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碰撞 进取——十九大代表与著名村官圆桌会议侧记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石咚咚 字号:【

  11月23日下午,第十七届“村长”论坛举行了十九大代表与著名村官圆桌会议。参加论坛的十多位十九大代表与著名村官和玉林地方村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进顺村第一书记罗玉英主持,玉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覃天卫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老书记毛雨时、河北省宁晋县黄儿营西村党委书记宁小五、浙江省义乌市七一村党委书记何德兴、山西省河津市龙门村党委书记原贵生等党的十九大代表首先发言,与大家分享了参加十九大的感受。告诉大家十九大的会风更加简朴,纪律更加严明,反映了我们党的一种实干进取精神。

  尤明国介绍说,八岔村是一个赫哲族村,有500多口人,5.2万亩地,人均100多亩。自己参加了12次“村长”论坛,感谢论坛给了少数民族村干部一个向发达地区学习的平台。八岔村现在已经脱贫,赫哲族也已由民委定位,成为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率先奔小康的民族。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八岔村进行了视察。尤明国透露,他在十九大召开前给习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报告了八岔村的发展变化;11月9日,有关方面向他传达了总书记的指示,转达总书记“对八岔村干部群众的诚挚问候,祝愿八岔村在率先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稳,群众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尤明国对十九大报告的主要感受有两点:一是建设生态文明。过去,八岔村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滥捕破坏生态,让水里无鱼可捕;近年环保力度加大,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变好,鱼多了鸟多了,八岔村也开发了原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去年一年旅游收入200多万元。二是“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赫哲族是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虽只有5000人,但有自己的语言,有独特的说唱,有千年渔猎文化,这都是赫哲族的根,赫哲族要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挖掘传承,把根留住,再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他相信,赫哲族有美丽的家园,有美丽的文化,一定会有美丽的明天。

  宁小五说了论坛给自己的感受,认为村庄发展不能“等、靠、要”,只有“干”,一步步实干才能过上好日子。参加“村长”论坛给了自己与其他名村官交流的机会,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黄儿营西村主要生产电缆,有150多家企业,年产值100多亿元,人均收入3万多元,商业气氛比较浓厚,在当地各项工作评比多是“第一村”。宁小五提出,黄儿营西村发展了可以对贫困村传帮带,尽自己的力量,为扶贫攻坚作贡献。

  何德兴说,1997年自己当书记时七一村还比较落后贫穷,人均收入3700元,集体欠债8.7万元。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去年人均收入4.8万元,村集体资产达到7.9亿元。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怕干部们不继续干下去。七一村本村有村民1189人,但外来人口有6600人,多是在义乌经商来租房的,村里专门设立了外来人员维权工作站。现在七一村除了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只剩下460亩地,建设了占地23亩的党建博览园,还建了文化创意园和现代观光园。“十一”八天假期,到村里来的人人山人海,让村里八天时间就收回了建园投资。何德兴关注十九大报告里的村庄有效治理,七一村每年年底会向村民发放意见征求表,问询第二年村里应做的大事,自己家里有哪些困难需要村里帮助解决等。村民参政比较踊跃。现在村里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博士进村。七一村对党员实行12分考核制,用完了就要淘汰掉。每个党员要记住三个时间:自己入党的时间,每月初第一个星期六义务劳动日,每月15日晚上党员集中学习。七一村发展了,在帮扶贫困村搞党建等方面不遗余力,积极作为。

  十五至十九届党代表毛雨时谈了十九大报告中的全面从严治党问题,认为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能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湖南现在并村现象多,小村合大村,这样做能让邪恶势力、家族势力难以渗透到基层组织,利于基层党建。十九大报告对老百姓关心问题比较关注,很多方面接地气。韶山在经济上与名村还有差距,目前正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村里要打造良好品质的旅游目的地,让游客到韶山来有好的体验。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党委书记田广良第一次参加论坛,他介绍说韩村河有910户2700口人,村里分居住区、农业发展区、工业区、会议区、教育中心等区域,村集体企业韩建集团年产值50亿元,涉及建筑施工、房地产和建材领域,以企养村,以企富村。韩村河有几个好:一是福利好,免费为群众供暖,村里的供暖从11月1号到3月底,比北京市规定的供暖时间多一个月;为60岁老人每岁每月补贴10元钱,60岁每月就是600元,另外还有节日、副食补贴等。二是生活好,老有所养,少有所教。三是就业好,年轻人给安排工作。四是环境好,建有北京第一个村级公园。五是教育好,从幼儿园到中学有一体化的教育,师资好,周边村都来上学。

  浙江省杭州市航民村党委书记朱重庆关注村村联合发展问题,介绍了“五村集团”工作。2008年,航民村与浙江的花园村、滕头村、方林村及上海的九星村组建了“五村集团”,合作发展。五村各有特色,九星村是市场,花园村是工业和市场,方林村是汽车市场;滕头村是生态园林,在各地租地种植20万亩苗木;航民村则是印染和黄金加工,每天印染布有2500公里长,每年加工黄金饰品80多吨。五村联合起来发展,在杭州西溪购地30亩,建了5万平方米建筑,每村一栋办公楼,还有一栋总部办公楼;联合对外投资一些项目,像啤酒、家具等产业。现在“五村集团”准备走出去,到美国投资,利用国外的低地价低电价等优势,搞工业园,为以后的五村发展拓路。朱重庆认为,村村合作,利用大家的智慧,会有更好地发展。

