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十七届全国“村长”论坛,将于11月23-24日在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举行,本期特开设“走进玉东”专版,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村长”论坛举办地发展现状及新农村发展情况。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9年8月,玉林市委、市政府结合农业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城镇化率较低,属于典型“小城市带大农村”的市情,作出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设立玉东新区作为玉林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同年12月,面积143平方公里、总人口8.04万的玉东新区挂牌成立。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玉林先试先行统筹城乡发展高度重视,2010年6月正式将玉林列为广西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对玉林、对玉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玉东自觉肩负起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开路先锋的重任,应势而为,逆势而上,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构建新机制、发展新经济、建设新城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在广西统筹城乡发展前列。
一、玉东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成效
(一)统筹城乡促跨越,成就“玉东速度”。 坚持跳出玉林看玉东,立足广西看玉东,站在全国看玉东,自觉把玉东的发展置于全国发展格局中去谋划,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标定位找差距、学赶先进谋发展,将玉东发展定位为建设“玉林经济增长新一极、新兴产业聚集地、城市发展新中心、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窗口和现代化生态文明新区”。围绕这一定位,制定了“城乡一体、产城共建、生态休闲、和谐幸福”的发展思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经过奋力打拼,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逆势腾飞的“玉东速度”,演绎了聚势大发展的“玉东奇迹”,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区正在迅速崛起。
——经济增长大幅腾跃。坚持做大发展盘子,经济发展保持迅猛增长,尤其是今年以来,克服了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多项重要经济指标更是逆势增长、全线飘红。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跳跃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2009年的15.55亿元增加到2016年64.25亿元,增加超4倍;工业总产值由23.16亿元增加到144.4亿元,增加超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46亿元增加到129.65亿元,增加近7倍;财政收入由2.75亿元增加到12.69亿元,增加近5倍。投资3000万元以上在建重大项目181个,是2009年的3倍多;总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达68个,是2009年近4倍。
——深化改革先行突破。面对深水区,以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蹄疾步稳地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农村产权制度、行政区划、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点改革项目稳步落地,为全市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出了可供借鉴的路子,走在了广西前列。湘汉村以“整村+封闭+六权”的模式,突破性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六权”改革,为广西全面部署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供了经验,被誉为“广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村”。
——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农村路、水、校、电、医的服务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实现无缝对接,公共资源实现均衡配置,社会保障实现全域覆盖,农民在村里也能享受像城里人一样的服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幅度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9年1.61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3.0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9年5090元增加到2016年的1.38万元,翻了一番多,两大收入在玉林稳居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9年的3.19∶1迅速缩小到2016年的2.24∶1,低于全国3.03∶1、全区3.43∶1、全市2.95∶1的水平。
——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充分利用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大力构建有城有乡的“现代田园城市”,城市新区形成了一江(南流江)、两轴(玉北大道、教育东路)、三核(湿地公园、龟山公园、狮山公园)的生态布局,成为“玉林-北流”城市群的城市绿肺、绿核湿地;乡村地区保留田园风貌,以“五彩田园”建设岭南特色生态乡村,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两区同建、串联城乡”,形成了山奇、水灵、林秀、花娇,“山水城田、相互交融”的绿色景观风貌。
(二)产业集聚强根基,新经济发展异军突起。坚持把产业作为新区发展的根本支撑,依托玉林经济开发区、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玉林高新技术产业区、“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大平台”,精做一产、壮大二产、培育三产“三箭并发”,扩张数量、膨胀总量、提升质量“三管齐下”,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集约发展园区经济,工业转型发展提档升级。把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保障,推动工业经济强势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以老字号园区——玉林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加大更新改造力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29家,工业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8家,形成了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印刷包装产业集群,三大主导产业撑起了玉东工业发展的“脊梁”。以高新技术产业区为依托,着眼适应新常态,占据新高地,推进与清华大学的“校地合作”,借助外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引领玉东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增长点。
