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奔小康的领头雁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黔东江口,闵孝河畔,鱼良溪村,是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村,走进鱼良溪村,沟渠流水潺潺,瓜果阵阵飘香,群众忙于田间地头……提起鱼良溪村的新面貌、新气象,群众无不交口称赞他们的“领头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再炼。

  鱼良溪村共19个村民组,铜遵公路穿村而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阳光充足,交通方便,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思想保守僵化等原因,导致发展滞后,村民们守着一坝好田土,过着贫困苦日子。鱼良溪村的群众说:“如果不是杨支书出来带着干,不晓得我们现在穷成个哪样子!”

  2004年10月,杨再炼毅然放弃了10多万元年收入的事业,带着镇领导的嘱托和村民们的希望,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他知道,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必须让群众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他用了一个月时间,走村入户,体察民愿,调查研究,特别是动员那些有经济头脑、敢闯敢干的年轻人与自己形成合力,不仅加强了村“两委”建设,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核心力量,而且明确了“强基础、谋跨越、富乡梓”的发展思路。

  说能动人心,干更显真为。杨再炼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做起,他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215万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实施了阴溪、广寨、毛坪、边江四个村民组的人畜饮水工程,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家家喝上自来水的目标,杨再炼开始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信赖。“强基础”算是立竿见影了,但“谋跨越”却遇到了“拦路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增收太缓慢了,鱼良溪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经济作物,而种植经济作物投资有风险,群众顾虑多,想干不敢干。杨再炼自己率先种植了60亩生姜,但由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他的试验以赔了近20万元告终,村民们的希望之光又一次破灭了。

  痛定思痛,杨再炼的决心更大,目光更远,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倾心商议,形成了“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的一致意见。2006年春节过后,他带领一干人赴浙江台州学经验、找门路,成功引进一位客商来鱼良溪村投资60万元,建起了110亩大棚西瓜基地,当年即创收50多万元。这下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共同致富找准了突破口,村民不仅有了土地租金收入,更重要的是,部分村民在大棚西瓜基地学到种植技术后,开始一门心思想自家发展西瓜产业。随后两年,全村大棚西瓜发展到800多亩,实现年均产值500余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

  作为领头人,杨再炼把目光投得更远,思路想得更宽,点子出得更多。2008年初,他带领村民先后前往贵阳乌当、广西贵港等地参观考察,寻经取宝,回村后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时间,蜜桃、金秋梨、爱宕梨、草莓、葡萄、甘蔗等蓬勃发展,各种瓜果总面积达1500余亩。

  作为领头雁,杨再炼不仅有大作为,有谋跨越、富乡梓的魄力和胆识,而且有受人尊崇的心智和善举。汶川地震后,他带头捐款;对村里的困难户,他和村干部帮忙建大棚,谋发展;对孤寡老人,他像对待父母一样常年照顾;他自己掏钱让村民开眼界,学技能……群众将他当恩人,他把群众做亲人。

  面对村里纷杂的工作,杨再炼认为,村级党组织每天都和群众打交道,只要心里想的都是群众的事,一天忙的都是群众的事,大多数群众都认可,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杨再炼从增强党员内在活力、增强党员服务能力、转变党员作风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十个一工作法”,作为鱼良溪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增“曝光率”,党员身份亮一亮。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党员佩戴党徽、“党员户”挂牌活动,并把优秀党员的信息在“党员风采墙”上集中展示,理直气壮地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让党员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二是做“好学生”,党的精神学一学。作为党员,就要努力在思想境界上“高人一筹”。每一个党员都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轮流上党课等方式苦练“内功”,做到党的精神入脑入心。

  三是当“宣传员”,惠民政策讲一讲。党员干部需要教育,群众同样需要教育。鱼良溪村没有讲大道理,而是讲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比如宣传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政策,讲明白了,群众会懂得感恩,工作就好做了。

  四是变“领头羊”,产业发展带一带。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鱼良溪村搭大棚西瓜种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村里种植的1000多亩西瓜,已经成为了全村的一张产业名片。

  五是化“及时雨”,群众困难帮一帮。党员干部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鱼良溪村建了个民情信息库,一家一户的情况都清清楚楚,对有困难的群众,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对残疾人、五保户等弱势群体加强帮扶,目前已为8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六是添“润滑剂”,矛盾纠纷劝一劝。党员干部既要问民需、解民忧,更要化民怨,做群众工作的“润滑剂”。婆媳不和、邻里口角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要管,边界纠纷、扯皮打架的大事更要管。及时把心里“疙瘩”解开了,大家才会一心一意地搞发展。

  七是当“意见箱”,群众意见听一听。村委会设立了“连心箱”,群众可以随时将自己对村“两委”和党员个人的意见、建议投入连心箱中,村“两委”值班人员每天定时整理记录。比如有群众反映,不懂农合报销、贷款等程序,跑了许多“冤枉路”。村里就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一些政策和办理程序编印成惠民利民手册发给群众知晓,对有困难不能自己去办理的由驻村干部上门代办,反响很好。

  八是照“平面镜”,个人不足找一找。为切实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激发党员立足岗位多做贡献,通过自己找、别人提,查明每个党员在思想觉悟、业务技能、工作业绩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批评、建议和鼓励,为全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指明努力方向。

  九是戴“紧箍咒”,履职践诺评一评。村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在年初的村民大会上根据工作岗位、个人特长、能力大小等实际情况向群众做出承诺,年底再由党员和群众来评议践诺情况。这样就好比给每个党员都带上了“紧箍咒”,谁都不想被别人评价为言而无信,都会想方设法兑现承诺。

  十是抱“平常心”,名利好处让一让。4000多人的村子,村里各种脾气、各种性格的人都有,要把大家团结起来搞发展,没有办法不行,没有威信更不行。要想树立威信,首先就是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吃亏,不去和老百姓争利,比如在涉及低保救助等惠民政策的执行中,要求党员应“先让三分”,在好处面前不争不抢不要。

  杨再炼的“十个一工作法”为抓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造了经验,为农村党支部和党员实践活动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杨再炼工作法展现了一名基层干部的为民之心、务实之行、清廉之身,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灵魂,能让党的优良传统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利于推动基层党的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有利于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民主管理,发挥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维护和谐稳定。杨再炼的“十个一工作法”提出后,在各级政府中引起了广泛反响,并掀起了学习“杨再炼工作法”的热潮。

  如今的鱼良溪,由昔日的“烂杆杆村”一跃成为当地闻名的富裕村,村里有农家书屋,有健身场所,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多了,扯皮打架、酗酒赌博的人没了,忙时大家各显神通,闲来相聚畅谈发展,村“两委”聚民心、集民智,大雁展阵飞。鱼良溪村的巨大变化和美好前景,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们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9年,中共贵州省委授予鱼良溪村党支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党支部”称号,杨再炼也多次得到省、地领导的称赞和鼓励, 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如今的杨再练黑了、瘦了,白发多了,但他还在执着地干着自己想干的事。他知道,全村要实现全面小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群众上路了,引路的人不仅不能退缩,还必须多学、多思、多试、多闯,他坚信,有党的好政策,前景会更加广阔灿烂。

  ​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