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目标进行了批复,表示明确支持。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这个位于北纬18度的美丽岛屿将在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增长的高峰期,那么,在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下,海南如何打造具备国际水平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考察了海南岛的几个村镇,结合国外旅游岛开发案例,探讨如何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乡村旅游。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乡村建设
海南岛的村庄大多散落在茂密的热带植被中,其生态基底可窥一斑。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热带风情是生态文化村庄建设的潜力保障。高密度的森林覆盖率、低密度人口分布、高含量的负氧离子含量等,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福山咖啡风情小镇
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位于澄迈县,是海南特色旅游风情小镇中建设的比较早的小镇。来北纬19度的福山,品尝下当地的咖啡,品味咖啡文化和建筑,甚至观摩下咖啡的生产和制作工艺,这对于咖啡爱好者来说应该是一件赏心乐事。
福山镇是海南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1935年归国华侨陈显彰引入种植,至今已推广到海南岛各地。福山镇处半丘陵台地,其所在的纬度(北纬19°43’-19°55’)正处在世界咖啡种植黄金带上,且红土壤十分适宜咖啡生长,当地农民大都有种植咖啡的习惯,利用传统手工炒制技术,其出产的咖啡香味浓郁,色泽纯正,为咖啡之上品,享誉海内外。
福山咖啡小镇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海南省旅游刷卡无障碍优秀示范景区,享有“中国咖啡第一镇”的美誉。小镇建筑采用地中海风格,以浅米黄色和浅米白色为主色调,配以浅咖啡色饰纹砂浆,局部采用本地火山岩材质。将当地咖啡文化特色与建筑文化相结合,利用咖啡文化的品牌效应,打造兼具本土特色与西方文化的风情小镇。小镇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是集世界咖啡种植文化观赏、咖啡交易中心、世界咖啡口岸、咖啡制作观摩品尝区、陶艺制作创意体验区、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特色风情小镇。区内建有多家特色咖啡馆、儿童游乐园、MIBC国际多品牌俱乐部、海南四宝店、猫屎咖啡馆及极具特色的向阳村家庭旅馆,成为游客休闲购物、品尝咖啡的好去处。
·北仍村:家园 公园 乐园
北仍村是一个小而精的村庄,据说其规划改造前后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这个村庄的魅力在于还原了最本真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北仍村先是农民的家园,然后才是市民的公园、游客的乐园。
北仍村位于琼海市三大组团官塘组团核心区,距离市区8公里,毗邻官塘温泉、万泉河和白石岭景区,享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改造之前北仍村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总面积585亩,共有48户人家,村民原来依靠种植橡胶、槟榔、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改造后的北仍村,为完善官塘组团休闲康体养生旅游功能发挥了特有的作用,也为当地居民找到一条致富之路。
2014年,北仍村启动美丽乡村改造,依托“田园城市、幸福琼海”发展战略,坚持“三不一就”(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原则,通过整合提升自然景观、挖掘特色民俗风情、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引入特色管理模式,以田园风光、民俗风情、人文遗迹、农耕文化、本土饮食、温泉疗养布局,把北仍村打造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和农民的幸福家园、市民的乡村公园、游客的度假乐园。
建成后的北仍村在原有环村硬板化道路基础上,完成了8公里长的环村绿道、920米的巷道硬板化、300米的挡土墙。三环骑行绿岛、乡愁味道农家乐、庭院时光民宿、草寮咖啡屋、北仍书屋、北仍客厅、重教之家、书香人家等一系列具有乡愁味道的美丽乡村名片丰富这个本土村庄的文化内涵。