探索发展田园经济,现代特色农业独树一帜。依托海试区核心区和“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叠加建设”优势,以就地城镇化的方式推进园区建设,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将山水打造成景区,将农田打造成田园,探索发展绿色生态“田园经济”。以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为平台,大力引进台湾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并发挥台资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造浓“台”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对外合作新动力。以“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在保持村庄、田园原风貌的基础上,以“两区同建、全域五A、国际慢城”为理念,从“山水田林路房、一产二产三产、生产生活生态、创意科技人文”等多个维度规划建设,推进田园特色产业集成发展,在52平方公里的田园上,力争实现“青山绿水绕新城、真金白银富百姓”。园区已经落地建设一二三产项目30多个,合同总投资55亿元,在谈项目20多个,意向投资额约80亿元,其中,中国南药园项目占地1.5万亩,总投资20亿元,成为玉林市近年农业项目投资之最。成功聘请袁隆平院士担任示范区建设顾问,并引进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的“中国杂交水稻援外实训基地项目”,总投资2亿元,增强了园区的科技示范效应。
培育发展商贸经济,现代服务业春色满园。城市发展要有人气,离不开商贸物流。围绕“政务与商务办公区、金融商务区、商业中心区”的核心功能定位,大力推进商贸物流发展。经过精心培育,商贸服务产业已是“春色满园”。以打造玉东大道核心商业区为重点,大力推进汽车新城、富安居国际家居广场、奥园广场等16项总投资达260亿元的重大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搭建起了大商贸大物流的发展框架,为玉林建成北部湾城市群商贸中心助力添劲。以茂林古镇天门老街改造工程为重点,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推动城乡市场同步繁荣,商贸经济总量逐年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9年的3.39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2.21亿元,年均增长14.6%,为玉林“千年岭南都会”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田园都市竞显魅力,新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玉东跨越发展的核心战略,按照玉林中心城区建设成为人口超100万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把“田园、都市、生态”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都市,打造“山水风光看桂林、滨海风光看北海、红色旅游看百色、田园风光看玉林”的广西旅游新地标。
搭框架优布局,联城乡接“玉-北”。把做好规划、立好框架、建好配套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加快推动城市建设。坚持超前的规划设计理念,力争做到“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不后悔”,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玉东143平方公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和60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步推进园区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20多个专项规划,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实现城乡互动的空间支撑基础,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一个新村、两个园区、三个公园、六条大道”为主要内容的“1236”工程,投资40亿元搭建“三横三纵”城市干道路网,打通“主动脉”,进一步拉开城区框架,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
增功能提品位,塑造岭南特色新区。按照“玉林城市新中心”的定位,强化“经营城市”理念,通盘考虑生产、生活、生态需要,统筹推进交通、物流、教育、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着眼营造“便利宜居”,合理布局行政管理、社区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和市政公用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一刻钟”生活圈,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推进茂林古镇天门老街和15个社区的风貌改造,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的天门老街改造(一期)工程,初显“斑驳树影、麻石巷道、飞檐翘角、粉墙黛瓦”特色;风貌改造已完成411户,改造后的陂耀村展现出“岭南水乡”特色。
美生态促宜居,城乡共享“碧水蓝天”。坚持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做足做活山水园林文章,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城市的吸引力。做好“水”的文章,深入推进南流江水污染综合治理,保护两岸原始生态,全力打造会仙河湿地公园——南流江滨江水景走廊和天门关——南流江滨水景观走廊,构建城市滨水休闲空间。做好“绿”的文章,围绕玉林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部署,通过乔、灌、花、草巧妙合理配置,形成一路一景、一街一品的鲜明绿化特色;大力开展“大种树、优生态”活动,建成湿地公园、狮子山公园、龟山公园三大公园。深入开展“生态乡村”活动,利用农户庭院和房前屋后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绿地”等“六小工程”,引导群众把村屯绿化与发展林果经济、庭院经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做好“文”的文章,注重文化传承,让文化物化,按照文化建设项目化的要求,以宝相寺文化公园、农耕文化园、天门关公园为重点,加快建设能够体现南方稻作、民族技艺、生活方式与文明内涵,体现中国传统价值与当代中国价值,意会“浓浓乡愁”的各类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福寿文化、旅游文化、科普文化与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与北京大学在“五彩田园”开展文化合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确保城市文化资源的保存和永续利用。
(四)深化改革添动力,新机制构建增速增效。以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积极发挥改革“试验田”、“先行区”的作用,整体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工作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体制机制,为玉东发展增添动力。
