的功能,因疏于管理和修葺,古建遭到进一步破坏。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也给这座古老建筑带来一定的扰动。

  进入21世纪,当地政府着手保护古迹文物。2013年11月,修复项目得到世界银行的支持,贷款781万元对其进行保护修缮。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分为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土建)、民居保护、培训学习。团队开展了建筑病害现状勘察,探明造成建筑物病害的原因,选择适宜的修复材料和工艺,走访刘氏家族成员及三门塘村村民广泛征询意见,吸收他们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修复工作包括墙体墙面清理修缮、更换补配破损瓦件和缺损构件、地面修复、疏通排水沟渠以减少雨水对建筑物的损坏等。项目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现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则。

  参与三门塘文物修缮工作既有来自德国的专家,也有来自同济大学的古建专家和贵州省文保中心文物课题研究组的专家。在工地的高架上,专家们亲力亲为。为了保证外墙灰皮和堆塑材料的原真性,分别从四个建筑立面共采取了10份灰皮和堆塑材料样品送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中心进行材料配比,同时对牌楼墙面进行灰塑增强、空鼓灌浆、缺损修补、石灰水拼色等处理。“这是一项向历史交待的工程,工程建设环节绝不能出现任何疏漏”。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修复,刘氏宗祠这座历经百余年的古老建筑又恢复了昔日的辉煌,如今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前来,也是三门塘村村民们举办传统民俗和节庆的重要场所。

  2016年9月,三门塘村的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委员会主席杨碧幸认为:“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项目采取了严格的科学方法,成功地对建筑结构开展了非侵扰式调查,采取了严谨的保护措施,使这座重要的古建筑重获新生,让侗族村民能够继续使用,并吸引外来游客,为保护和促进贵州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作出了贡献。”

  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风险管理部主任夏明贤表示:“这是对贵州省致力于保护自身丰富的文化遗产的认可。世界银行很荣幸支持这方面的工作。刘氏宗祠的成功修复表明,这种投资可以提升当地居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通过发展旅游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效益。”

  外国保护古迹的经验——

  以法国为例

  ·立法先行

  与法国人谈起文化和历史,法国人会说:中国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举世闻名,而法国在欧洲也是数一数二。伴随这种自豪感的是法国政府和民众自觉而强烈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1840年,法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物保护法:《历史性建筑法案》。1887年颁布《纪念物保护法》,组建了一个由建筑师组成的古建筑管理委员会。1906年通过《历史文物建筑及具有艺术价值的自然景区保护法》,除建筑外,树木、瀑布、悬崖峭壁等自然景观也被纳入法律保护范围之内。法国现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所遵循的法律规则,基本上是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和1930年颁布的《景观保护法》。1962年《马尔罗法》的颁布,不仅规定中心城市在城市规划中要逐步恢复旧貌,两个世纪以内的特色景观,如废弃的煤矿、车站、剧场甚至妓院,如果有代表性都要列入保护名单。

  在完备的法律制度下,法国由文化部建筑遗产司专门负责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自1980年以来,已有4.5万座建筑物登记入册,纳入政府保护的范畴。

  ·古迹保护民间组织众多

  法国古迹众多,即便政府非常重视,仅靠政府保护也远远不够。政府的力量有限,也由于认知方面的局限,许多古迹的重要性暂时还没被充分认识,还有更多的“不那么重要”的古迹被忽略。民间组织和全民的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法国有多达6000多个基金会专事古迹修缮和保护工作,“古迹基金会”是其中较大的一个。

  尽管基金会定义为“民间组织”,但实际上“古迹基金会”也是根据政府意愿成立的。议员保罗·雨果曾提出议案:要更多地发现法国古迹保护方面的问题,提升遗产的价值;保护古迹和遗产并非只是国家和某些组织的责任,个人也有义务参与其中;应该有组织出面把个体的力量集中起来,让全民参与到古迹保护工作中。提案获得政府支持,并在1996年成立了“古迹基金会”。基金会的保护那些未纳入政府保护名单的“准古迹”,目前纳入保护对象名单的约有50万处。

  ·保护资金筹集途径多样

  2007年度,“古迹基金会”用于遗产保护的资金共达1700万欧元。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资金、企业捐赠和私人捐助。政府资金部分,是政府把无人继承的私人遗产的50%划归基金会使用。

  虽说是私人或半官方性质,“古迹基金会”在个别时候也可以代行政府职能。如果有私人向基金会捐款,基金会可以直接为捐助者减免税收,无需经过税务局的同意。如果有人要自行施工维修私有的建筑遗产,施工费的50%可从其缴纳的其他税款中退还,前提是:所维修的建筑要经过审核进入“遗产等级”,施工质量要达到标准,施工地点要在公共空间、公众视野中。

  企业的捐赠是基金会资金来源的重要部分,企业愿意捐赠的原因很多:遗产保护的理念超越政治、职业的限制,已经被多数法国人认同;保护古迹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部分;企业出资保护古迹,可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的认同感,更加喜欢自己的企业;可以加强企业与政府机关的良好关系和信任;税收上有优惠;可以提高企业的公众形象;基金会使用这些资金高度透明,每年都要接受审计院的审计,企业对资金流向很放心、很信任。

  由于在税收等方面有优惠政策,更主要的是由于“遗产保护”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法国企业和个人捐赠的数字逐年增加:1999年,社会向“古迹基金会”捐赠3万欧元左右,到2007年这个数字已猛增到1000万欧元。

  ·让古迹发挥更大社会效益

  “古迹基金会”总部设在巴黎,主要工作人员在外省,以志愿工作人员为主,约有300名志愿者。鉴于古迹保护工作有很大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全法国有60名受薪人员。

  修缮工作创造了诸多就业机会,2000到2007年,基金会共投入5.2亿欧元,维修了7800个“准古迹”项目,教堂、桥梁、水渠、考古现场、马戏场、剧院、煤矿旧址……不一而足,创造了多达1.5万个就业机会。基金会管理者说:“法国古迹那么多,我们今后200年都有工作做。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工作,可以将古迹和遗产纳入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模式之中,让古迹发挥更大的作用。”

  保护文物好处多多:节约资源、促进就业、发展旅游……甚至可以提高文化认同、助推社会和谐。文物古迹尤其是工业遗址再利用十分普遍,原来的厂房变身学校、住宅、博物馆或市政厅,既实现了文物保护,又避免了拆除重建的双重投资,特色外观还让更多人对老建筑的新用途感到好奇。法国还非常重视培养年轻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分散在各地的“青年工匠协会”每年都会各自招收数十名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会用一年时间学习文物保护相关知识和技能,以积累人生经验。

  文物保护已经融入法国人的生活当中。随便走进一座小城,当地人几乎都能列出几样拿得出手的特色古迹。对法国人来说,承载历史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带来独特的精神享受,也是必须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