2015年,北仍村入选农业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总结北仍村的建设经验,首先在模式选择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北仍村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官塘温泉度假区,临近高速公路等区位优势),将市场限定为周边的常客和散客。村庄本身的生态纵深和文化厚度满足了市民游客的特定需求;在规划设计上,最大限度保留原始风貌,村庄改造遵循“三不一就”原则,在对北仍村的打造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对房屋的改造,保留了原有风格和架构,外观上修饰和承接既保留了原始风情,又展现了现代设计之美,让游客充分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风民俗;在实施方式上,采用整村推进,北仍村在全村域范围内整体考虑,将整个村子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景区,每个村民都参与到村庄的旅游发展中来,实现村民增收和村庄改造的良性循环;在服务提升上,体现城乡一体化原则,作为琼海市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努力,北仍村在改造过程中,注意缩小与城镇之间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改造后北仍村在公共服务上和嘉积镇已经完全接轨。
北仍村有资质,有潜力,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大片的橡胶林和摈榔树等。把这些优质资源整合成一个优质村庄,是正确的理念引领、科学的规划方案、标准的服务体系等逐步推进的过程。在北仍客厅,可以看到《北仍客厅使用公约》,在北仍村主干道旁,可以看到北仍村《卫生公约》和《村规民约》,常态化的制度和管理保障了北仍村的可持续性。
·铁匠村:工艺产业带动的村庄
进入儋州木棠镇铁匠村,火红艳丽的凤凰树下是古朴端方的铁匠村史馆,灰色的建筑色调在火艳的凤凰花映衬下,却自有一番返璞归真之意。走进铁匠村史馆,你可以阅读这个村庄的历史。
铁匠村是一个有600年建村历史的村庄。早在明清时期,由于自然原因,铁匠村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村里人开始外出谋生。到了20世纪早期,一些外出闯荡的铁匠村人习得打铁技艺后,返回村里,筑炉打铁,主要打造农具、船钉、锁具等,以一传十,逐步发展成“户户有高炉、人人会打铁”,“铁匠村”这个名字也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逐渐出名的,特别是铁匠村铸造出的把门“铁将军”,在儋州、临高一带颇有名气,村民们还经常到儋州白马井、临高新盈一带沿海渔港去打造船钉。
上世纪80年代,打铁业逐渐被现代科技所淘汰,昔日铁匠村也泯然众村。铁匠人放下了笨重的锤头钳子,购置了轻便、效率高的小型加工机械,家家户户改为以花梨木加工为主,加工贝壳、海柳为辅的工艺品。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与经验积累,铁匠村人手工艺品加工由最初的几户发展到全村。如今的铁匠村又有了自己的新称谓:“人人会手艺,家家有作坊”,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手工艺品加工基地,铁匠村加工出来的产品也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也吸引着全国的客商来访。铁匠村成了儋州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的典型村。
自2009年底开始,铁匠村成为儋州市“一村一品”产业特色的生态文明村试点,政府着力整合有效资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整治,硬化入村主干道、村内巷道,美化、绿化公共场所,种植大黄棕,建成路灯和垃圾池,并修建了集宣传文化室、篮排球场为一体的村民文化广场,使得铁匠村的整体环境得到了较大改观。
村民们积极外出探访资深学者学习手艺,考察市场,他们结伴赴巴厘岛,带回了巴厘岛的艺术品,也带回了手工艺品的生产经验。如今,打铁匠变成了手工艺人,生活蒸蒸日上。据不完全统计,铁匠村已有近300户加工作坊,从业人员达1800多人,人均收入过3万元,个人资产达千万元的有5户,达百万元的有80户;2011年,全村总产值已达1.3亿元,这不但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还不断吸纳附近唐宅村等十几个村庄的闲散劳动力,成为了儋州市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模式的领头羊。
·施茶村:党建引领 产业兴村
施茶村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北部,处于海口火山地质公园核心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坐落在琼北最高的火山口脚下,施茶村的火山地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石头缝里种出的庄稼,收益并不可观。