农村综合改革领跑广西。把农村改革作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工作和首要任务。一是率先推进农村“六权”确权颁证。围绕“还权赋能”,坚持“六权”统揽、整村推进、全域覆盖,统筹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林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等“六权”的确权颁证工作,把产权确权到村到户,确立农民的产权主体地位。为妥善解决未批用地、超标用地等“瓶颈”问题,以湘汉村为“整村+封闭+六权”模式的实验室,大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突破,出台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处理意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80问》等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政策措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林权的发证率分别达100%、100%和93%,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分别完成确权15264亩和登记837宗、104宗。湘汉村成为广西首个整村推进农村“六权”改革的村、首批发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证的村。二是率先健全完善以“两个中心”为核心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争取了广西首家地级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玉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落户玉东,为农村产权流转“阳光交易、依法交易、规范交易”提供平台。2014年10月30日玉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正式营业以来,玉东已有15个产权项目进场交易,成交额60418.55万元,涉及面积14465.42亩。组建了区、镇、村(社区)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通过上门服务,打通农民与市场“最后一公里”。目前,玉东的土地流转率达71%。三是率先探索开创配套改革的新局面。“行政区划”改革全面彻底,按照“一厅五室两栏”、“六上墙”、“六个一”等规范化建设标准,投入1700多万元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中心,100%完成撤村改社区工作,村干部享受社区干部待遇,并实现了社区化建设、社区化管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铺开,扎实推进“换证”工作,健全公共服务,从农村土地处置、住房保障、医疗保险等10个方面配套完善政策。目前户改率达到82.3%,玉东城镇居民达到77%。泉塘社区成为玉林市实行“村改社区”后首个完成户籍改革的新型城市社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以实施自治区级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茂林镇陂石社区建设和大囊社区改造工程为抓手,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机制,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行政管理体制创出新路。高度重视发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导性作用,将其作为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的关键环节。一是打造“行政区+开发区”的复合模式。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合并玉林经济开发区和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实验区,组建玉东新区,发挥叠加优势,推动经济区的经济开发职能向行政区延伸、行政区的社会事务与公共服务职能向经济园区覆盖,推动城镇产业、科技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全面协调发展。二是构筑“扩权强区+统分结合”的行政体制。成立中共玉林市玉东新区工作委员会、玉林市玉东新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同时保留辖区内原有的玉林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和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实验区工委、管委,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和“统分结合、多区并存”的管理体制。市委、市政府授予玉东新区工委、管委在玉东行使市一级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玉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项目建设和统一行政管理等工作。三是完善服务型政府管理机制。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和统筹管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管理服务体制的改革创新。建立了城乡发展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群众参与制度,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完善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考核、社会评价制度,健全民主监督制度;设立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规范、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目前,玉东已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体系,形成了城乡联动、齐抓共管,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良好局面。
特区式工作机制诠释“玉东速度”。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构建特区式的运作机制,摸索形成了“特区工作应特干、特区发展应特快”的特区工作运行机制,把玉东美好蓝图和宏伟目标,以实际行动打造了跨越发展的“玉东速度”。特区工作运行机制之“特”,体现在:一是运行快,形成了“特事特办、特区特管”的运行格局。通过托管、授权、放权、机构延伸等方式,放手让玉东在社会管理和公用服务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创新。二是责任细,形成了“八个一”项目责任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推进计划、一张效果图、一张横道图、一张周进度安排表、一个奖惩办法,全力以赴上项目、千方百计扩投资,对盯准的项目快论证、快立项、快审批、快开工、快投产、快见效。仅2016年,玉东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40.93亿元,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55.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4.47%。三是作风实,独创了“双九十”一线工作法。玉东149名干部,仅今年就承担了296个建设项目。针对项目多、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创新推行“双九十”一线工作法,把90%的机关人员、90%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改革工作一线、项目建设一线和服务群众一线,“工作不过夜”成为常态。今年利用六、七月份开展棚户区建设攻坚战,仅两个月时间就破解了多年来久拖不结的历史遗留问题,使棚改攻坚战的各项指标任务实现“全线飘红”,实现了“4个100%”目标。
(五)释放红利惠民生,城乡融合度显著提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包容性发展,打破城乡二元、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度。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融合度,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统筹引导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治安、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让城里享受到的,村里也能享受得到。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把中心建设成为社区的政治活动中心、经济服务阵地、文化娱乐阵地、教育培训阵地、医疗计生服务阵地、综治维稳阵地,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公共服务。以城区学校标准改扩建一批农村学校,创新组建玉东小学教育集团,按照“1+N”的模式,由集团对农村新型社区小学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解决城区学校“超大班额”和乡村学校“力量薄弱”等问题。吸引新组建的玉林医疗集团落户玉东,利用集团技术管理力量培育带动镇和社区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建立完善农村居民和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政策体系,基本实现保障全覆盖。