  北京市丰台区果园村老书记、北京鑫福海集团董事长陈重才则关注十九大报告中的脱贫攻坚。他说果园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去年集体收入2.8亿元,老人退休费加股金能达到10多万元。果园村富裕后先富帮后富,在海南助养了180多个孤儿,在四川建学校,在贫困地区做志愿者。他认为,村与企业的发展关键是体制问题,通过体制改革能调动发展积极性。果园村是北京第一个搞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在今年年底会进行第三次改革;也是北京第一个由农民建土地开发公司搞土地开发的村。果园村坚持在土地规划允许的情况下,自己来开发,在城市化过程中不给国家增加负担。果园村也自己做好社会保障,解决村民后顾之忧问题,村里有敬老院,有双语幼儿园。陈重才还认为,现在人们的信仰比较分散,应当加强马列主义教育。

  陕西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和平村党委书记白世峰说,和平村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2000年把土地提前流转到集体,自己搞城中村改造,拆建、设计、建造都是自己搞,很成功。现在村集体年收入五六千万元,每年拿出3000万元分配给村民,村里有幼儿园、小学、医疗站、敬老院和陵园,人均收入达到5万元,共同富裕的路子越走越健康。他说要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必须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党委副书记段林川说,十九大报告提到的改革成果共享问题,南街村做得很好。南街村有28个企业,企业职工1万多人,去年产值达到24亿,创利税2.5亿,村民享受了多项免费待遇:住房免费,包括里面的电器和家具;医疗免费,有的病号一次性花费三四十万元;上学免费,从幼儿园到大学,费用由集体承担,大学生除了学费每月再补助600元生活费;水电通讯等免费。南街村正在谋划让外来的职工也享受村民的福利待遇,现在已经有2000人开始享受到了这种待遇;南街村也计划让60岁以上老人都住到养老公寓。他认为,村干部要“敢想敢干敢斗争敢坚持”,要想办法发展,想到了就要敢干,要与恶劣自然条件,与不良风气斗争,坚持走自己的路子,就一定能成功。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奉贤区杨王村党委书记孙跃明介绍说,杨王村2001年时就建工业园,现在工业园的企业年产值达到260多亿元,创造税收五六亿元。老的杨王村在2005年就实现了城镇化,现在合并了两个村,想把它们做成与杨王一样,压力大但潜力也大。他推崇“文化自信”,杨王村在2006年就开始推行家风家训教育,让村民富了口袋又富脑袋。他也关注村庄的有效治理,杨王村的治理方式是首先让老百姓提诉求,各部门回答,由村民小组和驻村律师拿出统一意见,提到议事中心,再到“两委”班子和村民大会,最终变成村里要做的事。他认为,一定要注重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群众致富。

  河南省漯河市干河陈村党委书记林东风说,漯河市有一个“强村现象”,主要是南街村引领的。干河陈村2000年开始改造,自己拆建、改造、安置,十多年修了7条主干道,建了千亩村民公园,原来有村民3000多人,现在增加到4万多人,预计再过5年能到10万人。村集体经济围绕城市做服务,搞第三产业,政府“四大班子”的水暖、保洁、花卉、餐饮、车辆等,都由村集体企业承包在做。早期,村干部带头集资创办合作企业,2014年企业净资产达到了20多亿元,村干部带头退出自己的股份,让村委会持股,用于再发展和村民福利。村里老年人养老金加就医补助和福利年人均达到2万多元,员工在漯河同行业中福利最高。林东风强调,干河陈村走可持续发展模式,计划用5年达到上百亿收入,成为中原强村。

  陕西省宝鸡市东岭村党委副书记方纪林说,去年村办企业东岭集团经营收入940亿元,在全国企业500强中排名161位,今年预计经营收入能达到1400亿元。因为快速发展,村里调整了5年发展计划,将接下来几年的发展目标定为3000亿元。村里很小,只有200多户800多口人。1995年时,东岭开始瞄准华西村,学华西、赶华西。现在准备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东岭在每一个行业,敢于争第一,不做第二”。东岭集团在西部12省市有100多个分公司,年招本科生500人以上,目的就是为快速发展目标储备人才。

  进顺村第一书记罗玉英介绍了进顺村的发展历程,强调进顺村始终把改革开放成果让村民共享:“安排好住的”,异地建了小康家园;“教育好小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奖励;“敬养好老的”,360个退休村民全部进入省社会统筹保险,把农民保险变成职工保险;“关照弱的”,免费为村民办医保,大病给2万元补助,同时再给因病致贫的困难户补助。1999年村里第一次股改,开始尝试把部分集体股份量化给群众,去年又把全部的股份都量化给群众,使老百姓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去年村里分红900多万元,人均7000元,多的户分到7万元。

  20多个玉林各县区代表村参加了座谈。玉林市委组织部长覃天卫认为座谈会上的名村都有好的品质: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团结的班子,有好的思路,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路子。他希望参加革命座谈的玉林各村总结吸收名村的经验,谋划好村庄发展。玉林村庄的集体经济体量小,但不要灰心,可以先订小目标,比如让集体年收入先达到10万元,再逐步到百万元以上。组织部门会把本次座谈的内容进行总结,下发各村学习,将振兴乡村的战略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