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摘登
时间: 来源:中国村庄-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8月26日至27日,“2017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峰会暨中国少数民族村庄发展论坛”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举行,参会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各民族村干部畅所欲言,以下节选部分观点。

  ●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马开能

  “峰会”的举办将为全国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少数民族村庄旅游发展创造经验、做出示范,组织和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为实现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民族团结、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马迎春

  乡村应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不仅要有袅袅炊烟、鸡鸣犬吠,还要有古老的歌谣和耕读传家的民情。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内核,应该保存和传承,比如民族服装传递出文化的自信,隐含了民族迁徙的历史,民族内心从自卑到自信、从弱小到强大的历史。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传承、文化的弘扬是乡村休闲旅游最关键的核心。

  ● 中共丽江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立地

  社会各界齐聚一堂,交流乡村休闲旅游经验,探讨文旅助农发展措施,对推动乡村建设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作用。希望本次“峰会”成为促进丽江旅游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盛会。

  ● 丽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和仕勇

  丽江的每一个村镇都各具特色,不能走同质化道路,一定要按各自的特色,把其特有的文化、民俗、产品发扬好,地理位置利用好。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一定要突出文化以及艺术,在乡村原有风貌保护的基础上做文化和艺术的提升,让古老的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 海南省生态旅游策划研究院院长张悟纲

  乡村旅游策划要有策略、理想、文化、差异的基础,要遵循需求原则、创新原则、心理原则、持续原则、效益原则和艺术原则。民族村庄发展旅游应当充分了解村庄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物产特产等资源情况,结合周边资源、交通通达能力、社会需求、社会支持,深度挖掘放大自身特色。

  ● 中国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孙丽坤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要以乡村环境为依托、以民族文化为魂、以某一特定产品为媒介,以农业产业发展为重点,城乡结合:创品牌、出精品。

  ● 中国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惠民

  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具备打造农业公园的独特优势,如云贵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民族文化绚丽、气候得天独厚,有众多田园美邑具备打造成田园综合体的条件。期待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参与创建,使之成为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的新引擎。

  ● 河南省漯河市南街村党委副书记段林川

  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吃透上面的,摸清下面的,借鉴别人的。当干部要发扬焦裕禄、雷锋般的傻子精神,这样才有号召力。干部要敢想敢干敢斗敢坚持,只要群众支持、群众满意就去干。

  ●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十八寨沟村委会主任杨四龙

  让所有来的游客找不到岔子,这个旅游才算做好了。在丽江举办这次活动,就是要相互取长补短,把丽江的旅游推上一个新台阶。少数民族村寨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底子薄,跟发达地区村庄没得比,更应抱团取暖、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 十九大党代表、黑龙江省同江县八岔赫哲族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

  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方针,遵循享受自然的同时要为保护自然做贡献的宗旨,自然环境与特殊文化社会环境都属于人类宝贵遗产,应树立全新生态旅游理念。

  ●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庙良村党支部书记陆崇修

  要想发展好边远少数民族乡村的经济,主要出路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已有一定规模的村庄,要注意形象、声誉,注意环保,服务要到位;要学计算,不学算计,计算就是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要带动全体村民一起干,可以让村民以土地、山林或特色服务折合成货币以股份入股,让大家都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准备开发旅游项目的村庄,特别要注意保护原生态,适当修饰就行,不过于商业化,不盲目开发。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杨建军

  习总书记来十八洞村走访调研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近三年来,我们村主要发展乡村旅游,同时发展种植、养殖、苗绣和劳务输出等。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全村拧成一股绳,我们村的乡村旅游基本成型,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借这次参加论坛的机会,希望听取专家指点,从中获得对我们发展有益的启发。

  ●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苗寨党支部副书记杨宁

  选择意味着担当,老书记曾对我说:“城里少你一个大学生不少,村里多你一个大学生,了不起!”当选大学生村官后,我组织村民修好村里第一条水泥路,组织村民开展灾后重建,帮助村民销售滞销的西瓜,带动村民粗加工竹子,带领贫困户发展高山葛根种植,成立农产品电商中心助销农产品,动员贫困户种植高山生态稻米。我将继续在基层争作贡献。

  ● 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族乡新土司村委会主任周志刚

  此次峰会使我坚信,传统农业要与休闲文化旅游业结合发展。我们愿意加入全国少数民族旅游发展合作组织,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欣赏,以及相互之间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使命感已经形成,我们应注重在社会经济建设、日常交往中加强友谊,做好团结共进的“石榴籽”。

  (鲍振峰整理)

  ​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