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
汾河,古称“汾”,又称汾水,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源头为山西省宁武县境内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泉,流经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和运城市6个城市,在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汇入黄河。
关于汾河源头的记载,早已有之。《山海经》曰:在河之东,其首枕汾,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下多玉,汾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汉书·地理志》载:“北山,汾水所出”。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条载: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东南过晋阳县东,晋水从县南东流注之。又南,洞过水从东来注之。又南过大陵县东,又南过平陶县东,文水从西来流注之……又西至汾阴县北,西注于河。
汾河源系列陶瓷作品由板画《汾河源胜景》和瓷瓶《汾源情》、《汾河源即景》组成。《汾河源胜景》以宁武县东寨镇雷鸣寺入画。雷鸣寺寺名来源,一谓汾源出水处山如空瓮,地下暗河波浪搏击,声如雷鸣;一说,地藏王在此诵经,声若雷鸣。因而,依山脊而建的寺被命名为雷鸣寺。寺庙坐北向南,建于半山。最下为戏台,从戏台拾阶而上,登108级台阶到山门。山门两侧各以三间配房为衬,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山门中轴线上有木牌坊五间,牌坊两侧各建钟、鼓楼。步入山门,在东西禅房簇拥下,一列七间正殿为该寺的主体建筑。整个寺庙殿堂栉次鳞比、宏大巍峨。板画将雷鸣寺放置在画面远景处,这样既可以凸显出雷鸣寺的全貌,也使其与近景处的汾河源头湖泊形成对比,衬托出湖面的宽阔。红墙、绿树、青山、碧水,构建出一幅绝美地源湖寺景图。
瓷瓶《汾源情》,折口,短颈,筒腹,圈足。器身以简练地笔法描绘了一幅汾源乡村图,联排的房屋周围是高耸的大树,几只形态各异地公鸡在村边进食、嬉戏,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盎然。汾河源头民居多选用当地最为常见的石材和木材,其中木材多用管涔山原始次生丛林的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房屋一般顺山势高低错落,一字排开,坐北朝南,避风向阳。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汾河在山西省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地位举足重轻,被山西人称为母亲河。汾河虽然是黄河的支流,但年龄却与黄河一样古老。“汾河文化”原特指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分布在汾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丁村文化”,以丁村遗址为主的丁村文化代表了汾河早期文明。在漫长历史中,汾河又滋生出晋商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形态。然而,自明清以来,随着人类对河流依赖程度的降低以及山西整体地位的不断下降,汾河文化也随之衰落。如何重新认识、树立和振兴曾经作为山西文化根本的汾河文化,是学界、社会和政府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松花江
松花江,中国七大河之一,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西部以大兴安岭与额尔古纳河为界,北部以小兴安岭与黑龙江为界,东部与东南部以长白山、张广才岭、完达山等与乌苏里江、绥芬河、图们江、鸭绿江为界,西南部以丘陵与辽河为界。松花江流域三面环山,整个地形沿松花江干流自西南向东北倾泻,流域面积达55.8万平方公里。
松花江源头有“两源说”,南源为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北源于大兴安岭的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源头为南瓮河。一般以南源为松花江正源,其上游有头道江、二道江两条支流,两流在吉林省靖宇县两江口相汇以后始称松花江。松花江在吉林省三岔河镇接受其最大的支流嫩江,而后向东北流至黑龙江省同江市注入黑龙江。
松花江源系列陶瓷作品由板画《松花江之源》和瓷瓶《松花江源·冬》、《北国之美》组成。板画《松花江之源》描绘的是松花江源头长白山瀑布奔腾壮阔的景象。在构思作品时,熊国辉大师没有选择人们耳熟能详地天池景观,以瀑布入画,与其他的江河源作品形成差异。长白山瀑布是长白山天池的出水口,是天池北侧天豁峰和龙门峰的中间的一个缺口,天池水先是在一段600米平缓的地上流淌,紧接着突然向北陡斜,在距天池约1250米的地方经伏牛石巨石的切割,水流改做一大一小的两股从悬崖上一跃而起,从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像两条飘荡的玉带。
青花瓷瓶《北国之美》,折口,短直颈,筒腹微鼓,圈足。画中一丛丛的草甸在雪地之间,青色与白色交替,错落有致,层次丰富,而栈道又增添了北国的生气。作品画面活跃,布局疏朗,灵秀雅致,清新明快,极富有诗意,表现出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内涵。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松花江上》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走上抗日道路。松花江流域范围内山岭重叠,满布原始森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区。松花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者,在江之南,她和辽河一起造出了松辽平原;在江之北,她和自己的北源嫩江冲积出了松嫩平原;在下游,她和黑龙江、乌苏里江一起造出了三江平原。流域内土地肥沃,沃野千里,盛产大豆、玉米、高粱以及小麦,是当代中国当之无愧的大粮仓。
鸭绿江
