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
从上古时期开始,黄河就在中华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至于古语中“河”成为黄河的专有名词。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的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黄河世世代代哺育着华夏人民,因此也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李白《将进酒》中脍炙人口的诗句,当然,黄河并非从天而来,对黄河源头的描述,也早已有之。《尚书·禹贡》曾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积石”在现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的阿尼玛卿山。《山海经》已对黄河的源头、流向有了翔实的记录。《山海经·西次三经》载:“昆仑之丘……河水出焉”,“不周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泑泽”即今之罗布泊。这就是说,《山海经》中认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脉,流经罗布泊,潜入地下,至积石山下之石门冒出向西南流,然后才向东流,这种说法比《禹贡》更进了一步。到了北朝,郦道元作《水经注》,以《河水》开卷,河水指的就是黄河,郦道元用了全书七分之一的篇幅,专讲黄河及其上游水系,其也认为黄河的源头在昆仑山脉。事实上,以昆仑作为黄河的发源地,代表了古人对黄河的崇敬与想象,昆仑山是中国神话中最著名的山,某种意义上昆仑成为“天”的代称,昆仑和黄河之源一起,彰显了中国人民对“母亲河”的爱戴。
对黄河源头的考证从来没有中断。唐朝贞观年间,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曾“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唐宋以来,星宿海长期被称为黄河源头。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实和1704年清朝的拉锡,为探求河源也曾到达星宿海。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8月,组织河源考察队,把约古宗列曲作为黄河正源。1978年夏天,黄河水利委员会再次组织河源考察队,深入河源地区实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区西部,有3条河流汇入星宿海,它们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而近年来随着河流勘测技术的进步,关于黄河源头又有了许多新的考证和说法。
黄河上游三源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都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说法也为社会所认同。全长约5464公里的黄河从这里出发,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流入渤海。黄河素有“九曲黄河”之称,其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干流多弯曲。黄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220条,组成黄河水系,其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等。
熊国辉大师创作的《黄河源》系列陶艺作品,由三件瓷瓶和一幅瓷板画构成。瓷瓶《黄河源头》,小口微侈,细颈,溜肩,圈足,瓶身描绘的是黄河源头的牛头碑。牛头碑1988年由河源所在的玛多县人民政府修建,位于玛多县境内措日尕则山的顶峰,海拔4610米,造型取自高原牦牛角,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均用铜版铸模镶嵌,已故十世班禅大师和胡耀邦同志分别为纪念碑题写了藏汉文“黄河源头”字样。画面中,铜黑色的碑身傲然矗立在黄河源头,与远处的蓝天白云形成强烈的色差,整个景象如远古图腾,粗犷有力,也从侧面呈现出黄河伟岸的身影。在这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地方,蓝天、白云、草地、牛羊,更有公路两旁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构成了一幅壮美的高原图画。
瓷瓶《黄河之源》以水墨画的形式表现了黄河源头景观。画面虚实相间,浓淡结合。画面最上层是虚化的群山,越往画面深处虚化的痕迹越明显,到最后群山变为一体与天相连,蜿蜒的黄河仿佛是从天边缓缓流出;画面中部以浓淡墨的点染对比,使得河水及河岸似是笼罩在薄薄的云雾之中;画面底部以红色勾勒出房屋的轮廓,在静止的画面中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
同是表现黄河源头景观,瓷瓶《美在黄河源》则是以油画的形式突出了黄河源头的生态之美。高原的河水清爽简洁,没有水生植物遮蔽。天空湛蓝,不见飞鸟,牧民赶着几头牦牛在湖边,水天一色,乱石成滩,定格成一幅恬静简洁的油画。
瓷板画《黄河颂》以黄河上壶口瀑布入景,气势恢宏。壶口瀑布是黄河上最著名的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西部南村坡下,地处晋陕大峡谷中段,两岸夹山,滔滔黄河到此被两岸苍山挟持,束缚在狭窄的石谷中,300米余宽的洪流骤然收束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最后从20余米高的断层石崖飞泻直下,跌入30余米宽的石槽之中,听之如万马奔腾,视之如巨龙鼓浪,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瀑布。壶口瀑布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其四季美景也各不相同,春季,为瀑布落凌期,河道里冰层断裂,“壶口”内冰凌坠落;夏季,水量充沛,气势磅礴,有时大雨后,槽端满溢,还会形成多股瀑布;秋季,红叶夹岸,瀑布高悬30余米,水帘挂入云端,景色壮观;冬季,秦晋长峡冰封雪冻,不少河段成为天然冰桥,往日飞瀑高悬处,挂满冰凌。板画选取的是瀑布夏季景观,画面以观者近距离直视主体的方式呈现,天、石和水同色,而奔腾的河水也就成了作品唯一的主体。河流直接而“突兀”地占据在画面中央,仿佛要排除一切距离和障碍。形象变成表达的主题,观者在这样的逼视中感受着河流汹涌的能量。
黄河虽然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国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但历史上黄河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多沙、悬河、善淤、善徙、善决。特别是下游,洪水决溢十分频繁,“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是后人对黄河洪水灾害的形象描述,据统计,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大的改道26次,重大改道7次,每一次黄河改道都给流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黄河水灾当然有其自然原因:黄河连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华北高原河道陡降,一泻千里,到了平原后,水流缓慢,泥沙沉淀,河床不断抬升,容易决溢泛滥;流域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比较干燥,全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夏、秋两季,容易造成山洪爆发,河流猛涨:此外黄河高原是黄河泥沙的大本营。但黄河水灾也少不了人为的因素,历史上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植被不断遭到破坏,而人为的自觉和不自觉地乱垦乱伐,也加剧了水上流失。黄河地势本来就容易水土流失,再加上人为的破坏植被,所以导致黄河进入了恶性循环,灾害连连。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治理黄河水患做了大量工作,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黄河治理工作;大力实施引黄工程,相继修建了三门峡大坝、刘家峡、龙羊峡、青铜峡等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为消除黄河水害的目标不断努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的保护对治理黄河至关重要。黄河源头所在的青海省,又是另一条大河——长江的发源地,源头地带的生态环境状况,对维系整个黄河、长江水系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强,黄河源区越来越旱,生态治理刻不容缓。2000年,为了保护三江源的自然资源,国家正式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而源头的政府和居民也为保护河流源头做了大量的工作。有“黄河源头第一县”之称的玛多县,从2003年开始陆续开展了生态移民工程,2005年又实施了全面禁牧政策。然而源头生态环境的恶化,除却自然因素外,生产力水平低下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青海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玛多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想要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仅靠青海省和玛多县是远远不够的。熊国辉在创作《黄河源》主题陶艺作品时,除了向观者展现源头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景观的同时,也希望以此来激发每一个人关心、关注黄河源头的意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黄河源头保护的工作中。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