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乡村复兴的“基因密码”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钱振华 字号:【

  美丽乡村不仅要建设好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集地,还要发挥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价值和功能。前不久,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拉开了全省乡村复兴大幕。可以说,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江苏继推出特色小镇建设之后的又一力作,堪称“中国梦”的乡村复兴之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设什么样的乡村,还得看建立在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之上。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看,均在工业化后期开始注重乡村建设,而经济发达的江苏如今已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必须在全国率先作出抉择。江苏版美丽乡村建设,是“特色+田园+乡村”三者的有机叠加,抓住了美丽乡村最主要的特征,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解决方案。这其中,特色是一种竞争力,田园呈现的是一种意境,乡村则体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国各地乡村景观、形态和文化丰富各异,并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加之乡村休闲娱乐产品的丰富、自驾车扩大出游半径等,乡村旅游在城镇居民休闲中的地位已大大超越当年,市场潜力巨大,消费需求旺盛,美丽乡村建设将搭乘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旅游化的东风,再次绽放别样光彩。由此可见,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已不再局限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江苏模式”同样可以移植到更多地区并落地开花。无论乡村形态如何,产业结构如何,经济发展水平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复兴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都有着相似的“基因密码”。可以说,“特色+田园+乡村”是走向乡村复兴、解开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组“基因密码”,也给未来全国各地乡村的发展提出了非常好的战略性指导。

  特色是竞争力,也是美丽乡村建设魅力之所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核心,是对现有农村建设发展相关资源、资产及项目进行全面整合升级。对此,各地要因村制宜、依村而治,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多规合一”,按照“一村一貌”、“一村一业”战略规划,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着力突出特色产业基础、特色生态重点、特色文化内核三大方面。同时,借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生态+”、“互联网+”等模式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接二连三”价值链提升。

  深耕农业、经营田园,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和主业,也是一种新兴、时尚的生活形态。唯有在做好农业主业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拓宽乡村多元化发展路径。长期在都市打拼的人们都羡慕田园牧歌般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乡村田园能挖掘“乡愁元素”发展“乡愁经济”。这要求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加侧重于“农”字,回归老本行,精细化耕作好每一分土地,构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大地田园景观,并鼓励每家每户开展“微田园”建设,“移步换景”培育多业态乡村旅游产品,多方并举发力“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乡村全域旅游发展,促进“山水田林人居”和谐共生。

  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要求各地必须树立科学政绩观,不为短期效果所困,着眼长远、久久为功,逐步提升乡村发展综合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一些地方存在着类似“大鱼吃小鱼”现象,乡村发展空间被城镇挤占、掏空,甚至出现“空心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政府官员政绩观偏差,以往“重城镇轻乡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固有思维,致使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三农”政策与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当务之急是要改革自身,切实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驾护航,绣好城镇和乡村发展这块“双面绣”,用好城市和农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力推乡村渐进式、可持续发展,让“繁华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

  同时,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坚持“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市场参与”的原则,采取“综合营建”模式联动推进,重点保障“钱、地、人”三方面要素。这一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信贷资源进行系统优化,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新土改”,“唤醒”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农村资产资源。另一方面要以增强农民获得感为根本,重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整合各方惠农政策,形成工作合力和内生动力;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还要加强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传承乡土文脉,繁荣乡村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富含中国特色的乡村建设与发展模式,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具想象力的产业之一,将使中国农村发生“五千年未有之变局”。乡村复兴,少则10年,多则30年,各地要有持续恒久推进的心理准备,始终保持历史的耐心和发展的定力,读懂美丽乡村建设“特色+田园+乡村”这组“基因密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努力绘就“村美业强、人和民富”的优美画卷,以层出不穷的美丽乡村照亮“中国梦”的乡村复兴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党委)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