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坝村: 股份合作探新路 村企共建促双赢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湄潭县永兴集镇茅坝村, 辖7个村民组,总人口4031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近年来,该村依托土地肥沃、水源充沛等优势条件,通过资源整合、村企共建、能人带动、模式创新、民主管理等方式,大力强基础、兴产业、促改革、惠民生,走出了一条以优质稻产业发展为主线,以“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为纽带,以观光体验为突破口的农旅一体化发展之路。2012年,茅坝村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并先后获得“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教学基地”“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成果转换示范基地”称号。2016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

  资源整合强基础。茅坝村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以项目捆绑为先导,采取打“组合拳”的方式,先后整合农业、水利、财政、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等各类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大力推进水、电、路、讯、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5年5月,启动了茅坝小康寨建设,先后完成农民文化家园、生态停车场、村级农耕文化展示厅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房屋风貌整治和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改厨改厕改圈“三改”工程和道路硬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三化”工程,放大了政策、资金的聚合效应,有力撬动社会化投资3600余万元,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产业发展富乡邻。茅坝村结合实际,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深入调查分析,确立了以优质稻发展为主线,以设施农业为重点,以观光体验为突破口的农旅一体化发展之路。加强与贵州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探索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围绕优质稻、“稻+”、茶叶等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种植和生产技能,始终保持产业旺盛的生命力,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主动融入乡村旅游发展热潮,目前116户农户入股成立了“天粟府”旅游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乡村游客接待中心已建成投用,旅游经济蒸蒸日上。茅坝村被县委组织部列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能人带动闯新路。依托县级财政奖补等政策,鼓励党员、村干部、能人领办专业合作社、兴办经济实体。采取项目配套、专项奖补、税费减免等方式对合作社、企业予以支持,形成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全村新成立合作社7个,带动群众2000余人。王建明本是一位视力二级残疾的返乡农民工,2011年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他联合27位股东出资100万元,注册成立了湄潭茅坝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每亩一年300元的标准,对核心产粮区集中连片的3500亩稻田实行反租倒包,统一向种植户提供种子、农资和技术服务,并与农户高价签订稻谷回收合同,亩均收益由原来的1000余元提升到3000元以上,全村种植优质稻20亩以上的大户达55户。村里撂荒的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农户按比例参与分红,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耕地利用率。优质稻产业的发展还催生了稻田养殖、乡村旅游等衍生产业。

  村企共建促双赢。2011年以来,茅坝村先后成立了龙脉皇米、皇田板鸭、天粟府等乡土企业,企业股东95%以上是本村农户,董事长王建明兼任茅坝村名誉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肖文海长期兼任龙脉皇米公司总经理。无论是在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产品收购、品牌打造,还是在公共设施建设、村务管理等方面,村“两委”均和公司、村民有效沟通,建章立制,加强互动融合。同时,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联、农户联、就业联、土地联等方式,使农民与企业结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分红,构建了企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

  改革实践添动力。严格按“绿色”和“有机”食品标准进行优质稻生产种植,采取安装杀虫灯、种植绿肥、稻田养鸭、养蟹、养鱼等方式防治病虫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茅坝”牌米荣获中国第十四届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金奖、贵州省著名商标。首创优质稻原产地田园直购体系,有机认证按每亩3.18万元、有机转换认证按每亩1.8万元、绿色认证按每亩6720元的标准现场协议认购,由合作社对田园进行全程统一管理,让村民种得舒心,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入股农户每年可获得3-10万元收入。2011年以来,全村199户群众直接转变为企业的原始股东,入社农户从34户发展到500多户,合作社从100万元股金发展到4000余万元,入社农户每年户均增收1万余元,直接解决就业100余人。如今,村民们家家住上了新民居,产粮区80%以上的群众购买了私家车,群众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实践中实现了华丽转身。2014年被列为市级小康村寨建设示范点。

  搭好平台育新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农村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评星定级工程。坚持支部工作载体化、项目化,无论是村民建房、风貌控制、垃圾污水治理、酒席办理、农业田间管理、畜禽饲养等问题,均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股东代表等牵头,通过“群众会+”、农民夜校、联谊赛等平台,让群众自己立规矩、抓执行、强监督,以先进文化引领浸润农民心灵。全体村民共同制定出村规民约,明确了30条细则。村监督执行小组每月对农户开展评比,根据考评分数,对社区居民进行总排名并张榜公示,根据得分情况将农户依次评定为五个等次的星级户,完善配套奖惩机制,真正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如今,村里家家户户比着干,乡村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当前,茅坝村正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程,积极组建产业分社,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要素,助推茅坝经济发展实体化、股份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第二次完美蝶变。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