施茶村的发展首先缘于一个优秀的基层党支部。施茶村目前一共有95名党员,42%以上都是大专学历。2013年施茶村党支部被评为省级党建示范点,先后获得过海南省 “五好”村党支部、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奖等称号。在文明生态村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搬开“绊脚石”,“两委”干部首先拿自己开刀,率先带头拆掉了自家的围墙,才打开了工作局面,村民们也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来,让出自家宅基地支持环境整治工作。全村有800多户人家,下辖8个自然村,均是文明生态村,且取得了连片创建的良好效果。如今的施茶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村庄主要道路已全面实现硬化、绿化、亮化,并安装太阳能路灯,构建20公里旅游便道,贯穿8个自然村,村办公场所集村“三委”办公室、党员活动中心、会议室、旅游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为一体,彻底解决办公场所小、基建设施老化等难题。
由于火山地貌等客观因素,如何因地制宜引进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关键。经过多年的产业探索,施茶村点石成金,引进了石斛苗,在昔日荒山石头上种上了翠绿的石斛苗。不砍一棵树,让其为石斛遮阴,早晚喷灌火山矿泉水,仿野生的环境和火山石富硒的营养,给金钗石斛提供了优良的品质。
施茶村结合实际,抓住互联网+机遇,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成立合作联社,发展火山石斛、金银花以及黑豆等火山特色高效精品种植业;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依托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秀英区绿道休闲慢行系统以及施茶魁星农业观光园。目前,施茶村正充分发挥城郊优势,打造火山风情民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冯塘村:火山雨林里的古村落
冯塘村位于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距离海口市区有26公里,是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古村。村落附近围绕着2500亩茂密的热带火山雨林和郁郁葱葱的橄榄林。村子的前方,即东面是一个面积约4亩的池塘,由于最早入村的是冯姓人家,因此取名为“冯塘”。
古村现有55户,人口228人,以种植橡胶、槟郎、香蕉、瓜菜为主要经济来源。冯塘历史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红色文化、火山石建筑文化、戏剧文化和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周边具有琼北独有的热带火山雨林景观和湿地资源。
冯塘村的房屋为火山石砌筑,石屋依塘而建,其中西侧有6排东西走向、一字排开的老屋,将它们隔开的是5条巷道,每条巷道都有一个石门,或完好、或残缺,这些房屋就像一把张开的纸扇,而水塘就像一颗绿色的宝石。池塘的水源是自然流出的火山岩泉水,以前是冯、陈两姓人家洗衣服,种空心菜和水芋的地方。据悉,2003年,村里通了自来水之后,池塘现在成了一道景观。
冯塘绿园是冯塘村的一项综合性旅游项目,主要以海南民俗文化为主吸引点,汇天文、地理、历史文化于其中,融琼北独有的火山热带雨林及原生态资源景观,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度假、养生健身、会议、表演、拓展体验、民宿体验以及青少年户外课堂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度假园区。
园区秉承返璞归真的建设理念,以保护生态和保护古村文化为己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园区以冯塘村为根基、以橄榄园为核心,在2500多亩的范围里,围绕着茂密的热带火山雨林和郁郁葱葱的橄榄林,目前已经开辟出龙栖谷、橄榄园、儿童自然教育课堂、乡村动物园、榕树王、白鹭家园(保护湿地)、冯塘古村、爱莲塘以及“瓦秀”冯塘共享农庄、乡村国学堂等十大大乡村景观,充分展现了海南美丽乡村以文化为本的生态美和自然美。
·罗驿村:百年古村 长寿家园
罗驿古村位于澄迈县古县治(今老城镇)南十余里,始建于南宋年间,又名罗亦村。“因村旁有琼州西路官道驿站,可罗络四海商客,广交天下朋友”,故得村名“罗驿村”,是海南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古村,也是澄迈县十大长寿村之一。
南宋末年,乡贡进士李文英从琼州万安琉川之地(今万宁市琉川村)游学澄迈,在该村设学塾,教授一方子弟。后落籍于此,子孙繁衍为澄迈望族。数百年后,李文英后代枝繁叶茂,原住的吴、陈两姓居民相继迁出,罗驿村变成为李文英后裔居住的纯李姓村庄。史料记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从澄迈老城上岸后,前往贬黜地儋州,就曾在罗驿落脚休息。村中仍然保留的一段火山石古驿道穿田而过,村民名之“东坡路”。
罗驿村三面环山,田畴千亩,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村内属火山岩台地,土地富含硒等稀有微量元素。全村人口3000余人,人口平均寿命79岁,是澄迈县授予“十大长寿之村”之一。
