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区位优势 扮靓魅力乡村 建设美丽实力幸福北戴河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文/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民政府 任晨

  近年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坚持以城乡一体发展为导向,以中国农业公园创建为契机,积极引导农村多重业态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繁荣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2015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全国政协报等媒体多次对北戴河区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一、北戴河农业农村建设现状与成效

  总结分析“十二五”期间北戴河区农业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北戴河区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业增收”这一主线,以创建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世界一流明区为推手,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力推进农业“六化”(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社会化、多元化、国际化)建设进程,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丰硕,农业技术服务等综合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农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8006元增找到2015年的12326元,年增长10%以上。

  ——美丽乡村成果丰硕。自2013年以来,北戴河区紧紧围绕“避暑胜地·浪漫乡村”工作目标,以省定重点村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水平建设,坚持“面子”和“里子”并重,坚持产业与文化融合,全力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区。西古城村、西坨头村、车站村、谢李庄村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北戴河村、费石庄村成功入选“2015中国特色村”,北戴河村获得2015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北戴河区被评为“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区”。2015年开展的北戴河村、费石庄村等7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为代表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成为推动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基本形成设施蔬菜、果品、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设施蔬菜种植比率70%以上。

  ——先进科技广泛应用。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项目引进、示范推广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每年进行农业技术培训11期,累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500人次;通过新品种引进及旅游蔬菜品种引进展示,每年有50个粮食、蔬菜优良品种进入北戴河区;实施蔬菜生态种植、绿色韭菜栽培、蔬菜百亩方、休闲农业园区建设、绿色蔬菜标准园创建、暑期叶菜基地、暑期农产品质量监管等重点项目,提高了北戴河区蔬菜无公害种植水平、标准化种植水平和农产品质量。

  ——质量安全有效保障。“十二五”期间,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等各类执法检查,平均每年进行执法检查45次,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检查农资门市180个,为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5年未发生因销售假冒伪劣农资所造成的坑农害农事件及非法销售禁用高毒农药的大案要案。集发蔬菜基地每年暑期累计安全供应蔬菜120余万斤,对蔬菜生产企业生产和销售的蔬菜进行抽检,合格率保持98%以上。

  ——新型主体迅猛发展。“十二五”期间,北戴河区紧紧围绕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这条主线,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民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新科技推广应用、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已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创办家庭农场3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约4万户。

  二、“十二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虽然北戴河区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发展新要求、环境保护新形势的不断变化,对我区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结合北戴河多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实践,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新趋势,更加注重市场的适应性,功能的多样性,产业的融合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更加注重市场适应性。立足区位优势,着眼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和农业现代化目标,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优势明显、市场优势突出的农业产业,逐步从适应小市场向适应京津冀大市场转变,从适应单一市场需求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

  ——更加注重功能多样性。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功能,全面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一手抓现代农业发展,一手抓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业各项功能拓展。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更加注重产业的融合性。依托资源优势,深挖中国农业公园内涵,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三退三增”为突破口,实现转型升级。围绕“环境美、生态美、精神美、产业美”以一产抓特色为主题,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积极推进智慧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暨一二三相融合等特色农业助推全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挖掘农业文化内涵,探索农业与旅游、养生、文化创意的有机结合。

  ——更加注重发展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入手,促进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

  三、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的展望

  (一)做好加法,着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1.扩大园区建设。通过园区建设,改善农业种植结构,要主动出击,积极引进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深度洽谈火星红航天种子试验园、郡清兰农庄、中药材展示基地项目。以集发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整合戴河沿岸风景带19个村落资源的打造中国农业公园,示范引领全区农业园区建设。以1+2+3=6的模式暨三产结合,打造第六产业,着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向市场化、企业化、商品化和国际化转变,做到产加销环环紧扣,农工商紧密相联,实现农副产品的多次增值,使农业产业链条得到延伸。

  2.提高基地质量。大力创建旅游农产品展示基地、北戴河区中草药基地、戴河湾农业生态环保科技产业园基地等基地建设。以集发农业观光园为依托,引导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为主线,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的特色,对农民增收形成更有力的拉动,建设集农业生产深加工与观光旅游、养生养老为一体的特色基地。

  3.增加有效投入。在严格落实上级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接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建议每年区财政安排资金一定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发展。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予以扶持。

  (二)做好减法,着力提高现代农业水平

  1. 提高设施化水平,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坚持“一产抓特色”和“三退三增”为发展方向,注重农业功能从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三退”即全面退出玉米等大田作物,退出养殖,退出低端民宿;“三增”即增加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增加土地流转,增加特色高端民宿。同时,积极与京津对接,吸引京津的资金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

  2. 提高素质化水平,改变农民弱势低位。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强技能培训,强化政策扶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主导产业发展。要深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逐步扩大农民免费培训范围和规模,力争在全民创业和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3. 提高科技化水平,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种植业重点推广旱作农业、模式化栽培、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膜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营养块育苗、露地多茬立体种植、秸秆生物发酵还田、病虫害安全控制、设施蔬菜一网双膜、护花保果、有机肥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蔬菜方面重点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设施蔬菜障阻防治方法、蔬菜轻简栽培、高效日光温室建造、蔬菜种植大处方等项目。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加快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培育、引进、开发和推广,逐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三)做好乘法,着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创新动力

  1. 深化改革体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的战略高度,坚持以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前提,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农村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谋划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2. 健全产业体系。构建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综合体系。将农业产业相关环节紧密相连,构成一体化的涵盖其价值的形成和分配的经济系统。通过科学规划农业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

  3. 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服务体系产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提供资金投入的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服务、政策服务和法律服务等,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三农”服务。

  (四)做好除法,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 优化农业发展布局。以规划为指引,以镇村功能重新定位为导向,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摸清农业资源和市场需求两张底牌,建立科技支撑和资金支撑两个体系,搭建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加强对农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开发,向功能开发要效益。

  2. 提升农业生态功能。注重农业的生态功能,建立人与自然、都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使北戴河农业成为城市的花园和绿色生态屏障。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特色发展、集约发展和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抓好北戴河农业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区域合作,通过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生态涵养等功能,带动北戴河特色农业产业板块加快形成。

  3. 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业”就是通过信息流打通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互联网生态圈,大力发展农业电商营销,通过互联网将从农业生产、流通、营销、服务等环节,进而变革市场和农户之间的关系,鼓励扶持发展智慧农业,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使北戴河现代农业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