鸭绿江,古称浿水,汉朝称为马訾水。鸭绿江这个名字是八世纪中叶开始通用的,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写到,“马訾水一名鸭绿江,水源出东北靺鞨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关于鸭绿江其名的来历还流行着两种说法:一说源自于满族先民的语言(满语称为Yalu ula,意为“边界之江”)的说法。史书记载建州卫女真常年生活在婆猪江畔(鸭绿江支流);二说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并称为“鸭绿江”。鸭绿江原为中国内河,现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
与松花江一样,鸭绿江的源头也在吉林省长白山南麓(另一条重要河流图们江也发源于此),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
鸭绿江源系列陶瓷作品由板画《长白山下鸭绿江》和瓷瓶《长白小景》、《春早》组成。鸭绿江水从长白山三奇峰南麓,流至苔原带大旱河时,若伏若断,至南天门悬崖,形成跌水瀑布一泻而下,流入暖江。《长白山下鸭绿江》即以暖江段入画,画面中,两岸陡峭,河谷狭窄,江水在乱石中穿行。大师突出了鸭绿江“绿”的特质,河流两岸绿树如织,滚滚流淌的江水,如一条翠色的丝带,给人以将身入画图之感。
瓷瓶《长白小景》,撇口,厚方唇,鼓腹下收,平足。瓶身用写实笔法,描绘了一幅长白山乡居图。构图上远近结合,群山脚下横卧着一座座散乱地民居,选材上以鸭绿江源第一镇马鹿沟镇为原型。马鹿沟镇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其村落、民居建筑有典型的朝鲜族风格,一般都是六七户聚居而成一个小村落,各户之间的排列较松散、不整齐。民居多为井干式,通常选址于背风向阳的平坦地段,屋身平矮,屋顶坡度缓和,中间平坦,两头翘立。朝鲜族民居门的格扇做成落地,都为抽拉门。房前均有廊,进屋时把鞋靴脱在廊上,赤脚进屋,居室则是白天作起居室,夜间作卧室。室内外处可以席地坐卧。
鸭绿江本为中国内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满族先民的聚居地,辽金时期至明朝末年,曾有大批的女真人部族沿江居住,并以“yalu”一词作为本部族的称谓,史称“鸭绿江部”,为明末建州女真人长白山三部之一。明初,李氏朝鲜通过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不断向北扩张领土,至1443年在鸭绿江中上游设置了“西北四郡”,控制了鸭绿江东岸地区,鸭绿江随之成为中朝两国的界河。近代以来,鸭绿江成为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曾激励着无数志愿军战士英勇抗战、保家卫国。
渭河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由西向东流经渭源县、陇西县后,于鸭儿峡注入天水,从天水出甘肃省进入陕西,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在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历史地理文献中关于渭河源头的记载甚多,《山海经·西山经》说“……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尚书·禹贡》记曰 “(大禹)导渭自鸟鼠同穴”,又曰“东会于灃,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灃河、泾河、漆水河、沮水都是渭河支流,在陕西省境内纳入这些支流后注入黄河。《汉书·地理志》载:“禹贡鸟鼠同穴山在(县)西南,渭水所出,东至船司空入河,过郡四,行千八百七十里”。郦道元《水经注》记:“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
史书所记的渭河源头鸟鼠山,是中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因鸟鼠同穴而得名,《尚书》有一则有趣记载:“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鼠之山有鸟焉,与鼠飞行而处之,又有止而同穴之山焉,是二山也。鸟名为蜍,似鹅而黄黑色。鼠如家鼠而短尾,穿地而共处。” 鸟鼠山西南出自秦岭余脉,东北抵达陇中黄土高原,绵延百里,既是渭河的发源之地,又是洮河与渭河的分水岭,其主峰在县城西南二十五公里处,上有沟壑三条,称之为“三条沟”,清泉三眼,称为“品字泉”,三泉汇合为禹河,是渭河的直源。鸟鼠山的支脉南谷、五竹和首阳山等,也有溪流注入,共同形成了渭河。
渭河源主题陶瓷作品由板画《渭河之源》和瓷瓶《渭河风情》、《塞外江南渭河源》组成。《渭河之源》描绘的即是鸟鼠山脉渭河源国家森林景区入口。从渭源县城沿西南方向25公里,就是五竹镇,出五竹镇,过天井峡大桥,进红沟峡,至五竹镇石头沟村下红沟沟口,就见一座山门犹如一条巨龙横亘在眼前,山门右侧清代名臣左宗棠所书“渭河源”三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远处蓝天白云下青山如黛,山峦叠翠,大片灌木、山花和水草为山谷铺上一层五彩缤纷的地毯。旁边渭河主源从山石间缓缓流出,从源头开始,渭河就不是一条水势汹涌的河,从上游到下游,其河床很宽,泥沙含量也比较大,河水在一年之间都是慢慢地流,渭河的“渭”也与此相关。
渭河源森林公园内,九峰环峙,其一便是大名鼎鼎的首阳山。相传,商代末年的伯夷、叔齐即隐居与此。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诗经》中的《采薇》就托于伯夷、叔齐之名而作。
瓷瓶《塞外江南渭河源》,折口,直颈,溜肩,长圆腹,圈足。器身画饰设色淡雅,以写意的笔法表现出源头山居图景。大师特别突出的是水的处理,水灾山、村之间穿行,以具有运动感的线条,增强水的气势和流动之美。构图上强调了近景、中景、远景的空间表现。作品画的简介而灵动,实中有虚,描绘出一幅清幽淡逸的河源画面。
渭河从发源地开始浇地、惠及两岸万顷良田,其灌溉面积约等于黄河总灌溉面积的三分之一,是甘、陕两省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渭河在灌溉农田,造福于民的同时,也创造了无比璀璨的渭河文化,渭河流域也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伏羲女娲、炎黄传说、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大禹治水、姜子牙垂钓……诸多传说都与渭河有关。渭水“三源汇鸟鼠,一水兴八朝”,历史上在渭河流域建都的有西周、秦、汉、晋、北魏、北周、隋、唐,这些朝代都为中国历史填写了极具特色的章节,所产生的文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的文化。无数文人墨客都曾留下过称颂渭水的诗篇,如贾岛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李白的“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李商隐的“玉壶渭水笑清潭,凿天不到牵牛处”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