提升就业创业融合度,促进城乡收入同步均衡增长。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把创业作为就业之源,积极推进城乡就业创业制度一体化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平就业的机会。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就业制度一体化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统一的零就业家庭资助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二是抓好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健全区、镇、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信息服务。三是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为城乡群众提供创业平台。健全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培养创业骨干、实施创业项目、打造创业基地和推广创业成果的目标。
提升社会治理融合度,确保城乡和谐稳定。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任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构建全覆盖的多元调解组织体系和“大调解”格局,实施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通过正常的渠道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深化城乡社区(村)社会治理改革,建立健全群众选择、监管、评议的体制机制,分类细化推进改革,城郊结合部的涉农社区在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改革的同时,逐步向城市社区过渡;农村社区结合集体经济组织改造,强化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建立适应村民需要的社区治理模式,实现居民自治、民主管理。完善综治维稳网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统筹城乡发展未来展望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十九大,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了新理念、新方向、新部署。玉林获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对玉东统筹城乡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动力。玉东将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坚定不移闯出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力争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聚焦第一要务,打造支撑玉林、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顺应和把握新常态,全力做好“稳增长、育新增、转农业、优空间、保民生”各项工作,进一步积蓄健康发展的势能,塑造跨越发展的动力,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力争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09年翻2番,财政收入翻1.25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幅超过全国、全区、全市平均水平,成为玉林经济的新增长极。
(二)聚焦农村改革,打造城乡统筹、制度创新的改革先行区。以玉林获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自觉担当起改革突破的重任,统筹推进农村金融、公共服务体制、城乡公共治理机制等各领域配套改革,以更大决心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力争到202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9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5∶1,为玉林乃至广西、全国农村改革闯出新路。
(三)聚焦“五彩田园”,打造广西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示范区。按照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起点要高、内容要实、机制要活、动作要快”的“四句话”要求,以“广西一流、全国知名”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高水平营销,高效益经营,重点推进中国南药园、青年农业创业园等45个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达165亿元,经济综合效益26亿元,成为现代特色农业的典范、新型城镇化的典范、农村综合改革的典范、美丽乡村的典范、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
(四)聚焦转型升级,打造高新科技快速集聚、新兴产业竞相抢滩的集中区。坚持走高端发展、高效集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加快玉林经济开发区、玉林高新技术产业区、海试区核心区、清华科技园玉林分园等园区规划建设,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发挥燕京啤酒、旺旺食品、正泰彩印等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吸纳更多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玉东,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印刷包装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工业电子应用、生物技术、现代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
(五)聚焦创新驱动,打造英才汇聚、群贤毕至的人才集聚新区。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玉东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以玉林高新技术产业区(清华科技园玉林分园)等为平台和主阵地,以产业项目吸引和聚集人才,通过实施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中国杂交水稻援外实训基地等项目,吸引更多优秀人力资源不断涌入。重点从北大、清华等“985”高校引进领军型人才和重点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从事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和项目开发,以人力资源促进产业大发展。
(六)聚焦“玉林城市新中心”,打造绿色生态、田园都市的创业宜居新区。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顺应“玉-北”同城化的大趋势,同步推进新区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建设满足高端生产服务、高品味生活休闲、独具岭南风格的现代城市新区,保持田园风貌、山水相映、和谐兼容的岭南新农村,使玉东成为安居乐业的首选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