村内留有很多文物建筑,其中以李氏宗祠最为出名。李氏宗祠,建于清雍正年间,占地1900平方米,为村始祖李文英宗祠。几经改造,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也成琼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宗祠。清探花张岳崧曾莅祠讲学并题匾“万叶枝柯”。步蟾坊是明罗驿村人李惟铭为旌表其子李金中举而建。牌坊为冲天式三开间石结构,高3.7米,中间石柱宽3.5米,坊额阴刻“步蟾坊”。
罗驿村内古建筑多为明清年代所建传统火山岩民居,集中连片分布,拥有火山岩古名居430间,是澄迈县乃至海南省具有代表性的火山岩传统民居建筑群。36条由火山岩铺成的石板路,串联村内火山岩民居,纵横交错,村内建筑群和巷道均沿日湖、月湖向西北方向辐射状延伸,形成坐北朝南,临水望田的景观格局。建筑不乏装饰,木雕彩画、灰塑等工艺纯熟,内涵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还有“李恒谦故居”、“节孝坊”、驿站、马蹄井等文物。
罗驿村自古以来尊师重教,传承着较为浓郁的儒学文化与宗教文化,是琼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同时是一个具有80多年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革命老区村,是近代革命前辈李定南、李独清、李平山的故乡。
2016年,罗驿村开展了“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对罗火山岩老屋进行整体连片维修,通过修旧如旧、新旧对比、用现代的空间艺术话语与已存在的历史建筑对话等修复保护方式,将罗驿村的历史文化价值保留下去。
徜徉在罗驿村,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看着村内祠堂、故居,看似散落其实别有韵味的宅院分布,仍能想象到当年儒学之兴盛、文化氛围之浓厚。这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古村落正携着历史的兴衰故事,缓缓地向现代走来。
国际旅游岛建设与乡村旅游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海南岛的乡村旅游各区域间的发展差异较大。三亚与海口的乡村旅游发展程度比较高,这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长期的品牌效应以及区域政府的开发和扶持力度有密切的关系。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比较迟缓,有些旅游项目因后期乏力导致无疾而终。在政策扶持下的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果明显,如铁匠村、施茶村等,在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初见成效,但纵深发展和拓展延伸方面明显动力不足。海南岛的乡村建设存在很多共性问题,表现为投资规模小,相对比较分散,尚未形成规模集聚;村庄旅游以休闲观光为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服务与管理跟不上,没有与深度度假康养旅游相匹配的配套和服务。这与国际旅游岛屿定位不相符。
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与不平衡与海南的整体大环境有密切关系。海南岛作为我国唯一热带海岛度假旅游目的地,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入境旅游得到蓬勃发展,但与全国整体相比,海南入境旅游增长率依然过低。海南境外游客比重远低于同是岛屿旅游目的地的济洲岛、巴厘岛等地。据可靠数据显示,2015 年海南接待入境游客60.84万人次,其中还包括25.25 万人次的港澳台游客,与巴厘岛每年接待入境游客约300 万人次相比,海南岛的“国际性”显得有些滞后和落寞。
韩国的济州岛是120 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岛屿,1950米高的汉拿山、181 公里的环岛公路,绝大部分被玄武岩覆盖,沙滩与瀑布、洞穴和森林形成了济州岛独特的自然奇观。民俗文化村、博物馆、主题乐园的人文资源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历史文化与现代多元兼具。济州岛在开发中非常重视保护生态文化和传统文化。城邑民俗村是最能体现原汁原味岛民生活的地方,20 世纪80 年代韩国政府开始重视其历史文化地位并加以维护,至今仍有居民住在这里,保留着世世代代的传统为后人传承。除了重视本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传统文化外,为符合现代化、城市化的需求,济州岛打造文化多元的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注入了很多现代文化元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包容共生,其“蜜月之岛”、“浪漫之岛”的品牌意象得到广泛传播。
巴厘岛旅游收入连续几年占印尼旅游收入的45%,巴厘当地居民的80% 都从事旅游业,可谓名副其实的全域旅游。巴厘岛自然生态环境优美,雕刻、绘画和手工业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遐迩闻名,因此,该岛又有“艺术之岛”之誉。巴厘岛把最丰富也是最具特色的文化作为吸引游客的因素,力求“形成一种有价值的文化旅游”,因此,维护传统文化是巴厘岛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干净、安全、保持延续、漂亮是深入人心的共识;坚持人与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自然风景进行保护性开发,是其坚持的理念,也是其管理和开发的指导性原则。
比较济州岛与巴厘岛,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旅游岛屿发展的基础,文化反而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最根本的因素。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需要在充分挖掘自身优秀的民族文化,整合生态资源基础上,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上下协调,多方合力来深耕细作。可借鉴巴厘岛的建设经验,以先进的理念来引领,以绣花的态度、实干的精神为支撑,以常态化的制度与法规来管理,一步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基于文化自信的国际乡村旅游
国际旅游岛上的每一个村庄,都应力争成为海南岛大旅游区的一部分。早在2011年,海南省住建厅就出台一份《海南国际旅游岛村庄规划设计导则》,对村庄进行了科学分类,针对性提出了发展方向,甚至对村庄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有明确安排。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国际旅游岛屿,海南岛将是国际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平台,承载着彰显中国风貌、输出中国文化的重任。乡村旅游的比重日渐增加,国际旅游岛上的乡村应该是怎样的?
追溯乡村旅游发展历史,从需求角度看,是城市人逃避城市环境恶化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逃避淡漠和古板的人情,渴望回归乡野、寻找内心平静的心理需要。乡村旅游区别于城市的特点在于其乡村性(Rurality)。乡村性根植于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基础,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它不仅包括有形的乡村建筑与景观环境,也包括无形的乡村社会与文化。乡村性根植于我国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乡村,首先应当是基于文化自信的村庄,这里的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传统的乡村文化、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模式等的价值认同。乡村不是落后的代名词,我国千年发展历史来看,我们是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历史最厚的积淀还是在乡村。因此,国际化的村庄首先是立足于本土文化,立足于民族文化,其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与现代化城市是不同的,把乡村打造成城镇摸样,其实是在破坏乡村。其次,国际化的乡村是与时俱进,开放兼容的。乡村既要传承优秀文化,摒弃糟粕,又要不断自我裂变与新生,要以开放的姿态,包容多元文化,乡村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要与城市的水平相并肩。再次,乡村的主体仍然是村民,村庄的一切打造和规划都要围绕生活的常态化,村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本身就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此外,还需具备良好的生态基底,制度化的管理和高服务水平等等这些优秀旅游产品所具备的要素。在整个过程中,人的因素至为关键,政府作为引导者,村民和投资者是主体,基层党支部作为核心引领主体,他们要有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依靠文化自觉将所有必要元素(如理念、生态、产业、管理服务等)串联起来打造乡村,这样乡村才能“活”起来。
对于村庄旅游的设想,原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巡视员陈耀先生提出了“旅游境区”的概念和“大区小镇”模式设想,这种模式是由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雅文化环境以及优质服务环境为基础,大区为规模或者知名度大的景区集群,突出主题文化,形成人气聚集;而“小镇”是对自然小镇改造或者根据大区的主题文化进行新建,承接“大区”的辐射作用,将“大区”的观光游扩展为休闲游,为“度假群落”提供人际交流、文化娱乐、康养保健以及全面服务支撑。这种“大区小镇”的模式就是“旅游境区”的一种表现形式。他还指出,将观光者到旅游地居高临下寻奇猎异的态度,变成在旅游境区尊重、体验和学习当地文化并通过旅游体验改善身心,是提高旅游境区竞争力的要诀。这种想法与基于文化自信的乡村打造不谋而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